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的取材離開了峰巒岡阜、奇石峭岩,便難成其為真正意義上的山水畫了。從山水畫產生起,畫家們就不斷地苦心地探求完美而富表現力的山石畫法。歷代的山水畫家在長期的師法自然繼承前人經驗的繪畫實踐中創造了極為豐富的山石技法。這是完整的理法規律,以表現變形手法塑造典型形象,形成了多種神似的山石皴法、峰巒畫法,及不同季節氣象變化中山石峰巒畫法一總的來說,依前人說法,山石分南北兩人類。南方山樹木多石少,北方山石多樹少。描寫不同山石,畫家們逐漸依自然特點形成不同特色畫法。南方山石分用披麻皴、雨點皴、米點皴、雲頭皴、亂柴皴等;北方山石多用斧劈皴、折帶皴、馬牙皴、刮鐵皴等。這些法則是前人經驗積累,必要學習活用結合門然,不可泥古。學畫山石,也須從畫石起。前人講,石分三面,要注意石的體積空間感和陰陽面感。
進而學習不同皴法的峰巒畫法,要學習峰巒脈絡、層次、紋理、疏密交疊的規律美感。注重山峰向背、大小相間及態勢規律。由簡入繁、由淺入深,參照前人的不同典型山石皴法逐一學習,並到自然界觀察感受,進而在寫生創作中可有不同特色的發揮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