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時代是時空縮略的時代。它令人想到中國古代早已有之的兩個縮略詞︰在時間上,我們用“春秋”約言“一年四季”,而不用“夏冬”;在空間上,我們用“東西”約言“四方萬物”,而不用“南北”。這真是有趣得很。
“藝術這‘東西’”,的確是一個永遠說不完的話題。從“原始”到“古典”到“當代”,它從“架下”到“架上”又到“架下”,從“變生活為藝術”到“變藝術為人生”再到“變人生為藝術”.伴著人類從“群體生存”到“個體生存”又到“類體生存”的螺旋式升華。研究不同藝術在這升華過程中的變異與趨同、“意義與闡釋”更是一件饒有興趣的事。
“東西”,又指東方與西方。近代“西風東漸”以來,視覺藝術形態的變化的確令人目不暇接,然而,比起對中國本土藝術的研究來.我國對西方藝術長期停留在“編譯”狀態,對其有獨特見解和個性的深入研究和比較研究一直是個較薄弱的環節,不過仍有一些以藝術為生命的學者默默地充滿樂趣地于此耕耘著、播種著。
這套叢書,是定居西方、留學西方、訪問西方、留守東方的幾位學子,在新千年之始對東西藝術的研究筆記。比起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兩極對立的“東西風壓倒論”,他們多了些“雙贏多贏”的寬容和自信;比起80年代急切浮躁的“西學熱”,他們多了些“靜沐西風”的深刻和沉穩。還不敢說他們“學貫東西”,但他們起碼不同程度地有著“東尋西找”、“東奔西跑”、“東張西望”、“東涂西抹”的經歷。他們的藝術研究,超越了東西方“隔岸遠眺”的距離,也超越了旅游者“走馬觀花”的匆忙,而是住下來、沉下去,從“視覺‧軀體‧文本”解讀西方藝術,以“優選‧提升-融創”構建全球文明。
“藝術東西叢書”就這樣“說東道西”,告訴你“東西藝術”這“東西”曾經是怎樣的“東西”,將成為怎樣的“東西”,幫你理清藝術與時俱進的原委,助你提高藝術鑒別欣賞的能力。
“藝術東西叢書”就這樣“東環西顧”,以全新的大視野,從東向西,從西向東,將“西風東來”和“東風西去”結合起來,將“本土世界化”和“世界本土化”互動起來。
在經濟一體化、文明全球化的今天,這套叢書各有重點地為讀者提供了解讀“藝術東西”的新模式、新理念、新角度、新方法。
願讀者喜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