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技術思想研究︰古代機械設計與方法

中國技術思想研究︰古代機械設計與方法
定價:132
NT $ 115
  • 作者:劉克明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出版日期:2007-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520426
  • ISBN13:9787807520429
  • 裝訂:平裝 / 37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隨著機械史研究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從哲學思想和歷史學分析與研究古代機械所取得的科學成就,已成為科技史的重要方面。因此,研究中國古代機械設計思想和設計方法是研究古代中國機械史面臨的重大課題。近年來,作者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應用歷史學的研究方法,對中國古代機械設計思想與設計方法進行了研究,全書第一章主要討論了中國古代機械設計的特征;第二章討論了中國古代機械設計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第三、四章討論了《周易》與《周禮》中有關機械的記載及《考工記》中的機械設計思想;第五章至第七章討論了《老子》《莊子》《墨子》中有關機械的內容及其技術思想與設計思想。中國古代機械設計方法的內容從第八章至第十三章,主要研究了中國古代機械設計中的標準化思想方法與管理思想,數理設計方法,自動化思想與設計方法,“致中和”的思想方法,抗磨損設計方法,制器尚象的設計方法;最後一章是全書的總結及展望。
 

目錄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中國古代機械工程設計的發展歷程及其成就
第三節 中國古代機械設計方法的基本內容
第四節 中國古代機械設計方法的基本特征
一 繼承傳統,勇于創新
二 省工可靠,高效節費
三 善于利用自然資源
四 嚴格遵循,設計規範
五 科學技術與藝術的融合
第二章 中國古代機械設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內容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漢字與古代機械
一 車
二 舟
第三節 中國古代機械設計的基本名詞術語
一 車輪的名詞術語
二 車軸的名詞術語
三 車輿的名詞術語
四 車蓋的名詞術語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周易》中有關機械的記載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關于車輛方面的記載
第三節 關于農業工具方面的記載
第四節 關于器物方面的記載
第五節 《系辭》關于中國機械技術起源的論述
第六節 觀象、現象、尚象的思想方法
一 觀象
二 取象
三 尚象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周禮‧考工記》中的機械設計思想
第五章 《老子》中的機械設計思想
第六章 《莊子》中的機械技術思想
第七章 《墨子》中的機械成就及其機械設計思想與方法
第八章 中國古代機械設計中的標準化思想方法以及管理方法
第九章 中國古代機械制造中的數理設計方法及其應用
第十章 中國古代機械設計中的自動化思想及方法
第十一章 中國古代機械設計中和思想及其方法
第十二章 中國古代機械制造技術中的抗磨損設計方法
第十三章 中國古代機械制造中“制器尚象”的設計方法
第十四章 總結及展望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書名索引
致謝
 

研讀經典,深入傳統,追根尋源,正本清源;根固則葉茂,源深則流長;強根展須而繁新,拓源納流而創奇。作為世界唯一繁衍至今的中華文化,含有深刻的哲理,具有無限的活力,是人類文化中的奇葩與瑰寶;而中華經典則是中華文化的高度凝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以此精神作為脊梁骨的偉大民族力量,正是這種哲理與活力的生動體現。

正因為如此,我十分高興劉克明同志從工程技術角度出發,以鍥而不舍的精神,鑽研《周易》、《周禮》、《老子》、《莊子》、《墨子》等中華經典,探討我國古代機械設計思想與設計方法,而我盡力之所能及,加以指導。他學有成,心有得,研有新,多少心血,多少不眠之夜,澆鑄成的博士學位論文,內容豐富,頗有創見,值得一讀。

劉克明同志大學本科是學機械工程鑄造專業的,碩士學習階段攻讀中國科學技術史,畢業後又致力于我國古代工程圖學史的研究,博士學習階段則攻讀我國古代機械設計有關問題,學日以進。他好讀書,肯鑽研,十分重視收集與積累資料,熱愛中華經典,涉獵方面也相當廣泛,書宗顏柳,詩則雅頌,在業務上有他突出的特色,特別是長期以來,孜孜不倦、沉溺文獻、潛心為學,精進淬礪,這點值得稱贊。

劉克明同志將中國極為優秀的“致中和”哲理,貫穿于歷史資料與機械產品,探討了我國古代機械設計的基本特征與基本概念,研究了有關的機械產品及其設計思想,考查了相應的機械設計的工程技術語言、設計方法、標準化方法以及檔案管理等等。這不僅能呼喚人們去認識我國古代的偉大機械設計成就,激勵愛國主義精神,而且十分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中華經典,有助于今天的設計思想致于中和,法乎自然,和于自然,大制不割,有無相生,以求“止于至善”。眾所周知,哲理是設計之源,設計是產品之本,而機械工業是工業的心髒,機械產品是創造物質財富的基本手段,是高技術的載體。提高機械產品的設計水平與制造質量在今天更是關系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的一件大事。

應該說,劉克明同志這篇博士論文所探討的許多問題其實已遠遠超出機械設計領域。中國文化經典著作所包涵的哲理具有極大的普適性。世界級建築大師美籍華人貝聿明(1917~)教授就一再強調過,他一生事業中,對他思想影響最大的是《老子》。美國建築大師賴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年)曾于1918年訪問中國,他極推崇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常引用《道德經》中“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來闡述他的空間概念。他講,他一生沒寫什麼書,因為一切都在《老子》中,“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在今天,當世界發展到要高度重視人類社會的和諧,維護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和諧,關注可持續發展時,重讀中國文化的經典著作,是大有裨益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弘揚與培育民族精神,並把這點作為文化建設中極為重要的任務,已成為我們這一時代的旗幟。在世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科學技術一體化的今天,應該清楚地看到人文文化必須多元化。只有多元化的人文文化,才有百花齊放,才有世界的文化繁榮與社會進步。同時,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不可分割,它們同源、共生、互通、互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追求更深刻、更普適、更永恆。“身需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我國經典,既含有極為豐富的人文文化,博大精深,也蘊涵深刻的科學文化,生機勃勃。劉克明同志的博士學位論文在發掘我國經典中的文化瑰寶上,做出了貢獻。

當然,如同所有的事物一樣,沒有十全十美的。劉克明同志的博士學位論文也決不可能十全十美。須知“欲窮千里目”,則應“更上一層樓”。我和他一樣,衷心希望讀者不吝撥冗指教,能對本書提出批評,以幫助改進本書的論述,提高本書的水平。

謹為之序。

楊叔子
2004年3月12日
注︰楊叔子,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