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卡爾·巴特(KarlBarth)是本世紀最重要的神學思想家之一,其早年著作《〈羅馬書〉釋義》(1919),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惶然的思想語境中問世,產生震撼性的思想影響;自30年代初,巴特傾其半生精力撰述的卷帙浩然的《教會教義學》(1934-1967),堪稱本世紀的神學思想豐碑。

教義學是基督教思想的教會性義理之學,闡述基督信理的內涵,它有別於聖經神學、倫理神學或歷史神學;聖經神學討論聖經文本中包含的基督信息;倫理神學討論信仰基督者的個體和群體(教會)之行為規范;歷史神學則關注對上帝之言的認信反思的歷史性。

教義學的內涵直接來自上帝的救恩行動所啟示的所有信息,以基督教會的信經為基本論題。尼西亞信經述明:我信獨一天主全能的父、獨一主耶穌基督、聖靈、使徒所立獨一聖而公之教會和復活與永生。教義學旨在從義理上闡明信經的這五項基本信義,因此有上帝論、基督論、聖靈論、教會論和救恩論。信經是最根本的教義,教義學是信經義理的闡釋性論述。
 

目錄

中譯本前言
精選本導言
《教會教義學》精選
一、啟示
1.上帝
2.對上帝的認識
3.「自然的上帝認識」問題
4.福音與《聖經》
5.神學
二、耶穌基督
1.基督論的奠基
2.「道成了肉身」
3.聖言與人的話語
4.生命之靈光
5.耶穌基督的三重再臨
6.與基督契合
三、虛無
四、創造的恩澤
五、人的規定
六、世界中的教會
七、誠愛與欲愛
八、男人與女人
附錄
《教會教義學》一書之結構
巴特的其他主要著作
有關巴特的研究文獻
 

百年來,中國學術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通過歐美人文一社會科學著作的譯述,漢語思想的現代學術品質和形態日顯豐富,王國維嘗言:「周、秦之語言,至翻譯佛典之時代而苦其不足;近時之語言至翻譯西典時,而又苦其不足。」百年來的西典譯述,為漢語學術拓展自身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譯五洲之學術,以裨華夏學術,迄今仍為中國學者之一大務。近十余年來,譯述之業日漸向縱深和廣度擴展。

基督教學典是西方思想文化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然而,在百年來的西典漢譯事業中,基督教學典的譯述卻至為單薄。40年代,美國漢學家章文新博士創設「基督教歷代名著集成」翻譯計划,與我國學者謝扶雅教授等共同致力編譯,至bU年代已成三十二部。《集成》開創了基督教典籍的漢譯事業,但也有歷史的局限:選題系統性強而譯述零碎(不少典籍為節譯);漢譯表達不盡人意,可讀性不臻理想,對19世紀以來的學典顧及較少,而且,《集成》未完成預定規划而告終。

本文庫願承繼前輩學者漢譯基督教學典未盡之業,以補百年來漢譯西典文業之闕。

基督宗教的歷史有社會和學術兩個層面。社會層面是基督教會的形成和發展史;學術層面是基督信理在神學、哲學、倫理思想、文學藝術中的表達。這兩個層面盡管有關聯,仍各具不同的形態和品質。本文庫定名為「歷代基督教學術文庫」,表明文庫僅涉及基督教的學術史文獻,旨在豐富漢語學術典藏,加深對西方文化的了解與認識。

文庫分為兩個系列:I.古代系列(希臘化時代至中古末期);Ⅱ.現代系列(16世紀至20世紀)。選題不限於歷代神學家的著述,也包括歷代重要哲學家、文學家的學術著述。

文庫的編譯工作由中國人文學者從事,並邀聘海內外資深學者為學術顧問。此類學典的漢譯事業在整個西學漢譯事業中仍顯年輕,百年來積累的譯述經驗不多,有的甚至是初嘗,如東正教學典的漢譯,在術語酌定方面,尤為艱難。譯述之辭不達意乃至錯誤,實際難免,文庫編譯者誠盼學術界同仁不吝指教。

文庫編、譯者願承中古漢語學者為豐富中國文化傳譯佛典之心智和毅力,願文庫有益於中國學術的現代發展,「安知不如微蟲之為珊瑚與蠃蛤之積為巨石也」。(章太炎語)
劉小楓博士
1993年11月於北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