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亞:位於非洲東部,赤道以南。人口3230萬,其中桑給巴爾約83萬人。全國有近130個部族,約95%屬班圖語系。人口超過100萬的部族有蘇庫馬、馬康迪、查加、哈亞、尼亞姆維奇等。斯瓦希里語為國語,與英語同為官方通用語言。居民多信奉拜物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及伊斯蘭教。古人類發源地之一,境內曾先後發掘出175萬年以前的「東非人」頭蓋骨和360萬年以前的古人類足跡。7—8世紀,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大量遷入。19世紀中葉,歐洲殖民者侵入東非,淪為德國和英國的殖民地。1961年和1963年,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分別宣布獨立。1964年4月建立聯合共和國。1964年10月改為現國名。現仍留在英聯邦內。國民議會是最高的立法機構。全國划分為25個區。首都達累斯薩拉姆,新首都多多馬(正在建設中)。
盧旺達:位於非洲中東部的赤道附近,內陸國家。人口837萬。平均每平方千米246人,是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有胡圖(85%)、圖西(14%)、特瓦(1%)三個部族。民族語言為盧旺達語和斯瓦希里語。官方語言為盧旺達語、英
語和法語。居民多信奉天主教(45%)、原始宗教(44%)和基督教新教(10%)等。16世紀時,胡圖人曾建立過封建王國。1890年淪為「德屬東非保護地」。後成為比利時「托管地」。1962年宣布獨立。現國民議會為過渡議會。總統為國家元首,總理為政府首腦。全國划分為12個省市、22個專區、147個縣市和1489個區。首都基加利。
布隆迪:位於非洲中東部赤道南側,內陸國家。人口648萬。是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由胡圖(83%)、圖西(16%)和特瓦(1%)三個部族組成。法語和基隆迪語為官方語言,民族語言為基隆迪語,部分居民講斯瓦希里語。居民多信奉天主教(65%)、基督教新教(14%)、伊斯蘭教和拜物教。16世紀時,圖西族在此建立了封建王國。1890年淪為
「德屬東非」的一部分。1922年成為比利時委任統治地。
1962年宣告獨立,成立王國。1966年成立共和國。議會實行立法權,監督政府工作。總統為國家元首,增設兩副總統,不設總理。全國划分為16個省。首都布瓊布拉。
地圖尺寸:52cmX38cm 比例尺:1:36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