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坐過牢。沒有被判刑,只在看守所里呆了近五年時間。案由是反革命。平心而論,反革命這三個字委實是抬舉了我。——我幾曾有過什麽「反」的「壯舉」?當時據說是出現了「階級斗爭新動向」,各地公安機關就都需要物色一批「新生的反革命分子」。我之入選,也不是因為我恰好具備了某種特征,而只是因為我碰巧進入了挑選者的視野。目力所及並且手又夠得著,「得,就是他吧。」一念之間便讓我人其彀中。現在說起像假的一樣,當初發生時卻跟真的一樣:偵查、追捕、審訊┅┅一點也不比電影里含糊。其實,假也罷,真也罷,「假作真時真亦假」也罷,真真假假都很尋常,不足為怪的。說到底,我不過是運氣不太好而已。那年頭運氣好的人本來不多,比我倒霉的還大有人在。但是,事情臨到自己頭上時,那感覺恐怕就只好用現今電視廣告里的一句話來形容:「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憑空地覺得自己的無辜更勝於別的人,不至於「查不清楚」。(別人或也有冤,但恐怕多少總有點兒不清白處吧?)所以,在預審員面前便竭力地表白自己,直說得動了感情。那位預審員卻不為所動,心平氣和地打斷了我:「你說你沒有罪?那我來問你,市中心那麽多人我們都沒抓,為什麽單抓了你?」頓時我就被問啞了,不得不假裝反省。順便說一句,那時候「反思」一詞在中文里還未通行,所以不便假裝「反思」。
後來我真的反省了,在牢里靜靜地想了好幾年。那位預審員提的問題兀自纏住我,令我久久不得安寧——人終究不可能用假裝來應付自己!終於我想清楚了:「那問題本該由我問他的,怎麽他倒反而問起我來了!?」然而,事實上這也並不是「想清楚」的,事情原來就既簡單又明白。我之所以沒立即反問他,只不過是由於我不敢問罷了。只敢說「我沒罪」,不敢說「你錯了」。差此一步,一個荒唐的問題就變得有效了。我的「假裝」與「不安」不都是由此而來麽?不!我一定得問他一回!但我卻不再有機會問他,因為他自打問過我以後就沒再和我打過照面。依我看,准是他自己也倒了霉。反正在那個年代,這絕不是不可能的。有一回看守所的所長打電話去公安局催問我的案子審理情況,就聽說管我案子的那位預審員已經「調離」(這個字眼在當時幾乎意味著吉凶莫測的任何一種可能性)。再問這案子現在由誰管,回答卻是:「我自己都沒人管!」那位所長也奇,一居然把這段對話原封不動地都告訴了我。一字一句我聽得真切,剎那間心里亮堂堂的:天底下哪有這許多問題!有道是,你問我,我問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