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四川的史前文化進行概述後,重點對秦漢時代四川的文化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從墓葬文化入手,追尋各種文化遺跡。較為全面地敘述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情況。
《四川古代文化史》一書,是著名考古學家、原華西大學博士館館長鄭德坤先生早年從四川古代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是巴蜀文化研究史上的第一部專著,在巴蜀文化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目錄
溫故而知新(代序)
第一章 史前文化
一、調查經過
二、遺址種類及分布
三、石器之分類
四、陶器之分類
五、石器之研究
六、四川史前文化在東亞史前文化上之地位
第二章 巴蜀始末
一、神話傳說
二、蜀
三、巴
四、蜀巴疆域
五、秦舉巴蜀之年代
六、巴蜀與安南之關系
第三章 大石文化遺跡
一、調查經過
二、墓石遺跡
三、獨石遺跡
四、列石遺跡
五、四川大石文化之年代二
第四章 廣漢文化
一、調查經過
二、土坑遺物
三、文化層遺物
四、購買所得遺物
五、廣漢文化時代之推測二
第五章 秦代之開發
一、軍事時期
二、政治建設時期
三、物質建設時期
四、秦代郡縣
秦代四川郡縣圖
五、移民
第六章 版岩葬文化
一、調查經過
二、墓制
三、陶器
四、銅器
五、其他遺物
六、緒論
第七章 漢代四川之政治與社會
第八章 漢代之建置
第九章 西南夷始末
第十章 交通與實業
第十一章 漢墓調查
第十二章 漢墓文化
整理後記
第一章 史前文化
一、調查經過
二、遺址種類及分布
三、石器之分類
四、陶器之分類
五、石器之研究
六、四川史前文化在東亞史前文化上之地位
第二章 巴蜀始末
一、神話傳說
二、蜀
三、巴
四、蜀巴疆域
五、秦舉巴蜀之年代
六、巴蜀與安南之關系
第三章 大石文化遺跡
一、調查經過
二、墓石遺跡
三、獨石遺跡
四、列石遺跡
五、四川大石文化之年代二
第四章 廣漢文化
一、調查經過
二、土坑遺物
三、文化層遺物
四、購買所得遺物
五、廣漢文化時代之推測二
第五章 秦代之開發
一、軍事時期
二、政治建設時期
三、物質建設時期
四、秦代郡縣
秦代四川郡縣圖
五、移民
第六章 版岩葬文化
一、調查經過
二、墓制
三、陶器
四、銅器
五、其他遺物
六、緒論
第七章 漢代四川之政治與社會
第八章 漢代之建置
第九章 西南夷始末
第十章 交通與實業
第十一章 漢墓調查
第十二章 漢墓文化
整理後記
序
20世紀以來,隨著中國西部邊疆戰略地位的日益顯著,國內外學術界對我國西南地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關注程度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時期,西南地區集中了一批海內外知名的學術大師和學術精英,在大西南開展了歷史學、民族學、民眾學、考古學等多方面的調查與研究工作,撰寫出版了一大批代表著當時最高學術水平的論著,為西南地區的傳統文化研究開創和奠定了堅實基礎,並在國際學術界獲得了崇高聲譽。
重溫20世紀早期華西邊疆研究的歷史,不能不提到當時的學術重鎮——華西協合大學(以下簡稱華西大學)博物館和華西大學「華西邊疆研究學會」所起到的開創性作用。
華西大學博物館是今天四川大學博物館的前身,從其創建至今,已經有了近百年的歷史。1914年,華西大學理學院教授戴謙和(Prof. Daniel Sheets Dye)開始懼有學術價值的文物與標本,並獲得當時熱心人士捐贈,形成一定規模,是為華西大學博物館初創之始,但因經費有限,一直進展緩慢。其後,又蒙陶士(Mr. Thomas Toriance)、葉長青(Mr. J. Huston Edjar)兩氏之合作,加之四川小社會各界若干有識之士的鼎力相助,慷慨捐獻,至1931年,已收集到文物和標本約六千余件,陳列於華西大學赫裴院內。
對於推進華西大學博物館的文物收藏和學術研究直到過重要作用的,必須提到兩位先後任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的著名學者。
┅┅
重溫20世紀早期華西邊疆研究的歷史,不能不提到當時的學術重鎮——華西協合大學(以下簡稱華西大學)博物館和華西大學「華西邊疆研究學會」所起到的開創性作用。
華西大學博物館是今天四川大學博物館的前身,從其創建至今,已經有了近百年的歷史。1914年,華西大學理學院教授戴謙和(Prof. Daniel Sheets Dye)開始懼有學術價值的文物與標本,並獲得當時熱心人士捐贈,形成一定規模,是為華西大學博物館初創之始,但因經費有限,一直進展緩慢。其後,又蒙陶士(Mr. Thomas Toriance)、葉長青(Mr. J. Huston Edjar)兩氏之合作,加之四川小社會各界若干有識之士的鼎力相助,慷慨捐獻,至1931年,已收集到文物和標本約六千余件,陳列於華西大學赫裴院內。
對於推進華西大學博物館的文物收藏和學術研究直到過重要作用的,必須提到兩位先後任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的著名學者。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