如今旅游業成了熱門,北京自然是人們的首選。到了北京,又少不得要來故宮、頤和園、天壇等名勝地游覽一番。人們在得到某種滿足后,很少想到一個問題,如此精美絕倫,甚至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出自於何人之手?也許是這個問題,在過去早就有了「標准」答案,那就是「聰明智慧的勞動人民的心血結晶」。在以前的幾十年里,一說到這個問題,就沒有人提出異議了,否則即會招來麻煩。
社會進步到今天,我們可以就這個問題進行充分的討論了。我們從來不否認那輝煌的建築從一磚一瓦,都是勞動人民即廣大工匠的心血,他們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乃至生命。可是他們的勞動不是無目的的,也不是隨意的,而是按照圖紙的設計,嚴格進行的,其中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改動。那麼問題就來了,設計者是誰?藍圖又是誰畫的?即便是集體創作,是必有那麼一個人來執筆。那這個人又是哪個呢?
如果您讀了《雷動星流》這本書,肯定會找到答案,甚至會驚呼:「原來如此!」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您會從中了解到,一個被稱為樣式雷的雷氏家族,幾代從事設計,而且在北京許多早為世人矚目的建築,就是他們勾勒的藍圖。我們不妨引用一位學者的話來進一步解釋這個問題:「在全世界,找不到這樣一個家族,前后延續二百多年,在國土遼
闊、人口眾多、文明程度很高、歷史也非常悠久的國家,一直從事最高級的建築設計,遺留下來的作品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就有故宮、天壇、頤和園、避暑山庄、清東陵、清西陵等。在作品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世界各國古代建築師中,恐怕找不到一個樣式雷這樣的建築世家,竟然能有這樣重大的影響。」
目錄
前言:自有驚雷震天下
自序
樣式雷小傳
樣式雷的海淀故居
巨山村與樣式雷
燕雷氏與燕桂
萬泉河畔三御苑
樣式雷與同治重修圓明園
樣式雷修三海二三事
樣式雷與北京西郊水利
樣式雷與頤和園
樣式雷與萬壽盛典
珍貴的家書
雷氏史料小記
樣式雷家風
眾人競贊樣式雷
自序
樣式雷小傳
樣式雷的海淀故居
巨山村與樣式雷
燕雷氏與燕桂
萬泉河畔三御苑
樣式雷與同治重修圓明園
樣式雷修三海二三事
樣式雷與北京西郊水利
樣式雷與頤和園
樣式雷與萬壽盛典
珍貴的家書
雷氏史料小記
樣式雷家風
眾人競贊樣式雷
序
清代幾代樣式雷的生平和事業,對於我來說,是相當陌生的。
我過去也對樣式雷有粗淺的認識,讀過中國營造學社編《哲匠錄》關於樣式雷的介紹、單士元先生寫的《宮廷建築巧匠——「樣式雷」》、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圓明園》一書中的《雷氏檔案》和劉敦楨編著的《同治重修圓明園史料》(載圓明園學會編《圓明園》)。我還在《海淀賦》中寫過歌頌樣式雷的文句:「跳珠濺玉的萬泉河畔,清代著名建築家樣式雷的巧妙構思,變成一座座金碧輝煌的樓台殿閣。」然而我從未想過要寫樣式雷的生乎事跡,甚或編輯和撰寫一本關於樣式雷的書。
這完全是由一個偶然的機遇引發的。2002年初春的一天,我的文友張有信告訴我,他在國家圖書館聽了一堂天津大學王其亨教授關於樣式雷的精彩報告,並見到了樣式雷十代孫雷章寶;得知雷氏在頤和園北邊的大有庄居住二百多年,雷氏祖墳就在四季青鄉巨山村。這引起我極大的興趣。雷氏祖籍江西永修,后遷江蘇江寧。但從雷發達起住在京西海淀二百多年,幾代樣式雷又葬於海淀,他們可稱為地地道道的海淀人,北京人我們完全應當把幾代樣式雷的英名列人
我正在主編的《海淀區志》人物編的《人物傳》中。於是我便搜集資料,撰寫了雷金玉、雷家璽、雷景修、雷思起、雷廷昌五人的小傳,編進《海淀區志》。
經過調查了解,我覺得完全可以編輯和撰寫一本關於樣式雷的書,向社會和廣大讀者介紹這家幾乎被湮沒已久的哲匠。這是北京的文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我與張有信、徐征同志到門頭溝的深山中拜訪了樣式雷十代孫、中學高級教師雷章寶同志。我們一拍即合,決定合編一本為其先祖樹碑立傳的書。我們共同研究了編書構想,決定分工合作,完成這一件有意義的工作。他當即交給我一批包括雷氏宗譜(復印件)在內的關於樣式雷的照片和文字資料。當天,我們還從國家圖書館請來了正在此進行樣式雷研究的張威博士,他是天津大學王其亨教授的得力助手,對樣式雷的研究頗著成效。張博土也很贊同我們的編書計划,備加稱贊並願鼎力相助,當場即研究制訂出組稿計划和篇目內容。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工其亨教授領銜,承擔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清代樣式雷建築圖檔綜合研究」。有他們的支持和幫助,極大地增強了我的信心,
經海淀區政協副主席、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沈三陵教授的介紹,我和記者出身的文友陳佳立,拜訪了梁思成夫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資料室的林洙女士-林女土向我們詳細介紹了朱啟鈐先生領導的中國營造學社,為搜購、保存和研究樣式雷遺存圖文檔案,所進行的艱苦工作和做出的卓越貢獻;向我們展示和解說資料室收藏的樣式雷史料,帶我們到建築學院圖書館察看了珍貴的樣式雷畫樣和燙樣;並熱情為我們引見清華大學研究樣式雷的專家郭黛嫗教授和劉暢博士。因郭教授外出,我與劉博士進行了長談。劉博土對我們的工作非常支持,盡管他正在進行緊張的博士生畢業論文答辯的准備工作,還是為我們寫來文章,並請郭教授撰寫了論文。……
我過去也對樣式雷有粗淺的認識,讀過中國營造學社編《哲匠錄》關於樣式雷的介紹、單士元先生寫的《宮廷建築巧匠——「樣式雷」》、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圓明園》一書中的《雷氏檔案》和劉敦楨編著的《同治重修圓明園史料》(載圓明園學會編《圓明園》)。我還在《海淀賦》中寫過歌頌樣式雷的文句:「跳珠濺玉的萬泉河畔,清代著名建築家樣式雷的巧妙構思,變成一座座金碧輝煌的樓台殿閣。」然而我從未想過要寫樣式雷的生乎事跡,甚或編輯和撰寫一本關於樣式雷的書。
這完全是由一個偶然的機遇引發的。2002年初春的一天,我的文友張有信告訴我,他在國家圖書館聽了一堂天津大學王其亨教授關於樣式雷的精彩報告,並見到了樣式雷十代孫雷章寶;得知雷氏在頤和園北邊的大有庄居住二百多年,雷氏祖墳就在四季青鄉巨山村。這引起我極大的興趣。雷氏祖籍江西永修,后遷江蘇江寧。但從雷發達起住在京西海淀二百多年,幾代樣式雷又葬於海淀,他們可稱為地地道道的海淀人,北京人我們完全應當把幾代樣式雷的英名列人
我正在主編的《海淀區志》人物編的《人物傳》中。於是我便搜集資料,撰寫了雷金玉、雷家璽、雷景修、雷思起、雷廷昌五人的小傳,編進《海淀區志》。
經過調查了解,我覺得完全可以編輯和撰寫一本關於樣式雷的書,向社會和廣大讀者介紹這家幾乎被湮沒已久的哲匠。這是北京的文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我與張有信、徐征同志到門頭溝的深山中拜訪了樣式雷十代孫、中學高級教師雷章寶同志。我們一拍即合,決定合編一本為其先祖樹碑立傳的書。我們共同研究了編書構想,決定分工合作,完成這一件有意義的工作。他當即交給我一批包括雷氏宗譜(復印件)在內的關於樣式雷的照片和文字資料。當天,我們還從國家圖書館請來了正在此進行樣式雷研究的張威博士,他是天津大學王其亨教授的得力助手,對樣式雷的研究頗著成效。張博土也很贊同我們的編書計划,備加稱贊並願鼎力相助,當場即研究制訂出組稿計划和篇目內容。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工其亨教授領銜,承擔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清代樣式雷建築圖檔綜合研究」。有他們的支持和幫助,極大地增強了我的信心,
經海淀區政協副主席、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沈三陵教授的介紹,我和記者出身的文友陳佳立,拜訪了梁思成夫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資料室的林洙女士-林女土向我們詳細介紹了朱啟鈐先生領導的中國營造學社,為搜購、保存和研究樣式雷遺存圖文檔案,所進行的艱苦工作和做出的卓越貢獻;向我們展示和解說資料室收藏的樣式雷史料,帶我們到建築學院圖書館察看了珍貴的樣式雷畫樣和燙樣;並熱情為我們引見清華大學研究樣式雷的專家郭黛嫗教授和劉暢博士。因郭教授外出,我與劉博士進行了長談。劉博土對我們的工作非常支持,盡管他正在進行緊張的博士生畢業論文答辯的准備工作,還是為我們寫來文章,並請郭教授撰寫了論文。……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