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不是要告訴別人真理是怎樣的,他只是在各種特定情境里私人感受的記錄,是「備忘」,是「筆記」,甚至是「隱私」,然而它們卻是不得不有的。作者就是帶着這樣的想法寫了這本書,它可以不優美,卻絕對真實,讀它,就像是讀一個人的心情,讀一個人的思想。體味作者的心路歷程。
情境之一,是「街頭」,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冷嘲熱設之類。
情境之二,是「閣樓」,取其秘密議論之意,去其色情之英文含義。只不過,議論者不信其議論可以有用,惟束之高閣而已。
情境之三,是「學園」,對教育現象與教育政策的批評、對未來教育的推測之類。
情境之四,是「診所」,取其身體診斷、社會診斷、精神診斷之意。
情境之五,是「墓地」這里有我喜歡的幽靈們,和介於荒誕與真實之間的一切話題。
汪丁丁,1953年5月出生在沈陽,成長在北京,祖籍浙江淳安。丁丁進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所攻讀數學與控制理論專業碩士學位。1985年3月,汪丁丁進入夏威夷東西方研究中心從事研究工作並攻讀博士學位,1990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畢業后,他留在東西方中心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員。從1991年到1995年,汪丁丁任教於香港大學,1996年,汪丁丁赴德國杜依斯堡大學任客座研究員,1997年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任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