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經濟學家們一直認為資本賬戶自由化——資本在各個國家問自由地無限制的流人與流出確實是有益的,它對債務國有益,同時也有利於世界經濟。然而,過去幾十年中所發生的銀行投機和金融危機——從拉美國家20世紀80年代的金融危機,斯堪的納維亞地區1990年的危機,到後來發生的墨西哥、東南亞、俄羅斯以及最近的阿根廷金融危機徹底打破了這一觀念。在這本文筆簡練、分析透徹的著作中,歐洲經濟學家的傑出代表之一讓·梯若爾分析了上述危機的特征,防范危機的制度改革,以及為此而進行的全球金融體制的重建等重要問題。
讓·梯若爾首先分析了關於金融危機以及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的普遍觀點。他認為,大多數的改革建議只注重表象而沒有觸及問題的本質,並且無法協調建立有效的融資限制條件與確保借款國自行改革之間的目標沖突。他強調指出,正確識別市場失靈對於重建IMF的目標責任是十分必要的。然後,他將公司金融、流動性供給以及公司風險管理的基本原理運用於個體國家的借款問題。建立在「雙重代理」和「共同代理」的基本分析框架之上,他重新審視了通常建議的政策,並且考慮了多邊組織如何幫助債務國在開放本國資本賬戶的同時獲得更多的收益。
本書由作者根據意大利銀行的Paolo Baffi講座的講稿修訂而成。這是一本清晰易懂並且充滿洞見的著作,所有相關的學者、決策者以及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將從中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