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康德關於倫理道德方面的一本經典。雖然它的篇幅不長,但集中論述了德性是人的意志的道德力量而具有自主性的思想,是康德德性論的代表作,對西方的倫理思想產生過極其深刻的影響。此書由苗力田教授從德文原本譯出,現被選為《袖珍經典》的一種。全書包括譯者的一篇長序,可作為康德原著的導讀,同時還選了英國著名康德研究專家H.J.帕通的「論證分析」作為附錄,逐段解釋、分析,大大降低了閱讀康德原著的難度。
本書里所采用的方法是最便利的方法,它分析地從普通認識過渡到這種認識的最高原則的規定;再反過來綜合地從這種原則的驗證、從它的源泉回到它在那里得到應用的普通認識。所以,本書可以分為以下幾章:第一章 從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識過渡到哲學的道德理性知識;第二章 從大眾道德學過渡到道德形而上學;第三章 從道德形而上學過渡到純粹實踐理性批判。
 

目錄

代序 德性就是力量——從自主到自律
前言
第一章 從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識過渡到哲學的道德理性知識
第二章 從大眾道德學過渡到道德形而上學
第三章 從道德形而上學過渡到純粹實踐理性批判
結束語
附錄 論證分析
譯者後記
 

18世紀下半葉,當以感性論為依據的利己主義倫理學正風靡萊茵河西岸的時候,已年逾花甲的「哥尼斯貝格哲人」——康德,在先天說的基礎上提出了德性論倫理學。他說:「人們是為了另外更高的理想而生存,理性所固有的使命就是實現這一理想,而不是幸福。這一理想作為最高條件,當然遠在個人意圖之上。」這樣,他就把道德的純潔性和嚴肅性提到了首要的地位。康德反對那種把個人幸福作為最高原則的倫理學說,認為使一個人成為幸福的人,和使一個人成為善良的人,決不是一回事情。幸福原則向道德提供的動機不但不能培養道德,反而道德的尊嚴。它把為善的動機和作惡的動機等量齊觀,完全抹殺了兩者在質上的根本區別。人之所以擁有尊嚴和崇高並不是因為他獲得了所追求的目的、滿足了自己的愛好,而是由於他的德性。「德性是有限的實踐理性所能得到的最高的東西。」不過,德性這個概念,一直等到在康德73歲高齡才完成的《道德形而上學》一書中,才得到較為充分的闡述,在這里他把德性論當作倫理學的同義語。而他在12年前,即1785年出版的名篇《道德形而上學原理》,就是他的德性論的基本原則與基礎理淪。
一、德性就是實踐理性的自主性
把德性問題的討論作為倫理學的中心,甚至當作哲學的中心,這本是西歐哲學的傳統。在蘇格拉底還活著的時候,就在雅典的集市上追究什麽是德性了。「德」這同在古代漢語中,指的是事物所具有的某種出眾的品質和特長,如將有五德、雞有五德、玉有五德等等。這和古希臘語的arete大體相當。在《國家篇》第四卷里,柏拉圖提出了著名的四德性說,認為在國家里每一個階層都有自己所獨具的品質和特長、都有自己善於做的事情。治理者善於謀划,他的德性是智慧;保衛者善於戰斗,他的德性是勇敢;勞動者安分守己,他的德性是節制。在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里,德性也保持著這個基本涵義,他認為倫理的德性就是「具有選擇中間之點的特長」。英語中Virtue是從拉丁語Virtus派生的。Vir意為男子,所以Vktus就是有力量和丈夫氣概。在康德制定自己的德性論時,完全意識到西方哲學的這個傳統。他指出:在德語中德性(Tugend)來自taugen(有能力)。因此,德性就是力量,就是堅強;缺德(Untu—gend)和軟弱是同義語。」
然而,康德並不接受亞里士多德的「中間」原則。他認為這一原則雖然傳頌千古,然而卻如風聲月影落不到實處。因為,如果德性居於兩種惡邪之間,那麽區別德性與惡邪就需要有一個標准,並且要有一個判斷者來確定兩者的區別,而亞里士多德的原則,既不能提供區別的標准,更不是一個判斷者。其次,在邏輯上這一命題乃是一個重言式、是個Tautologie。因為如果要問:怎樣的行為是太過了? 回答:比正確的多些。如果要問:怎樣的行為是不及? 回答只能是:比正確的少些。最後也是最根本的,這一原則把德性和惡邪只看作是量的差別,是多些和少些的差別。過度和不及的程度千差萬別、因勢而異,是無法確定的,正如什麽程度是節儉,什麽程度是吝嗇無法確定一樣。
康德以先天說為基礎的德性淪,恰恰相反,它竭忠盡智,力求證明:德性和惡邪之間決非程度之不同,而是質上的差別,是行為准則的特殊,是准則和道德規律在關系上的差異。┅┅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