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約811年—約859年),唐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泌陽)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其詩揭露和批判當時藩鎮割據、宦官擅權和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糜爛,《行次西郊一百韻》、《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斥時政,《賈生》、《隋宮》、《富平少侯》等較突出。無題詩也有所寄寓,至其實義,諸家所釋不一。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也工四六文。有《李義山詩集》,文集已散軼,後人輯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編》。
李商隱是唐代後期傑出的、有代表性的詩人。他的作品,尖銳地揭露了腐朽的上層統治集團,反映了唐王朝衰頹期危機四伏的時代面貌,表現了那一時代被壓抑的知識分子悲劇性的命運和心理。在詩歌藝術方面,他通過廣泛學習前人,慘淡經營,突破了由盛唐和中唐詩人多方開拓面為繼的局面,創造了深婉精麗、富於感傷情調和象征暗示色彩的新詩風,為古代詩歌抒情藝術的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本書主要收錄了李商隱的唐詩作品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