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展示一些對電影的正確理解,同時,在人們只暢談所喜歡的東西的意義上,在如同於連·葛哈克的文學作品所寫,僅僅那些稱得上「墮落的產物」的作品才值得一讀的意義上,構造出一種和它富有熱情的關系和同盟。鑒於「電影」是由我們觀感中存在的大量影片的集合概念,本書將不會對電影這一總體概念詳加討論,在我們看來,還存在著一些更有價值、由某些導演拍攝的作品應該納入討論的范圍——至少,之所以這些作品都屬於廣義上的電影,是因為「電影」這個詞本身,像「文學」或「音樂」那樣,涵蓋了相當廣泛的現實事物。
本書為兩位法國評論家所著《電影別談》的中譯本,作者以換位思考的形式來談電影,有新鮮感。作者以一個個標新立異的問題切入到對電影的思考之中,如「電影是否是一門藝術」、「演員是上帝還是魔鬼」、「鏡頭是否有思想」等標題確實不同凡想。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20世紀的電影,模糊的概念
一 電影是什麽
二 電影是否是一門藝術
三 在何種意義上將電影看作是圖像的藝術
四 電影是否屬於當代藝術的范疇
五 19世紀的電影是一門藝術
六 電影的豐年歷史
七 電影想要表達什麽
八 電影能否用來控制人的思想
九 一個新人的誕生與電影的發展有關
十 演員是上帝還是魔鬼
十一 電影是否受到了約束
十二 一個世紀的時間足夠給電影一個合法地位
十三 電影的未來
第二章 電影的抽象魅力
一 電影作為表達方式的地位
二 是純粹還是混雜
三 鏡頭是否有思想
四 是詩意還是美學
五 電影就其性質來說能否「埃及」化
六 關於「幻想電影」
七 何謂導演
八 劇本是否用於拍攝
九 電影故事從何而來
十 燈光和色彩
十一 電影所關注的
十二 電影的特性歷史
十三 電影如何進行思考
十四 一個哲學家這樣看待電影
第三章 固定的表達,矛盾的表達
一 法國電影中最常見的陳規俗套
二 電影,現實的藝術
三 電影領域中的「現代的」這一概念
四 是否應對電影藝術進行分類
五 對電影體裁定義的作用
六 電影理論的應用
七 難以保證電影的傳承
八 是否應該放任電影自由發展
第四章 電影與觀眾
┅┅
 

這本書本來應該命名為《電影別談》 (即「換種說法來談論電影」或者是「對電影的換位思考」),且這本書要在它題目的雙重詞義中表達出作品的目的,那就是:試圖回答與電影有關的問題,並且以一種有異於以往的方式來完成這項工作,其中的差不僅在於回答「電影是什麽」這個問題的內容不同,還在於回答這個問題的方式不同。
電影是什麽?電影藝術家是什麽?電影有靈魂嗎?電影是一門藝術嗎?電影會消亡嗎?導演是在利用電影與形象進行交流嗎?電影是一門語言還是一種表達方式?當電影走上電視屏幕的時候會變成什麽樣子?為什麽美國電影能將一個故事完整而清楚地講述出來?現代電影究竟指什麽?廣告影片是二流的體裁樣式嗎?為什麽大量的影片過時得如此迅速之快?恐怖電影讓你真正地感到恐懼嗎?等等。關於電影,我們曾提小過很多或膚淺或晦澀的問題;有些問題在今天看來已經過時了,有些問題明顯是毫無意義和不切實際的;甚至還有些時候,一個問題的背後可能隱藏著好幾個問題。
對於電影,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問題。讓—路易·鮑利①曾在1973年提出過這樣的疑問: 「電影,你什麽時候才能從復雜性中解脫出來?我們應該嚴肅看待你嗎?是誰讓你稱王稱霸?」1991年,塞爾日·達內②也提出質疑: 「那些看起來我們無須重提的索然無味的問題還會繼續出現嗎?例如: 電影是不是一門藝術?我們應將它全部保留還是部分繼承?我們曾經熱愛的風格會變化成什麽樣子?而我們,被電影美化了的人類會變成什麽樣子?還有, 電影曾向我們展示的虛構的完美世界又該如何變幻呢?」
怎樣回答我們對自己提出的這些問題才是合情合理的呢?單個的孤立的解決方法都會有所欠缺或是帶來誤解。我們希望從提出的所有這些問題中,透過我們自己及其他人的言論和觀點,得出一個對電影的廣泛理解。在歷史長河中,這些問題有的被遺忘,有的被駁斥,也有的被保留下來,在當今被重新提出討論。我們之所以在本書中突出這些重新提出問題的抽象性,是因為它們是對被駁斥和被遺忘的問題的替代與繼承。與具體的問題相反,抽象的問題並不需要在具體情況下得出一個答案(如什麽是畫外音)或是在特定的理論背景下提出假設(如什麽是焦距和陳述),抽象的問題不僅限於對知識、概念和消息的簡單要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