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作為第二語言之本體研究,按作者現在的認識和體會,應包括以下五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根據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需要而開展的服務於漢語教學的漢語語音、詞匯、語法、漢字之研究。第二部分是,根據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需要而開展的學科建設理論研究。第三部分是,根據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需要而開展的教學模式理論研究。第四部分是,根據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需要而開展的各系列教材編寫的理論研究。第五部分是,根據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需要而開展的漢語水平測試及其評估機制的研究。
由於作者過去僅僅是關注對外漢語教學,而真正直接參加對外漢語教學極為有限,所以收在這個集子里的文章,從內容上看僅限於三部分,一部分是就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建設、基礎研究以及漢語走向世界等問題談了些粗淺的看法;再一部分是就對外漢語語法教學、虛詞教學和詞匯教學說了些自己的意見;另一部分是就作者所接觸到的、外國學生希望我們幫他們解決的、在詞匯語法學習中碰到的一些具體問題,進行較為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和描寫。作者這三部分內容的文章,如果對於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特別是對外漢語教學以及外國學生學習漢語有些參考價值,作者將感到欣慰。但是,作者深知自己畢竟不是工作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第一線的專業人員,對於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畢竟缺乏感性認識和深切的了解,所以所談意見和看法之中,定有許多不當之處,還望國內外從事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與研究的專家學者和廣大漢語教師多提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