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案前莫蘭教授的這部《反思歐洲》中譯本,筆者備感欣慰。
埃德加‧莫蘭(Edgar
Morin)是法國當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在近五十年的學術生涯中,他涉獵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諸多領域,在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哲學、政治學、教育學等領域均有重要建樹。從50年代開始,莫蘭針對西方文化中佔主導地位的重分析的思維傳統,嘗試以一種被他稱之為“復雜思維範式”(complexite)的方法思考世界與社會,進而對人、社會、倫理、科學、知識等進行系統反思,以期彌補各學科相互隔離、知識日益破碎化的弊端。這一思維範式目前在歐洲、南美及英語世界都產生了強烈反響。
莫蘭不是書齋型的學者,他的學術關懷範圍集中于人和當今人類整體生存環境兩方面。人是莫蘭學術研究的中心和出發點。對于人的整體性、復雜性的探尋,使莫蘭的學術研究一方面擴展到人與宇宙的關系、人與生物圈的關系、人與科學發展的關系等宏觀領域,另一方面又深入到人與人本身,不同屬性的人,如生物的人、社會的人之間的關系等心理及生理層面。1977年開始發表的五卷本的《方法》(2003年11月該書第五卷上冊問世),是他對人進行全面反思的扛鼎之作。
他也是當今世界整體走向最敏銳的觀察者之一。《走出21世紀》(1981年)、《地球一祖國》(1993年)、《文明政治》(1997年)等都是他思考當代世界危機、關注人類前景的甚具影響力的著作。他對當今社會文明危機的診斷,他提出的走出“單一經濟技術全球化”、走出“數量發展邏輯”、施行“文明政治”等思想,在法國、歐洲已漸人人心。他的主要著作已被譯成西、意、葡、德、英、日、俄等十幾種外語。令筆者遺憾的是,莫蘭雖有不少重要著作如《迷失的範式︰人性研究》、《地球一祖國》、《復雜思想︰自覺的科學》、《方法︰天然之天性》、《方法︰思想觀念》等已有了中譯本,但總體上說,其思想的重要性並未有受到國內知識界應有的重視。
相對于《方法》這樣的鴻篇巨制,這本《反思歐洲》是一本篇幅不大的書,一本小冊子。然而,這部論述歐洲的小冊子自1987年出版以來,一直暢銷不衰,2002年又出了新版。在今天的法國,有關歐洲的書籍汗牛充棟,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各個角度闡述歐洲,追根溯源者有之,分析建議者有之,繪制藍圖者有之,能領風騷數十天者已屬上乘。一本由一個思想家執筆的關于歐洲的小冊子能夠受到讀者的如此青睞,已經是久違多時的現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