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國際關系中一些重大決策過程的實證考察揭示出,觀念因素和物質因素在外交決策中發揮著同樣重要的作用。

本書論證了觀念的三種表現形態︰世界觀、原則化信念和因果信念。它們通過三種途徑對外交決策產生影響︰觀念幫助界定利益,充當路線圖的作用;當存在著多種利益的競爭時,觀念能起到聚焦和粘合劑的作用,幫助形成合作聯盟;觀念能轉化為制度,發揮持久的影響。

本書傾注了美國國際關系理論大師們多年的心血,是連接新自由制度主義與建構主義的橋梁。建構主義創始人亞歷山大‧溫特對它的評價是︰“無論是對于唯心主義理論家來說,還是對于它的批判者來說,這都是一本必讀的書。”
 

目錄

總序
鳴謝
撰稿人簡介
從新自由制度主義走向建構主義的橋梁——譯者序
第一部分︰引言與認知歷史
第一章 觀念與外交政策︰分析框架
三種信念
觀念對政策的影響
觀念路徑和觀念類型
本書的方法論
結論
第二章 觀念與社會科學
一個對立面
它的錯誤
站的中間立場
對社會現實的建構
結論
第二部分︰降低不確定性︰作為路線圖的觀念
第三章 創造昨天的世界新秩序︰凱恩斯的“新思維”與英美戰後安排
對英美安排的解釋
潛在的利益結構
英美戰後秩序方案的沖突
英美貨幣專家和他們的政策觀念
從貿易僵局到金融協定
凱恩斯的妥協與政治聯盟的建造
結論
第四章 創建社會主義經濟︰斯大林主義政治經濟學和觀念的影響
斯大林主義政治經濟學
中國
南斯拉夫
結論
第五章 觀念在非殖民化中的分量︰國際關系中的規範變革
國際關系中的規範性觀念
殖民主義的規範框架
反殖主義的規範框架
非殖民化中的權力與合法性
反殖主義的制度化
第六章 原則性觀念的力量︰美國與西歐的人權政策
信念與人權政策
人權政策的分類
政策選擇的時間
對美國和歐洲人權政策的解釋
歐美人權政策的實施
美國和歐洲人權政策的持續性
結論
第三部分︰解決協調問題︰作為焦點的觀念
第七章 觀念、利益與制度︰構建歐洲共同體內部市場
合作政治經濟學︰一種批判
觀念作用的微觀基礎︰建構的焦點
觀念、利益與制度
單一歐洲法案︰利己、利益與觀念
歐洲法院、歐洲法律和內部市場的實施
監督,不完全訂約,以及歐洲法院的作用
歐洲法院與政治責任(political accountability)
關于觀念的作用的理論
第八章 結構與觀念︰英國斯圖亞特王朝早期的議會變遷
戰爭、宗教和議會
議會運作及其制度
變化中的統治預期
解釋制度變遷︰外因與內因
第九章 威斯特伐利亞及諸如此類
傳統觀點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歐洲的異質性
現代世界
觀念與制度變革
第十章 對付恐怖主義︰規範和德國、日本的內部安全
恐怖主義和政府的反應
國內規範和內部安全政策
國際規範和內部安全
作為實證分析結構萬分的規範
結論
譯後記
 

物質與精神的關系問題一直是哲學史上本體論爭論的永恆主題。在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界,物質實力與觀念建構在國際關系中的怍用如何也是區分不同理論流派和範式的重要標志之一。現實主義強調以軍市實力為主要標志的物質權勢,否定觀念、理想和文文化的怍用。建構主義則相反,強調觀念的作用是第一性的,物質實力發揮何等作用取決于人們在觀念上對它的解讀。新自由制度主義強調觀念因素和物質因素在同際關系中發揮同樣重要的作用。由美國學者朱迪斯‧戈爾茨坦和羅伯特‧O.基歐漢共同主編的《觀念與外交政策》一書的出版在西方國際關系理淪的發展演變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新自由制度主義例新現實主義展開論戰的一個重要成果,又是建構主義得以形成和發展的一塊基石。

一、本書產生的背景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經歷了四次較大的論戰。第一次是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之爭。1939年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和國際關系理論家愛德華‧卡爾發表《二十年危機(1919一1939)︰國際關系研究導論》一書,首先向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以美國第28屆總統威爾遜為代表的理想主義提出了挑戰。1948年摩根索發表《國家問政治》一書則對理想主義構成了致命的一擊。針對理想主義強調在理性與道義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國際聯盟這樣的超國家組織來維護世界和平的構想,現實主義提出以軍事實力為代表的物質權勢是國際關系的最根本要素,表現為物質財富和國家安全的國家利益至高無上,普世道德在國際關系中是蒼白無力,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政治家的責任就是追求、維護和擴大國家的物質權勢,而不應被觀念、道德等非物質考慮束縛住手腳。一方面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以國際聯盟為標志的國際和平秩序遭到徹底破產,再加上冷戰格局的形成對軍事實力產生出特殊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理想主義缺少理論的建樹,所以在這場論戰中理想主義不可避免地遭到失敗,並退出歷史舞台。從《國家間政治》發表到20世紀70年代末新自由制度主義的興起,現實主義主導西方國際關系理論30年。它所提出的幾個核心理論假設奠定了後來國際關系理論爭論和發展的基礎。

在現實主義佔據主導地位的同時,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西方國際關系理論還經歷了一場方法論的爭論。以卡爾‧多伊奇等人為代表的科學行為主義學派將自然科學的方法應用于國際關系研究之中,提倡用實證的方法對國際關系進行“定量化”和“精確性”的分析,通過運用博弈論、控制論、系統論、溝通論、模型分析等方法,力圖使國際關系研究更加“清晰化”、“科學化”和“系統化”。而堅持用哲學、歷史學、法學等傳統方法從事國際關系研究的人則對這一方法提出了質疑,從而形成了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發展上的第二次論戰。這次論戰大大豐富了國際關系研究的方法和視角,被人們稱之為“方法論的革命”。

到70年代末,國際關系的爭論焦點又重新回到了本體論問題上。原因是經歷了殖民主義體系崩潰、越南戰爭和石油危機打擊的西方世界整體實力遭到削弱,使人們對現實主義基于物質主義所強調的實力政策和一些重要的理論命題產生了質疑。1977年,羅伯特‧基歐漢和約瑟夫‧奈出版《權力與相互依賴》一書,提出了復合相互依賴理論,對現實主義的三個基本假定進行了否定︰第一,否定了現實主義以國家為國際關系惟一行為體的命題,認為除國家之外,其他超國家和次國家行為體也在國際關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第二,否定了世界政治中的問題有等級之分,認為軍事安全並非總是國家的首要問題,其他問題也會具有極其重要的政治意義;第三,認為動用武力不是或不完全是國際關系中實現國家對外政策的有效手段。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國際機制變遷的四種模式及其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該書標志著新自由制度主義的正式形成。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