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采用分類法,從眾多民國版本中拎出5個明顯的「元素」,筆者把它們稱之為「五葉」:封面設計、書籍插圖、出版標記、書籍廣告、版權之頁。脈絡顯得比較清晰。這些「元素」所依托的版本與史料雖然是舊的,但引發的感受和產生的觀點,卻還有著一定的新意,估計會為讀者展現一個較為新穎的時空感覺。
本書每個章節有若干篇文章,以史為據,以感受為思緒,以觀點為導引,間忽加進一些版本的知識和收藏。
目錄
封面設計
魯迅先生自作的封面
聞一多為徐志摩的著作設計封面
豐子愷堪稱首創的漫畫封面
陶元慶的封面設計見功力
司徒喬設計封面好畫人物
錢君匐擅長圖案封面設計
不要忘記葉靈鳳
為自己的著作設計封面
太太為先生設計的封面
封面設計家中的父與子
封面設計的「無名英雄」
因封面圖案、顏色而被禁的書
有書卷氣的書籍封面
典雅的新文學線裝本的封面
有彩色套封的書籍
有魯迅頭像的封面
土紙本的封面
抗戰勝利後的書籍封面
書籍插圖
魯迅與書籍插圖之緣
豐子愷是書籍插圖的先行者
丁聰的插圖珍品
孫福熙「自說自畫」
鄭振鐸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
葉紫作《豐收》的插圖
端木蕻良為蕭紅著作插圖
梁琛為《今寓言》作插圖
郭建英的插圖有「上海味」
陳煙橋為《引力》作插圖
夫妻為《龍山夢痕》作插圖
兄弟插圖家
《志摩日記》中的插圖
《中國的一日》中的木刻插圖
插圖「票友」
有插圖的譯作
周作人的著作中的插圖
漫畫家的插圖
版畫家的插圖
出版標記
商務印書館
中華書局
世界書局
大東書局
開明書店
北新書局
三聯書店
文化生活出版社
良友圖書印刷公司
晨光出版公司
新月書店
光明書局
天馬書店
現代書局
光華書局
耕耘出版社
出版標記集錦
書籍廣告
魯迅的廣告文字精練老辣
胡適好像未寫過書籍廣告
巴金的書籍廣告如其人
胡風熱衷於書籍廣告
老舍的「幽默廣告」
葉氏父子的書籍廣告
施蟄存寫的書籍廣告
冰心譯作《先知》的不同的廣告
《新月》上的書籍廣告
「良友文學叢書」的廣告
《中國的一日》的廣告
《中國新文學大系》的廣告
《梅蘭芳》專集與《上海城隍廟》里的廣告
《上海彈詞大觀》「鋪天蓋地」的廣告
書籍的「另類廣告」
版權之頁
「魯迅書籍」的版權頁
「翻印必究」和「功德無量」
「審查」老爺的「蹄痕」
「良友」版本的版權頁
線裝書的版權頁
版權印花掇趣
發行人面面觀
版權頁上的定價
版權頁上的書籍廣告
版權頁上的「不准翻印」
版權頁上的題簽
五花八門的版權頁樣式
「清湯光水」與「濃油赤醬」
「特殊」的版權頁
民國版本價格淺見
跋
魯迅先生自作的封面
聞一多為徐志摩的著作設計封面
豐子愷堪稱首創的漫畫封面
陶元慶的封面設計見功力
司徒喬設計封面好畫人物
錢君匐擅長圖案封面設計
不要忘記葉靈鳳
為自己的著作設計封面
太太為先生設計的封面
封面設計家中的父與子
封面設計的「無名英雄」
因封面圖案、顏色而被禁的書
有書卷氣的書籍封面
典雅的新文學線裝本的封面
有彩色套封的書籍
有魯迅頭像的封面
土紙本的封面
抗戰勝利後的書籍封面
書籍插圖
魯迅與書籍插圖之緣
豐子愷是書籍插圖的先行者
丁聰的插圖珍品
孫福熙「自說自畫」
鄭振鐸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
葉紫作《豐收》的插圖
端木蕻良為蕭紅著作插圖
梁琛為《今寓言》作插圖
郭建英的插圖有「上海味」
陳煙橋為《引力》作插圖
夫妻為《龍山夢痕》作插圖
兄弟插圖家
《志摩日記》中的插圖
《中國的一日》中的木刻插圖
插圖「票友」
有插圖的譯作
周作人的著作中的插圖
漫畫家的插圖
版畫家的插圖
出版標記
商務印書館
中華書局
世界書局
大東書局
開明書店
北新書局
三聯書店
文化生活出版社
良友圖書印刷公司
晨光出版公司
新月書店
光明書局
天馬書店
現代書局
光華書局
耕耘出版社
出版標記集錦
書籍廣告
魯迅的廣告文字精練老辣
胡適好像未寫過書籍廣告
巴金的書籍廣告如其人
胡風熱衷於書籍廣告
老舍的「幽默廣告」
葉氏父子的書籍廣告
施蟄存寫的書籍廣告
冰心譯作《先知》的不同的廣告
《新月》上的書籍廣告
「良友文學叢書」的廣告
《中國的一日》的廣告
《中國新文學大系》的廣告
《梅蘭芳》專集與《上海城隍廟》里的廣告
《上海彈詞大觀》「鋪天蓋地」的廣告
書籍的「另類廣告」
版權之頁
「魯迅書籍」的版權頁
「翻印必究」和「功德無量」
「審查」老爺的「蹄痕」
「良友」版本的版權頁
線裝書的版權頁
版權印花掇趣
發行人面面觀
版權頁上的定價
版權頁上的書籍廣告
版權頁上的「不准翻印」
版權頁上的題簽
五花八門的版權頁樣式
「清湯光水」與「濃油赤醬」
「特殊」的版權頁
民國版本價格淺見
跋
序
版本研究是一門大學問,筆者不知「天高地厚」,涉足其間,就如同面肘浩瀚之大海,不知所措。
自從有書本出現至今,宋槧之珍本,早已藏之子深閣,常人絕無眼福,即便見市於單頁,也以萬金嚇人,連賣掉自己的身價也得不到半字。而想去研究,就如同拔起自己的頭發上天,實屬異想天開,那可是躲在象牙塔中少數權威之特權。元明清之珍貴版本,雖時有所見所聞,那也是高居於「拍賣」之殿堂,所開之價,嚇得你舉牌的手也會發抖。也只有在展示之日,飽一下眼福而已,更談不上摩挲於手、潛心闕讀與研究。惟有民國時期出版的著作版本,還時能所見,間而所得,或授之於市,或搜之於懂得行情的書販之手,或搜之於「藏書家」之宅……如以民國初的年限為定,至今也已有迓百車的歷史,現代文學的最初版本,至今也已有80余年。從這個意義上講,今人欲研究版本,大致周期可定在百年之內,民國的版本則為吉選也。一者仍有研究的價值;二者即使費力費財還是能得手;三者價格相對宋元明清之珍本要便宜得多,今人咬牙雨取,還是能成己物。誰都知道,研究的前提是有物,研究版本,首先要有書。借閱研究當然是一途,那也是困難重重,難於上青天,常人是望塵莫及的;自己手上有版本,那是最為理想之途,想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想翻什麼內容就能看到什麼內容,有着極大的研究「自由度」。筆者所取之法,即是這種「自由度」極大的辦法。雖然如今所費甚臣,價格且還在日日攀升,但仍不失為想研究版本而不得不走的捷徑。
研究版本應該從何入手,能否找到「入門之道」,也非易事。雖然有着前人的一些經驗之談,但往往也是泛泛而論,時代的局限性很強,而且研究的「成本」並不便宜。但不管怎麼說,研究的大致范圍還是可以確定的,如對版本的比較、版本與時代的關系、作家與版本的關系,等等。但總感到眼前仍似一團亂麻,不知從何抽出一個線頭!民國的版本,雖有着自身的眾多特點,但與現今出版的書籍版本,基本屬一路,這就為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可作「比照」的參數和前提。如能選取可為現實服務的研究取向,這種研究大致都屬成功的一半。這也便是筆者敢於研究民國版本的一個動力。一旦進門,樂趣也便油然而生,知識的關聯及研究時所發出的∵敲擊聲」,具有輊脆的金屬響聲,令人神往。
筆者在擁有眾多民圍版本之后,坐享書城而口夜披閱,也漸漸走近了「研究之門」。當筆者輕輊推開「研究之門」的一逍縫隙時,只見里面陽光燦爛,在陽光之下有一株小樹,樹枝上長着五片葉子,在陽光之下顯得碧綠透明……頓時,筆者感悟到,已找到了研究民圍版本的一個門徑。這五片可愛的葉子,筆著把它們稱之為民國版本的「封面設計、書籍插圖、出版標記、書籍廣告、版權之頁」。如把它們歸納趄來,主要是民國版本的一種形態,那是相對於作家與版本內容而言的。先從形態入手,更具趣味性和苴觀性。民國版書籍的封面設計,真可謂琳琅滿目,雖良莠並存,但仍不乏有精品佳作存世;書籍插圖是版本中的亮點,畫家雲集,珍品疊現;出版標記更是研究者忽視的一個小門類,很多標記的風格與其內含的深意,往往能折射出出版家的個性與氣度;書籍廣告,主要包括推銷書籍的廣告和刊登在書上的商品廣告兩種,雖帶有濃厚的商業氣息,但也能從中窺見時代的脈搏和出版家的經濟意識;版權之頁則更是一個版本的核心,它所涵蓋的面,大至歷史背景,小至價格差異,往往也能小中見大,烘托出版本的真正價值。
民國版本雖無大海之深邃,但也有江河之寬廣,筆者所藏之版本,仍只是江河之一流或一滴,故掛一漏萬是在所難免的,但僅從所述版本而言,也可着出鮮明的縮影。所寫的文章只是點到為止,那是想起到拋專引玉之功效,引出更多、更深的研究成果。因筆者畢竟還只是初涉版本研究的弄潮兒,文字難免欠佳,還望大家包涵,能容拙作在版本研究珀「門縫」里占有一席立足之地,實屬萬幸!
《書之五葉——民國版本知見錄》出版至今,已有近四年,在這四三中!筆者圍繞着「民國版本」,接連幾年依次出版了《民自版畫聞見靈》、《民國書影過眼錄續集》、《現代作家手跡經眼錄》、《現代文學書影新編》、《民國書影過眼錄(第三集)》和《中國現代文學番譯坂本聞見錄1905~1933》。著述與出版這些書籍的真正「源頭」,應該說截是這本具有版本收藏「敲門磚」作用的書。正是它,引領着筆著,猛地把這袁門敲開了。誰知,一跨迸此門,就讓人感到眼前豁然開朗——民國版本研究的「開闊地」居然一望無際……只要沿着這條道路前后左右的任何一個方向行走,並持以專注之心,以勤奮之鏟,用力地往下挖掘,都有可能見到金兆閃閃的礦藏……
說實話,在版本研究中,只能以「版本」——以版本實物為依托,這寸是正道。否則,勢必會走入書評式或雜感式的所謂「書話」的死胡同,且一旦走迸,也就較難再走出來。那是因為民國時期的版本,現在毫來越不易見到,而想見到或得到的話,絕非反掌之易。沒有一點財力和毅力是絕對辦不到的,用「荊棘滿地」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其實,這條路走的人很少,因此只要誰能一直走下去,就必然會取得成功。當然,這在急功近利者眼里是自討苦吃,是毫無意義,但對后世的愛好者來說,那卻是一條指明方向的道路,意義非凡。
自從有書本出現至今,宋槧之珍本,早已藏之子深閣,常人絕無眼福,即便見市於單頁,也以萬金嚇人,連賣掉自己的身價也得不到半字。而想去研究,就如同拔起自己的頭發上天,實屬異想天開,那可是躲在象牙塔中少數權威之特權。元明清之珍貴版本,雖時有所見所聞,那也是高居於「拍賣」之殿堂,所開之價,嚇得你舉牌的手也會發抖。也只有在展示之日,飽一下眼福而已,更談不上摩挲於手、潛心闕讀與研究。惟有民國時期出版的著作版本,還時能所見,間而所得,或授之於市,或搜之於懂得行情的書販之手,或搜之於「藏書家」之宅……如以民國初的年限為定,至今也已有迓百車的歷史,現代文學的最初版本,至今也已有80余年。從這個意義上講,今人欲研究版本,大致周期可定在百年之內,民國的版本則為吉選也。一者仍有研究的價值;二者即使費力費財還是能得手;三者價格相對宋元明清之珍本要便宜得多,今人咬牙雨取,還是能成己物。誰都知道,研究的前提是有物,研究版本,首先要有書。借閱研究當然是一途,那也是困難重重,難於上青天,常人是望塵莫及的;自己手上有版本,那是最為理想之途,想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想翻什麼內容就能看到什麼內容,有着極大的研究「自由度」。筆者所取之法,即是這種「自由度」極大的辦法。雖然如今所費甚臣,價格且還在日日攀升,但仍不失為想研究版本而不得不走的捷徑。
研究版本應該從何入手,能否找到「入門之道」,也非易事。雖然有着前人的一些經驗之談,但往往也是泛泛而論,時代的局限性很強,而且研究的「成本」並不便宜。但不管怎麼說,研究的大致范圍還是可以確定的,如對版本的比較、版本與時代的關系、作家與版本的關系,等等。但總感到眼前仍似一團亂麻,不知從何抽出一個線頭!民國的版本,雖有着自身的眾多特點,但與現今出版的書籍版本,基本屬一路,這就為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可作「比照」的參數和前提。如能選取可為現實服務的研究取向,這種研究大致都屬成功的一半。這也便是筆者敢於研究民國版本的一個動力。一旦進門,樂趣也便油然而生,知識的關聯及研究時所發出的∵敲擊聲」,具有輊脆的金屬響聲,令人神往。
筆者在擁有眾多民圍版本之后,坐享書城而口夜披閱,也漸漸走近了「研究之門」。當筆者輕輊推開「研究之門」的一逍縫隙時,只見里面陽光燦爛,在陽光之下有一株小樹,樹枝上長着五片葉子,在陽光之下顯得碧綠透明……頓時,筆者感悟到,已找到了研究民圍版本的一個門徑。這五片可愛的葉子,筆著把它們稱之為民國版本的「封面設計、書籍插圖、出版標記、書籍廣告、版權之頁」。如把它們歸納趄來,主要是民國版本的一種形態,那是相對於作家與版本內容而言的。先從形態入手,更具趣味性和苴觀性。民國版書籍的封面設計,真可謂琳琅滿目,雖良莠並存,但仍不乏有精品佳作存世;書籍插圖是版本中的亮點,畫家雲集,珍品疊現;出版標記更是研究者忽視的一個小門類,很多標記的風格與其內含的深意,往往能折射出出版家的個性與氣度;書籍廣告,主要包括推銷書籍的廣告和刊登在書上的商品廣告兩種,雖帶有濃厚的商業氣息,但也能從中窺見時代的脈搏和出版家的經濟意識;版權之頁則更是一個版本的核心,它所涵蓋的面,大至歷史背景,小至價格差異,往往也能小中見大,烘托出版本的真正價值。
民國版本雖無大海之深邃,但也有江河之寬廣,筆者所藏之版本,仍只是江河之一流或一滴,故掛一漏萬是在所難免的,但僅從所述版本而言,也可着出鮮明的縮影。所寫的文章只是點到為止,那是想起到拋專引玉之功效,引出更多、更深的研究成果。因筆者畢竟還只是初涉版本研究的弄潮兒,文字難免欠佳,還望大家包涵,能容拙作在版本研究珀「門縫」里占有一席立足之地,實屬萬幸!
《書之五葉——民國版本知見錄》出版至今,已有近四年,在這四三中!筆者圍繞着「民國版本」,接連幾年依次出版了《民自版畫聞見靈》、《民國書影過眼錄續集》、《現代作家手跡經眼錄》、《現代文學書影新編》、《民國書影過眼錄(第三集)》和《中國現代文學番譯坂本聞見錄1905~1933》。著述與出版這些書籍的真正「源頭」,應該說截是這本具有版本收藏「敲門磚」作用的書。正是它,引領着筆著,猛地把這袁門敲開了。誰知,一跨迸此門,就讓人感到眼前豁然開朗——民國版本研究的「開闊地」居然一望無際……只要沿着這條道路前后左右的任何一個方向行走,並持以專注之心,以勤奮之鏟,用力地往下挖掘,都有可能見到金兆閃閃的礦藏……
說實話,在版本研究中,只能以「版本」——以版本實物為依托,這寸是正道。否則,勢必會走入書評式或雜感式的所謂「書話」的死胡同,且一旦走迸,也就較難再走出來。那是因為民國時期的版本,現在毫來越不易見到,而想見到或得到的話,絕非反掌之易。沒有一點財力和毅力是絕對辦不到的,用「荊棘滿地」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其實,這條路走的人很少,因此只要誰能一直走下去,就必然會取得成功。當然,這在急功近利者眼里是自討苦吃,是毫無意義,但對后世的愛好者來說,那卻是一條指明方向的道路,意義非凡。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