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萊塢電影發展史就是一部被經濟利益驅動的投機史。只有通過對電影作為商品性存在的徹底接受,而不是否認,我們才能最完整地理解它。電影工業的真正價值不在於影片本身能產生多少利潤,而在於它為電影業與其他領域的合作提供多少機會。電影為這個魔術般的王國提供了鑰匙。
電影中的空間必須為營造場面敘事提供機會,它必須同時既是二維的又是三維的,也就是說,必須既有繪畫特征,又有雕塑特征;它既是表現性空間也是再現性空間。電影就是生命傳記,只是去掉了無趣的片段。在美國,娛樂是最政治化的事物,只是它的含義更經常地存在於它的否定形式中,就好像政治缺席了。
本書的作者理查德·麥特白(Richard
Maltby)是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人文學院主任和電影研究中心教授。他曾在英國的埃克塞特大學創建比爾·道格拉斯中心,專門從事電影史和流行文化的研究。他的專著有《無害的娛樂:好萊塢和輿論的意識形態》(1983),並主編過《認識好萊塢觀眾:文化身份和電影》(1999)、《好萊塢景觀:改變電影觀眾的視知感》(2001)。而本書是他多年來對好萊塢電影工業和電影形態研究的專著,全書分為「商業美學」、「歷史」、「慣例」、「方法」四編,共十八章節,詳細介紹了好萊塢電影的研究意義、大制片廠的發展歷史、好萊塢電影的美學特點和美國的電影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