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韻學通論》一書由中華書局初版於年。本次改正了其中的排校錯誤及少數提法,同時增加了《五音集韻》和《古今韻會舉要》的簡介、部分用例及「主要參考文獻」等內容,是書出版一年來,承蒙讀者不棄,使其暫得承乏獻芹,部分高校且采用作研究生教材或本科生參考書,對此,本人既覺榮幸,更有履冰惶恐之感。
胡安順,陝西商州市人,1949年12月生,1984年東北師大漢語史碩士研究生畢業,陝西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漢語教研室主任、陝西師大西北方言與民俗中心研究員、國際漢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校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語言學會會員。主持和參考主持國家級教改及社科基金等項目3項,出版著作5部,發表論文30余篇。
目錄
第一編 緒論
第一章 導言
第一節 音韻學與語音學
第二節 音韻學的功用
第二章 音韻學對漢語音結構的分析和歸納
第一節 音韻學對治語聲母的分析
第二節 音韻學對治語韻母的分析
第三節 韻學對漢語韻母的歸納
第二編 中古音
第三章 《廣韻》
第一節 《廣韻》以前的韻書
第二節 《廣韻》的產生
第三節 《廣韻》的版本
第四節 《廣韻》體例
第五節 《廣韻》的四聲配合
第六節 根據《廣韻》探求中古音的方法
第七節 《廣韻》的聲類和聲母
第八節 《廣韻》的韻類和韻母
第四章 《韻鏡》
第一節 《韻鏡》的產生和作用
第二節 《韻鏡》的體例
第三節 《韻鏡》對中古聲母和韻母的分析
第四節 《韻鏡》和《廣韻》在考察中古音中的互補作用
第五章 中古音系
第一節 中古音系的聲母
第二節 中古音系的韻母
第三節 中古音系和韻母的配合關系
第四節 中古音系的聲調
第六章 《廣韻》一系的韻書和韻圖
第一節 《廣韻》以后的幾種韻書
一、《景德韻略》
二、《集韻》
三、《禮部韻略》
四、《五音集韻》
五、《壬子新刊禮部韻略》
六、《古今韻會舉要》
第二節 《韻鏡》以后的幾種韻圖
一、《七音略》
二、《四聲等子》
三、《切韻指掌圖》
四、《經史正音切韻指南》
第三編 近代音——從中古音到北京音的變化
第七章 近代音
第一節 《中原音韻》
第二節 《韻略易通》
第三節 近代音的聲、韻、調
第八章 從中古音到北京音的變化
第一節 聲母的變化
第二節 韻母的變化
第三節 聲調的變化
附論一根據今音辨識中古音方法說略
附論二古入聲字辨識三法
附論三反切概說
第四編 上古音
第九章 上古音的聲母
第一節 研究上古聲母的材料和方法
第二節 研究上古聲母的幾項重要結論
一、古無輕唇音
二、古無舌上音
三、古音娘、日二紐歸泥說
四、喻:歸匣、喻四歸定說
五、照一歸精說
第三節 上古聲母系統及擬音
第十章 上古音的韻部
第一節 研究上古韻部的材料和方法
第二節 清代以前研究上古韻部的簡況
第三節 清人研究上古韻部所取得的成就
一、顧炎武的古韻分部
二、江永的古韻分部
三、段玉裁的古韻分部
四、戴震的古韻分部
五、孔廣森的古韻分部
六、王念孫的古韻分部
七、江有誥的古韻分部
第四節 清代以后對上古韻部的研究
一、章太炎的古韻分部
二、黃侃的古韻分部
三、王力的古韻分部
四、羅常培、周祖謨的古韻分部
第五節 上古韻部系統及擬音
附錄四十三家古韻分部異同表
第十一章 上古音的聲調
第一節 清人對上古聲調的研究
一、顧炎武的「四聲一貫」說
二、江永的四聲說
三、段玉裁的古無去聲說
四、王念孫、江有誥的四聲說
第二節 今人對上古聲調的研究
一、王力的古無去聲說
二、周祖謨的古四聲說
第三節 對上古聲調的考察
附論四長入說質疑
第十二章 陰陽對轉與因聲求義
第一節 陰陽對轉
一、孔廣森的陰陽對轉說
二、章太炎的陰陽對轉說
第二節 因聲求義
一、因聲求義的理據
二、漢語聲同義通例證
三、因聲求義例舉
四、因聲求義的流弊及其限制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一章 導言
第一節 音韻學與語音學
第二節 音韻學的功用
第二章 音韻學對漢語音結構的分析和歸納
第一節 音韻學對治語聲母的分析
第二節 音韻學對治語韻母的分析
第三節 韻學對漢語韻母的歸納
第二編 中古音
第三章 《廣韻》
第一節 《廣韻》以前的韻書
第二節 《廣韻》的產生
第三節 《廣韻》的版本
第四節 《廣韻》體例
第五節 《廣韻》的四聲配合
第六節 根據《廣韻》探求中古音的方法
第七節 《廣韻》的聲類和聲母
第八節 《廣韻》的韻類和韻母
第四章 《韻鏡》
第一節 《韻鏡》的產生和作用
第二節 《韻鏡》的體例
第三節 《韻鏡》對中古聲母和韻母的分析
第四節 《韻鏡》和《廣韻》在考察中古音中的互補作用
第五章 中古音系
第一節 中古音系的聲母
第二節 中古音系的韻母
第三節 中古音系和韻母的配合關系
第四節 中古音系的聲調
第六章 《廣韻》一系的韻書和韻圖
第一節 《廣韻》以后的幾種韻書
一、《景德韻略》
二、《集韻》
三、《禮部韻略》
四、《五音集韻》
五、《壬子新刊禮部韻略》
六、《古今韻會舉要》
第二節 《韻鏡》以后的幾種韻圖
一、《七音略》
二、《四聲等子》
三、《切韻指掌圖》
四、《經史正音切韻指南》
第三編 近代音——從中古音到北京音的變化
第七章 近代音
第一節 《中原音韻》
第二節 《韻略易通》
第三節 近代音的聲、韻、調
第八章 從中古音到北京音的變化
第一節 聲母的變化
第二節 韻母的變化
第三節 聲調的變化
附論一根據今音辨識中古音方法說略
附論二古入聲字辨識三法
附論三反切概說
第四編 上古音
第九章 上古音的聲母
第一節 研究上古聲母的材料和方法
第二節 研究上古聲母的幾項重要結論
一、古無輕唇音
二、古無舌上音
三、古音娘、日二紐歸泥說
四、喻:歸匣、喻四歸定說
五、照一歸精說
第三節 上古聲母系統及擬音
第十章 上古音的韻部
第一節 研究上古韻部的材料和方法
第二節 清代以前研究上古韻部的簡況
第三節 清人研究上古韻部所取得的成就
一、顧炎武的古韻分部
二、江永的古韻分部
三、段玉裁的古韻分部
四、戴震的古韻分部
五、孔廣森的古韻分部
六、王念孫的古韻分部
七、江有誥的古韻分部
第四節 清代以后對上古韻部的研究
一、章太炎的古韻分部
二、黃侃的古韻分部
三、王力的古韻分部
四、羅常培、周祖謨的古韻分部
第五節 上古韻部系統及擬音
附錄四十三家古韻分部異同表
第十一章 上古音的聲調
第一節 清人對上古聲調的研究
一、顧炎武的「四聲一貫」說
二、江永的四聲說
三、段玉裁的古無去聲說
四、王念孫、江有誥的四聲說
第二節 今人對上古聲調的研究
一、王力的古無去聲說
二、周祖謨的古四聲說
第三節 對上古聲調的考察
附論四長入說質疑
第十二章 陰陽對轉與因聲求義
第一節 陰陽對轉
一、孔廣森的陰陽對轉說
二、章太炎的陰陽對轉說
第二節 因聲求義
一、因聲求義的理據
二、漢語聲同義通例證
三、因聲求義例舉
四、因聲求義的流弊及其限制
主要參考文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