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釋夢

《易經》釋夢
定價:108
NT $ 94
  • 作者:吳鋼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日期:2005-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2621254
  • ISBN13:9787542621252
  • 裝訂:263頁 /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自由、自覺的學術氣候在人文領域催化出許多新穎的成果,所謂國學也吸引了更強的研究興趣,傳統文化似乎顯露出復興的兆頭,盡管如此,楮空的邊緣依然飄盪著兩朵烏雲,分別籠罩著古史學和易學。

本書各標題之下的內容在結構上可以分解為引文、注釋和正文三部分。除去《詩經》之外,被本書列為解讀對象的引文都用仿宋標出,其中出於《易經》的封爻辭我們不再特別指明它們所在的封名和爻題,為方便讀者查找,本書在附錄中列出《易經》封名和爻題的次序以及封爻辭的全部內容。

本書是在吸取前人結論的基礎上完成的,為了讓讀者弄清楚本人是怎樣從中受益的,本書在相關的地方都要點到有關的人名以及他們的貢獻,但願他們能夠接受我的敬意,而不是橫眉相向。
 

目錄

第一立場宮 引子
第二物質宮 商與周——埋沒的事實
第一節 地下傳來沉吟
第二節 給歷史洗腦
第三節 貽貽誤終生的儒門
第四節 都雲作者痴
第五節 讀易的竅門
第三消息宮 幾位肇事者——人物顯微
第一節 從前有座山
第二節 王季和文丁
第三節 文王和帝乙
第四節 帝辛和妲己
第五節 微子和比干
第四家庭宮 帝乙和歸妹——遲到的蜜月
第一節 文王的兩個妻子
第二節 帝辛歸妹
第三節 伯邑考
第四節 鹿台夢碎
第五創造宮 龍戰於野——為女人浴血
第一節 私生子
第二節 姬發的婚事
第三節 豐鎬紀事
第四節 牧野之戰
第五節 緊急輔政
第六節 鳳鳴岐山
第七節 箕子去國
第六疾病宮 日中見斗——凶殺與謀殺
第一節 建立楚國
第二節 武王的死因
第三節 《金滕》之秘
第四節 武王年表
第七離合宮 田獲三品——引狼入室
第一節 幾個疑點
第二節 「三監」遇難
第三節 大俠中行氏
第四節 闖關東
第五節 跨海大逃亡
第八劫難宮 鳥焚其巢——走向深淵
第一節 亡國奴
第二節 遷洛遺民
第三節 十月之交
第四節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第五節 周公東征
第九遷徙宮 小狐汔濟——心死黃河
第十事業宮 周革殷命——撒旦的詩篇
第十一團結宮 劫後余生——俠女出擊
第十二命運宮 混沌史觀——時光倒流
附錄:易經全文
 

讀過曹聚仁的《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才知道歷代的經學總在胡謅,惟獨清儒在文字獄的重壓下構築起實學。所謂實學,我想應該是支撐後人超越的階梯,而不是對單一生活姿態的主訴,也不是對終極夢想的闡發。今人的視野當然比清儒更加開闊。近代疑古學派已為我們開拓出歷史研究的新路,考古學在上世紀的重大發現,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珍貴的資料,工商業經濟上升為主流,強烈地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使我們的文化能夠和殷商時代相匹配,而我們的工作還能受益干特殊的社會經歷——今人考證出「井田制」相當於農業公社,計划時代的產物——現在我們自信我們能夠通過廣泛的文化比較,以求真、求實的態度分析、整理那些零碎的記憶,重新評價我們曾經的歷史。

自由、自覺的學術氣候在人文領域催化出許多新穎的成果,所謂國學也吸引了更強的研究興趣,傳統文化似乎顯露出復興的兆頭,盡管如此,晴空的邊緣依然飄盪著兩朵烏雲,分別籠罩著古史學和易學。

易學古史派早就看出《易經》談論的「高宗」、「帝乙」、「箕子」和「康侯」都是政治事件的主角,他們嘗試以歷史為線索來解讀文本,他們沒有成功是因為他們對商周文化缺少足夠的了解。除去前人發現的這些史跡,我們還能在文本內找出許多具有同樣政治意義的敘述,例如「王用亨於西山」和「王用亨於歧山』』這兩條爻辭獨家報道了相同的歷史事件,我們發現《易經》經常使用略帶變化的文句重復解說一些重要事實,這說明原作者對歷史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事實上,「高宗伐鬼方」這一事件不見於其他古代文獻,卻被甲骨文研究證實,這又證明《易經》的敘述是持之有故的。「高宗」之事發生在商代,距離周代已經遙遠,如果《易經》是占筮手冊,就不會引用周代人根本不熟悉的歷史事件來解說爻象。另一方面,周代人是熟悉歷代周王的,而《易經》偏偏卻閉口不提『『用亨於岐山」的究竟是哪一位周王,《易經》引用模糊事例的做法顯然不適於爻象論證。這樣看來,《易經》根本不是占筮之書,盡管它在形式上具備了那種特點。

(女后)卦初六:「系於金核導彈,貞吉。有攸往,見凶。羸豕孕(足商)躅」又是一條特征鮮明的爻辭,錢鍾書結合卦名將后句解釋為母豬發情。「金核導彈」就是銅制繞線柄,婦女紡線用具,我們依照弗洛伊德學說立即可以認出那是男性生殖器的隱喻。如果《易經》是哲學書,為什麼要說黑話?

我們隱隱感到,《易經》想跟我們講故事,文本內所有的人稱都是實有所指,所有的動物都是實有所指。「《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當文王與紂之事耶?」這些話代表了周代人對《易經》的直覺認識,雖然他們不太熟悉精神分析學。「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這條爻辭可以解釋為:中行氏勸說周公(停止屠殺殷人),可以用替殷遷國的辦法(來強化對殷的管制),周公聽從了這條計策。我們認為這段敘述與史載周公迂殷頑民於洛是相吻合的,我們進一步推測《易經》記載了殷商亡國的過程。我們將在本書展開我們的實驗,我們試圖將全部卦爻辭綜合起來還原為歷史故事,因為資料匱乏,我們需要用上各種工具來解讀文本,而不得不采用實用主義的方法。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