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細胞化學理論與技術

組織細胞化學理論與技術
定價:288
NT $ 251
  • 作者:王廷華 齊建國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5-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30146719
  • ISBN13:9787030146717
  • 裝訂:238頁 / 26 x 18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21世紀生物技術叢書的一個分冊,是科學領域一本較全、較新的全面闡述組織細胞化學理論與技術的專著。全書分上、下篇,共13章。上篇系統介紹了組織細胞化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包括組織、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免疫組織細胞化學基礎,組織細胞化學的免疫學與酶學基礎,免疫組織化學基本理論,酶組織化學,原位雜交組織化學,神經形態示蹤方法學,形態定量技術及其應用以及細胞凋亡。下篇介紹了一些具體的組織、細胞化學實驗方法及其應用,並給出了免疫組織化學、酶組織化學、原位雜交組織化學的一些實例。

  本書可供研究生、五年制和七年制本科生以及從事生物學的科研人員閱讀和作為實驗參考用書,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和實用性。
 

目錄

上篇 組織細胞化學理論
 第一章 免疫組織細胞化學基礎
  第一節 細胞
   一、細胞的發現及細胞學說的建立
   二、細胞的形態
   三、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第二節 組織概述
   一、組織的基本概念
   二、組織的分類及結構特點
  第三節 顯示細胞和組織成分、結構的方法
   一、光學顯微鏡技術
   二、電子顯微鏡技術
   三、組織化學技術
   四、放射自顯影技術
   五、細胞培養技術與組織工程
   六、形態計量分析技術
 第二章 組織細胞化學的免疫學與酶學基礎
  第一節 抗體的發現及其特性
   一、抗體的發現
   二、抗體的理化性質
   三、抗體的生物學活性
   四、抗體的分類
   五、抗體的特性
  第二節 免疫球蛋白分子
   一、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結構
   二、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功能
   三、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抗原性
   四、免疫球蛋白分子的超家族特點
  第三節 組織細胞化學的酶學基礎
   一、酶的概念及本質
   二、酶的分類及特性
   三、酶促反應的影響因素
 第三章 免疫組織化學基本理論
  第一節 免疫組織化學的基本原理、發展及展望
   一、免疫組織化學的基本原理
   二、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第二節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分類
   一、根據標記物是否與特異性第一抗體結合分類
   二、根據標記物或呈色物的不同分類
   三、標記抗原法
  第三節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常用儀器設備、器皿准備及試劑配制
   一、實驗儀器
   二、器皿准備
   三、器皿的清洗
   四、玻片的處理
   五、主要試劑及配制
  第四節 免疫組織化學標本的獲取及處理
   一、冰凍切片標本的獲取與處理
   二、石蠟切片標本的獲取與處理
   三、細胞標本的獲取與處理
  第五節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后的觀測
   一、觀察儀器設備
   二、檢測方法
  第六節 常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注意事項
   一、常規注意事項
   二、免疫熒光化學技術的注意事項
   三、免疫酶化學技術的注意事項
 第四章 酶組織化學
  第一節 福爾根顯示DNA的方法
  第二節 高碘酸-雪夫反應顯示糖原和其他多糖
  第三節 異丙醇油紅O法
  第四節 鹼性磷酸酶顯示法
  第五節 鹼性磷酸酶與PAS反應合並染色法
  第六節 酸性磷酸酶顯示法
  第七節 腺苷三磷酸酶顯示法
  第八節 葡萄糖-6-磷酸酶鉛法顯示
  第九節 偶氮耦聯法顯示非特異性酯酶
  第十一節 同時耦聯法顯示氨基肽酶
  第十二節 細胞色素氧化酶顯示法
  第十三節 琥珀酸脫氫酶顯示法(四唑鹽法)
  第十四節 乳酸脫氫酶顯示法
  第十五節 3p一羥甾體脫氫酶顯示法
 第五章 原位雜交組織化學
  第一節 探針制備
   一、探針的來源
   二、探針標記
  第二節 原位雜交的組織標本制作
  第三節 雜交組織化學反應
  第四節 實驗對照
  第五節 生物素標記探針交方法
 第六章 神經形態示蹤方法學
  第一節 辣根過氧化物酶示蹤技術
   一、動物麻醉及HRP的注入
   二、動物存活期的確定
   三、動物的灌注、取材
   四、呈色反應
   五、結果判定
  第二節 熒光染料追蹤技術
   一、熒光染料溶液的配制
   二、熒光染料的注射
   三、動物存活期的確定
   四、動物的灌注固定及取材
   五、切片、貼片、封片
   六、熒光顯微鏡觀察
  第三節 放射自顯影神經示蹤
  第四節 順行示蹤技術
   一、病毒示蹤法
   二、葡聚糖追蹤法
   三、凝集素追蹤法
 第七章 形態定量技術及其應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目前形態定量研究方法簡介
   一、顯微分光光度計的應用
   二、流式細胞計的應用
  第三節 體視學概述
   一、體視學的發展歷史
   二、體視學的概念
   三、體視學的基礎理論
   四、體視學技術的常用參數
  第四節 體視學技術的基本方法
   一、設計
   二、抽樣
   三、測試
   四、注意事項
  第五節 體視學技術中各參數的計算
   一、體積、體積分數與平均體積
   二、表面積密度、表面積與表面積體積比
   三、長度密度、總長度與厚度
   四、粒子的大小、數密度與數目
  第六節 圖像分析儀在醫學實驗研究中的應用
   一、圖像分析儀
   二、圖像分析在醫學實驗研究結果分析中的應用
 第八章 細胞凋亡
  第一節 概述
   一、細胞凋亡的概念
   二、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的區別
   三、細胞凋亡與程序性細胞死亡
   四、細胞凋亡的生物學意義
  第二節 與細胞凋亡相關的酶類
   一、Caspase蛋白酶家族
   二、介導細胞凋亡的其他酶類
  第三節 細胞凋亡的信號轉導途徑
   一、細胞外部信號觸發的凋亡--死亡受體路徑
   二、細胞內部信號觸發的凋亡--線粒體路徑
   三、粒酶B誘導細胞凋亡的途徑
   四、細胞凋亡的其他途徑
  第四節 細胞凋亡的調控
   一、Bcl一2家族蛋白的調控作用
   二、p53的調控作用
   三、IAP家族蛋白的調控作用
   四、病毒蛋白的調控作用
  第五節 細胞凋亡與疾病
   一、細胞凋亡與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細胞凋亡與腫瘤
   三、細胞凋亡與病毒感染
   四、細胞凋亡與神經系統疾病
   五、細胞凋亡與缺血性損傷
   六、細胞凋亡與心血管疾病
  第六節 細胞凋亡的研究方法
   一、細胞凋亡的形態學觀察
   二、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
   三、細胞凋亡的生物化學研究方法
   四、細胞凋亡的免疫化學分析方法
   五、細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
   六、凋亡蛋白質酶及其底物的檢測
   七、其他檢測方法
下篇 組織細胞化學技術
 第九章 組織化學技術的應用
  第一節 免疫組織化學ABC法檢測貓背根節 c-jun、e-fos的表達
   一、材料和方法
   二、結果
   三、結果分析
  第二節 免疫組織化學SP法在檢測成年猴腦BDNF、NT4和NGF中的應用
   一、材料和方法
   二、結果
   三、結果分析與體會
 第十章 用酶組化技術顯示貓脊髓Ⅱ板層一氧化氦合酶的表達
  一、材料和方法
  二、結果
  三、結果分析與注意事項
 第十一章 原位雜交組織化學技術檢測貓背根節 BDNF和NT3的mRNA的表達
  第一節 材料和方法
   一、實驗儀器、試劑及其配制
   二、實驗方法
  第二節 結果
   一、BDNFmRNA雜交信號在DRG的分布
   二、NT3mRNA雜交信號在DRG的分布
   三、對照實驗
  第三節 結果分析與經驗體會
   一、結果分析
   二、經驗體會與注意事項
 第十二章 組織化學雙標技術
  第一節 脊髓Ⅱ板層NOS、BDNF樣神經膨體的免疫組化與酶組化雙標技術
   一、材料和方法
   二、結果
   三、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二節 免疫組織化學和原位雜交雙標技術檢測貓背根節 BDNF、NT3及其mRNA的表達
   一、儀器與試劑
   二、實驗方法
   三、實驗結果
   四、結果分析
   五、經驗體會與注意事項
 第十三章 組織化學技術的關鍵與要點
  第一節 高壓控制免疫組化非特異性反應
   一、材料和方法
   二、結果
   三、結果分析
  第二節 組織化學標本處理要點
  第三節 組織化學實驗步驟操作中注意事項
  第四節 組織化學結果顯色要點
附錄
 附錄一 組織化學的常用試劑及處理
  一、溶液的濃度
  二、緩沖液表
  三、常用封固劑
  四、灌注固定
 附錄二 原位雜交組織化學常用試劑及處理
  一、雜交前准備
  二、關於探針的標記
  三、固定劑
  四、LB培養
  五、小量質粒提取的主要試劑
  六、雜交前處理
  七、雜交用液
  八、雜交后漂洗溶液
  九、原位雜交信號顯示
彩圖
 

21世紀是生命科學取得革命性進展和醫學飛速發展的時代。如果說20世紀后半葉是信息時代,那麼21世紀上半葉生命科學將成為主宰。隨着我國加入WTO和與世界科技日益接軌,生命科學領域里生物技術的競爭已是益呈現出其核心地位和作用。正是在此背景之下,科學出版社組織了這套《21世紀生物技術叢書》。該套叢書共八本,包括《組織細胞化學理論與技術》、《神經細胞培養理論與技術》、《蛋白質理論與技術》、《分子雜交理論與技術》、《PCR理論與技術》、《基因克隆理論與技術》、《抗體理論與技術》、《干細胞理論與技術》。

本套叢書從形態、細胞、分子生物學三個層面介紹了21世紀常用物生技術的基本理論、進展及其相關技術與應用。從培養科學思維能力和科研工作能力的目標出發,以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為目的,面向我國日益擴大的研究生招生規模和廣大的一線科研人員。在技術章節提供了大量原版彩圖及實驗經驗體會,使叢書更具實用價值。在編寫方式和風格方面,力求強調科學史的沿革及基本概念、基本技術和理論的闡述,基本反映了21世紀常用生物技術和理論的現狀與進展。

叢書由我國青年神經科學專家王廷華教授牽頭,邀請國內、外一批知名專家、教授參加編寫和審閱。叢書是全體參編人員實踐經驗的總結,對一線從事科研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員有較好的參考價值。由於時間有限,加之科學技術發展迅猛、錯誤、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各位前輩、老師、同道及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值本套叢書出版之際,感謝為我國生物技術與科學發展孜孜不倦、奉獻一生的老一輩科學家,是他們的指導、培養和傑出工作為我國中青年一代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並為本套叢書提供了參考。感謝國內、外一批知名專家、教授組成的編審委員會對叢書的認真審閱和編者們所付出辛勤勞動。感謝科學出版社的同志們對叢書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勞動和支持。感謝各位同道給予的鼓勵和關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