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給讀者的這套叢書,將分別討論人類生活中的經濟、政治、道德、藝術、宗教、法律、知識、科學、技術、文化、教育、軍事、生態等領域的問題,也談論人和人的生活本身。
話題如此寬泛,是否要編一套世界知識大全、社會科學大全,或人生知識寶典呢?不是的。話題雖然廣泛,卻有一個共同的視角,或共同的層面,這就是人的價值的生活實踐。
這是一個廣闊的天地。舉凡不是自然界從來就有的事物和事物之間的自然關系,而是因為有了人才發生的,一切事物對人的意義,用人的立場和眼光來看有好壞之分,並且總是要人們費盡心思去判斷、權衡、取舍的一切現象,就都屬於價值。價值是一個以人為中心,以人的盡度描繪出來的天地,是一個通過社會實踐而入化和為人的世界。
如果價值就是意義,那麼這一切方面的意義究竟如何?應有的意義如何實現?
如果價值就是好壞,那麼好壞從何而來?為了人類的光明幸福,我們如何是好?
這就是整套叢書要與讀者共同思考的共同主題。
目錄
開篇
一 美何以成為學
二 共生與突圍
三 美學中的價值論
第一章 美是什麼
一 從一束花開始
二 向材質處問訊
三 讓直覺說話
四 美=直覺+形象=美感
第二章 美如何存在
一 美與美感共在
二 美與吸引相伴
三 情人眼中的西施
四 美與創造並生
五 美在丑惡的邊緣
第三章 美的定位
一 美與價值
二 美與審美價值
三 美與藝術
四 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
五 生產性和消費性審美活動
第四章 美的類型
一 典雅
二 悲情
三 怪異
四 崇高
第五章 美的產業
一 陳逸飛和他的視覺產業
二 傅國華的湖上建築及其他
三 韓國世界杯與審美附加值
四 技術與審美的聯姻
第六章 美的傳播
一 從維納斯到城市景觀
二 探索頻道和傳播中的交換率
三 趕廟會
四 同伴、父母和社會教化
第七章 美的接受與欣賞
第八章 美的評價
第九章 美的教育
第十章 美與文化
第十一章 美與人生
一 美何以成為學
二 共生與突圍
三 美學中的價值論
第一章 美是什麼
一 從一束花開始
二 向材質處問訊
三 讓直覺說話
四 美=直覺+形象=美感
第二章 美如何存在
一 美與美感共在
二 美與吸引相伴
三 情人眼中的西施
四 美與創造並生
五 美在丑惡的邊緣
第三章 美的定位
一 美與價值
二 美與審美價值
三 美與藝術
四 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
五 生產性和消費性審美活動
第四章 美的類型
一 典雅
二 悲情
三 怪異
四 崇高
第五章 美的產業
一 陳逸飛和他的視覺產業
二 傅國華的湖上建築及其他
三 韓國世界杯與審美附加值
四 技術與審美的聯姻
第六章 美的傳播
一 從維納斯到城市景觀
二 探索頻道和傳播中的交換率
三 趕廟會
四 同伴、父母和社會教化
第七章 美的接受與欣賞
第八章 美的評價
第九章 美的教育
第十章 美與文化
第十一章 美與人生
序
奉獻給讀者的這套叢書,將分別討論人類生活中的經濟、政治、道德、藝術(審美)、宗教、法律、知識、科學、技術、文化、教育、軍事、生態(環境)等領域的問題,也談論人和人的生活本身。
話題如此寬泛,是否要編一套「世界知識大全」、「社會科學大全」,或「人生知識寶典」呢?不是的。話題雖然廣泛,卻有一個共同的視角,或共同的層面,這就是人的價值的生活實踐。
價值不是存在和關於存在的知識本身,而是它們對人的意義。宇宙自然界原本無所謂價值,它們只是存在和運動着。但自然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如陽光對生命的「意義」等在科學上用「相互作用」、「熵和負熵」等描述的現象,則作為「前價值」或「潛價值」的存在,為人類形成自己的價值天地做好了准備。自從人類在地球上直立行走,並用大腦思考以來,宇宙間便合乎邏輯地增加了這樣一重天地,這是人類實踐的天地,是人類實踐創造的天地。
這是一個廣闊的天地。舉凡不是自然界從來就有的事物和事物之間的自然關系,而是因為有了人才發生的,一切事物對人的「意義」,用人的立場和眼光來看有「好壞」(真假、善惡、美丑、利弊等等)之分,並且總是要人們費盡心思去判斷、權衡、取舍的一切現象,就都屬於價值。價值是一個以人為中心,以人的尺度描繪出來的天地,是一個通過社會實踐而「人化」和「為人」的世界。
人的價值世界是無限多樣化的,也是多元的。在人類生活中,像經濟、政治、道德、藝術(審美)、宗教、法律、軍事等這些特有領域,本身就是、從來就是人們直接追求和實現某種價值的方式,它們的本身就是一定的價值和價值觀念體系,彼此密不可分;科學、知識和被它們反映的世界、特別是自然物本身,雖然並不直接屬於價值領域,但是由於它們對人的意義問題日益突出,也越來越成為價值考察和追求的對象:技術和教育是已經價值化的科學和知識;「生態(環境、資源)」等概念的提出,表明自然界也被全面地納入了人的價值框架……這樣,對現實價值的研究,就不能不涉及越來越廣泛的領域,而不能局限於狹小的視野。當然,在這一切之前和之上的最重要話題,還是作為價值主體和價值尺度的「人」本身。
如果價值就是「意義」,那麼這一切方面的意義究竟如何?應有的意義如何實現?
如果價值就是「好壞」,那麼好壞從何而來?為了人類的光明幸福,我們如何是「好」?
這就是整套叢書要與讀者共同思考的共同主題。
話題如此寬泛,是否要編一套「世界知識大全」、「社會科學大全」,或「人生知識寶典」呢?不是的。話題雖然廣泛,卻有一個共同的視角,或共同的層面,這就是人的價值的生活實踐。
價值不是存在和關於存在的知識本身,而是它們對人的意義。宇宙自然界原本無所謂價值,它們只是存在和運動着。但自然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如陽光對生命的「意義」等在科學上用「相互作用」、「熵和負熵」等描述的現象,則作為「前價值」或「潛價值」的存在,為人類形成自己的價值天地做好了准備。自從人類在地球上直立行走,並用大腦思考以來,宇宙間便合乎邏輯地增加了這樣一重天地,這是人類實踐的天地,是人類實踐創造的天地。
這是一個廣闊的天地。舉凡不是自然界從來就有的事物和事物之間的自然關系,而是因為有了人才發生的,一切事物對人的「意義」,用人的立場和眼光來看有「好壞」(真假、善惡、美丑、利弊等等)之分,並且總是要人們費盡心思去判斷、權衡、取舍的一切現象,就都屬於價值。價值是一個以人為中心,以人的尺度描繪出來的天地,是一個通過社會實踐而「人化」和「為人」的世界。
人的價值世界是無限多樣化的,也是多元的。在人類生活中,像經濟、政治、道德、藝術(審美)、宗教、法律、軍事等這些特有領域,本身就是、從來就是人們直接追求和實現某種價值的方式,它們的本身就是一定的價值和價值觀念體系,彼此密不可分;科學、知識和被它們反映的世界、特別是自然物本身,雖然並不直接屬於價值領域,但是由於它們對人的意義問題日益突出,也越來越成為價值考察和追求的對象:技術和教育是已經價值化的科學和知識;「生態(環境、資源)」等概念的提出,表明自然界也被全面地納入了人的價值框架……這樣,對現實價值的研究,就不能不涉及越來越廣泛的領域,而不能局限於狹小的視野。當然,在這一切之前和之上的最重要話題,還是作為價值主體和價值尺度的「人」本身。
如果價值就是「意義」,那麼這一切方面的意義究竟如何?應有的意義如何實現?
如果價值就是「好壞」,那麼好壞從何而來?為了人類的光明幸福,我們如何是「好」?
這就是整套叢書要與讀者共同思考的共同主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