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學主要研究文學作品的生成方式與存在狀態。如果說人體解剖學是學習醫學、美術學、體育學等學科的基礎,那麽文本學應該是創作學、閱讀學、新上學和批評學等學科的出發點。現在人民十分關注當代文論的建設與創新,沒有系統的文本學理論作為基礎,我們的文學理論只是一座空中樓閣。本書宗旨在於對文本主義文論展開系統研究,為21世紀中國的文本學建設添磚加瓦。
本書共分為十一章:文本學的「富礦」、求異與創新、關注敘事文本、超越文本中心論、漢語文本的獨特性、中國古代辨體分類中的文本觀念、中國古代小說理論中的文本觀念、中國古代詩歌理論中的文本觀念、文本觀念的中西比較與綜合分析、文本學視野中的超文本研究。
目錄
自 序 文本學與中國當代文學理論建設
緒論關於文本主義文論系統研究
第一章文本學的「富礦」——英美新批評
一、新批評之前
二、文本中心論——自足說、本體論與清除兩種「謬見」
三、文本構成論——張力、秩序和「符號與意義的多層結構」
四、文本解讀法~細讀法與尋找語義學因素的解讀
第二章求異與創新——俄國形式主義的文本學追求
一、文本理念——從文學的獨立性與特殊性出發
二、文本建構原則——反常化
三、開拓與局限:未走到頂峰的文本學
第三章 關注敘事文本——法國結構主義與敘事學
一、敘事文本的多重閱讀
二、敘事文本的多種結構
三、由結構主義文論到敘事學
……
緒論關於文本主義文論系統研究
第一章文本學的「富礦」——英美新批評
一、新批評之前
二、文本中心論——自足說、本體論與清除兩種「謬見」
三、文本構成論——張力、秩序和「符號與意義的多層結構」
四、文本解讀法~細讀法與尋找語義學因素的解讀
第二章求異與創新——俄國形式主義的文本學追求
一、文本理念——從文學的獨立性與特殊性出發
二、文本建構原則——反常化
三、開拓與局限:未走到頂峰的文本學
第三章 關注敘事文本——法國結構主義與敘事學
一、敘事文本的多重閱讀
二、敘事文本的多種結構
三、由結構主義文論到敘事學
……
序
文本學是關乎文學作品自身的學問,它主要研究文學作品的存在形態或生成方式。如果說人體解剖學是學習醫學、美術學、體育學等學科的基礎,那麼文本學應當是創作學、閱讀學、欣賞學和批評學等學科的出發點,就這個意義說,文本學可以說是文學理論中的基礎理論。現在人們十分關注當代文學理論的建設與創新,沒有系統的文本學理論作為基礎,我們的文學理論只是一座空中樓閣。站在全球化語境的立場上來思考這個問題,可以發現一個帶有規律性的現象——許多國家都經歷了自身的文本學建設與發展階段。我們一般只看到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與法國結構主義等已經退出了文論舞台,而不大注意到它們作為一股具有共同趨向的文本主義文論思潮,為各自國家文論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學術基礎。它們創建和規范的范疇、概念與術語等,像潮汐裹挾而來的砂石一樣遺留在海灘上,成為文論界交流的常規話語。即或是后來那些批判文本主義文論的西方學者,也不忌諱或回避使用這派文論留下的思想工具。
對比之下,我們的文論進程似乎正在划出一道跳過文本學階段,直接進入「后結構」、「后現代」的軌跡。國內潛心從事文本研究的人並不多,與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的其他方面相比,我們的文本學研究幾乎還是空白。文本研究形不成熱點的一個原因,在於這是一項需要沉下心來做的基本建設,沒有「坐得冷板凳,吃得冷豬肉」的自甘寂寞精神,做不了這種相對枯燥、需要點滴積累的工作。國際上的文論話語已經從文學漫延到了文化,在這片廣袤的領域里有的是熱鬧的話題,五光十色的新潮理論散發出擋不住的誘惑;而且,中國也確實需要就許多宏大的話題與國際對話。與國際接軌是一件好事,但討論文論問題和討論其他學科的問題一樣,需要有共同的本學科話語,否則便會南轅北轍不着邊際。倉促上陣容易露出底氣不足,在和文本學修養深厚的西方同行對話時,我們常常苦於無法進行真正有深度的交流(當然西方學者也有對中國了解不夠的問題)。在國內的學術討論中,文本學上的常識錯誤可謂屢見不鮮:「作者」與「敘述者」的界限經常被混淆,「文本」與「故事」這兩個不同概念也動輒混為一談。而且,違背「約定俗成」原則的文本學術語也是層出不窮,只要高興,誰都能自撰或自譯一套文本學術語:「文本」與「本文」,「結構」與「層構」,「視角」與「聚焦」,這些名異而實同的術語泛濫成災,把讀者與編輯弄得眼花繚亂。現在許多人不得不在自己使用的概念后面加注英文,這種做法可以理解,但有將中文降為非標准語言之嫌,令人想起魯迅《故事新編·理水》中諷喻過的「古魯幾哩」。
……
對比之下,我們的文論進程似乎正在划出一道跳過文本學階段,直接進入「后結構」、「后現代」的軌跡。國內潛心從事文本研究的人並不多,與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的其他方面相比,我們的文本學研究幾乎還是空白。文本研究形不成熱點的一個原因,在於這是一項需要沉下心來做的基本建設,沒有「坐得冷板凳,吃得冷豬肉」的自甘寂寞精神,做不了這種相對枯燥、需要點滴積累的工作。國際上的文論話語已經從文學漫延到了文化,在這片廣袤的領域里有的是熱鬧的話題,五光十色的新潮理論散發出擋不住的誘惑;而且,中國也確實需要就許多宏大的話題與國際對話。與國際接軌是一件好事,但討論文論問題和討論其他學科的問題一樣,需要有共同的本學科話語,否則便會南轅北轍不着邊際。倉促上陣容易露出底氣不足,在和文本學修養深厚的西方同行對話時,我們常常苦於無法進行真正有深度的交流(當然西方學者也有對中國了解不夠的問題)。在國內的學術討論中,文本學上的常識錯誤可謂屢見不鮮:「作者」與「敘述者」的界限經常被混淆,「文本」與「故事」這兩個不同概念也動輒混為一談。而且,違背「約定俗成」原則的文本學術語也是層出不窮,只要高興,誰都能自撰或自譯一套文本學術語:「文本」與「本文」,「結構」與「層構」,「視角」與「聚焦」,這些名異而實同的術語泛濫成災,把讀者與編輯弄得眼花繚亂。現在許多人不得不在自己使用的概念后面加注英文,這種做法可以理解,但有將中文降為非標准語言之嫌,令人想起魯迅《故事新編·理水》中諷喻過的「古魯幾哩」。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