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與哲學─制度分析的哲學基礎

經濟學與哲學─制度分析的哲學基礎
定價:216
NT $ 188
  • 作者:韋森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5-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08055203
  • ISBN13:9787208055209
  • 裝訂:441頁 / 24 x 16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學者韋森的文集,內容包括行政控制經濟的經濟學反思;博弈論與經濟學的制度分析;人類社會的生活形式:從習慣、習俗、慣例到制度;從道德倫理、文化信念和文字語言的研究視角看東西方社會生活形式不同的歷史演化路徑;經濟學、倫理學、語言哲學與語言學。

作者集中討論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在近現代中國沒有像西方社會那樣自己(自發地)走向一個法治化的現代市場經濟秩序?」作者從當代經濟學中的激勵理論、產權理論、交易費用理論以及比較制度分析出發,直至哈耶克和韋伯的一些著作,涉及到法(理)學、政治哲學、倫理學、(文化)人類學、語言哲學和語言學等領域,來尋求答案。本書是作者帶着這個問題研讀經濟學家名作的心得。
 

目錄


第一卷 行政控制經濟的理論的反思
 產權經濟學中的「阿爾欽之謎」
 產權非個人化條件下生產者聯合體成員的勞動投入行為
 棘輪效應與代理的動態行為
第二卷 博弈論與經濟學的制度分析
 哈耶克式自發制度生成論的博弈論詮釋
 博弈論制度分析的最新進展
 從語言的經濟學到經濟學的語言
第三卷 人類社會的生活形式:從習慣、習俗、慣例到制度
 習俗的本質與生發機制探源
 慣例的經濟分析
 從習俗到法律的轉化看中國社會的憲制化進程
第四卷 從道德倫理、文化信念和文字語言的研究視角看東西方近現代社會演化變遷路徑的差異
 文化傳統中的個人道德與社會演化
 個人主義與社會群主義
 文字語言與社會結構
第五卷 經濟學、倫理學、語言哲學與語言學
 貨幣、貨幣哲學與貨幣數量論
 語言與生活形式
 語言、道德與制度

致謝
 

對每一個個人來說,只有那些在他的經驗范圍內所經歷的事件,才是他所直接關心的。正是這些事件——個人精神上的體驗——構成了他的最后收入。對他來說,外部事件只有成為精神感受內部事件的手段時,才算是有意義的。人的神經系統,像架收音機,是個偉大的系統。我們的頭腦將我們所遭遇的以及刺激我們神經的外部事件轉變成我們精神生活的川流。
——菲歇爾(Irving Fisher)Llj(1930,見中譯本,頁3)

這部文集匯集了筆者近些年來的一些主要學術論文。之所以匯編這部文集,筆者一方面期望能以此記錄下來在自己崎嶇思想探索路徑上的一些腳印,另一方面,也預期能通過這部文集,向關注着自己作品和學術探索路徑的學界朋友們與讀者們展示出一幅較為清晰連貫的理論圖景。

自2001年從英國劍橋訪學歸來后,我已出版了兩部經濟學散文隨筆集(《難得糊塗的經濟學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經濟學如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單獨出版自己的學術論文集,還是第一次。近年來,從中國經濟學界的朋友們和自己的學生們中不斷反饋來這樣一條信息:「韋森的經濟學隨筆讀來尚可,但他的學術論文麼,實在是艱澀難懂,真不知道他在說什麼!」從這些反饋回來的信息中,我體感到,學界的一些朋友好像有這麼一個印象:韋森的學術文章,玄而又玄,是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形上玩意」(metaphysical devices)。正是為了消除學界朋友們的這一誤會,接受席天揚、方欽等自己身邊其他幾個學生的建議,我自己編撰了這部文集。通過這部文集,我想向朋友和讀者們傳示這樣一條信息:這些年來我的一些灰色又灰色、抽象再抽象的學術文著,實際上是有着非常強烈的現實導向的。如果說十幾年來自己的理論思考有一個「集中意識」(這里借用英國著名物理化學家和哲學家博蘭尼[Michael Polanyi]的「佰-cus awareness」一詞)的話,那就是:為什麼在近現代中國沒有像西方社會那樣自己(自發地)走向一個法治化的現代市場經濟秩序?

為了尋求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搜尋了當代經濟學中的激勵理論、產權理論、交易費用理論以及比較制度分析,但均沒有找到較滿意的解答。通過研讀哈耶克(F.A.von Hayek)和韋伯(Max Weber)的一些著作,我開始對這個問題有了些自己的體悟。沿着哈耶克的思想軌跡,我像一個在海灘上尋撿鵝卵石的天真孩童一樣,漫游到了法(理)學、政治哲學、倫理學、 (文化)人類學、語言哲學和語言學等領域中,於是就有了這部文集中15篇論文的讀書心得。

這部文集第一卷中的三篇文章,是我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寫作博士論文時構思的。這一組論文的「問題意識」很明顯:「行政控制經濟」(即經濟學界所常說的「中央計划經濟」)失靈的最終原因在哪里?研究發現,問題並不是出在這種體制模式的運作層面或語言模式構造的具體建構上,而在於這種體制模式的「設計圖紙」就有根本性的問題。理解了這一點,也許就能較清楚地把握當代中國社會轉型的實質和大致走向了:這並不是一個僅僅借用市場機制和嫁接市場激勵手段的問題,而是要「解構」這種模式的基本骨架,從而為市場機制的自發生成和擴展提供一個「easler」的空間和氛圍。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