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與中國文化

中國佛教與中國文化
定價:137
NT $ 119
  • 作者:杜繼文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3-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123555X
  • ISBN13:9787801235558
  • 裝訂:平裝 / 34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論文21篇,編入文集的前兩篇文章,都是談佛教與中國文化的關系總是的。佛《毗曇的哲學基礎及其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大乘大義章析略》以及《和平,生態,與大乘精神》等文,是歷次參加在北京和戽都舉行的“中日佛教學術會議”的稿件。有關新羅僧與法相宗的兩篇文章,則是分別為在北京和杭州舉辦的《韓國傳統文化學術研討會》而作。對于彌勒信仰的研究興趣,直接是由在奉化舉辦的彌勒信仰學術研討會觸發的。最後兩篇文章,是為《大乘起信論》和《安般守意經》的今譯和校注作的說明。

  收入本文集內的文章,大多數是少見的。如最早的兩篇《早期佛教般若學與貴無派玄學的關系》、《略論印度佛教“說一切有部”的哲學特點》,是作者參加《中國佛教史》編寫時的筆記,是用一個筆名分別發表在1982年的《中國哲學集刊》和1983年的《外國哲學》上。現在編入文集的前兩篇文章,都是談佛教與中國文化的關系問題的,一篇是1993年海峽兩岩有關學者在台北舉行的“傳統中國文化與未來文化發展學術研究會”上的發言稿。像《毗曇的哲學基礎及其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大乘大義章)析略》以及《和平,生態,與大乘精神》等文,是歷次參加在北京和京都舉行的“中日佛教學會議”的稿件等等。這些文章都是關佛教方面的主要文章。
 

目錄

總序
自序
從中國佛教看中國文化的走向
佛教在中國文化發展中的地位和意義
中國佛教和中國文化
華嚴宗形成的思想淵源與社會背景
“一念三千”釋略
中國佛教的淨土觀念和社會改革觀念
彌勒︰“樂”的表征
漫說中國佛教的彌勒上生信仰
論法相宗新羅系的理論特色
評元曉關于《大乘起信論》的疏解
新羅僧與唐佛教
鳩摩羅什在長安
《大乘大義章》析略
毗曇的哲學基礎及其對中國佛教的影響
略論印度佛教“說一切有部”的哲學特點
早期佛教般若學和貴無派玄學的關系
從佛教的價值觀看佛教未來的方向
和平,生態,與大乘精神
論南北朝的佛典翻譯
《大乘起信論》述評
關于《安般守意經》校釋和今譯的說明
 

夏年同學電話上告訴我,寧波寶慶寺朗宇法師擬資助編輯出版一些學人的佛教研究論文,把我也列到了這個名單,征求我的意見。我當然感到榮幸,不論從哪個角度說,這都是義舉。多年來,學界和教界在佛教學術研究上有不少成功的合作,盡管在思想觀念上,或有不同,但從總結和發揚佛教優秀的傳統文化,豐富和繁榮我國當前的學術生活來說,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

收入這一文集內的文章,大多數是我的同行也少見的。其中最早的兩篇,《早期佛教般若學與貴無派玄學的關系》、《略論印度佛教“說一切有部”的哲學特點》,是我參加《中國佛教史》編寫時的筆記,是用一個筆名分別發表在1982年的《中國哲學集刊》和1983年的《外國哲學》上。現在編入文集的前兩篇文章,都是談佛教與中國文化的關系問題的,一篇是1993年海峽兩岸有關學者在台北舉行的“傳統中國文化與未來文化發展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稿。像《毗曇的哲學基礎及其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大乘大義章)析略》以及《和平,生態,與大乘精神》等文,是歷次參加在北京和京都舉行的“中日佛教學術會議”的稿件。有關新羅僧與法相宗的兩篇文章,則是分別為在北京和杭州舉辦的《韓國傳統文化學術研討會》而作。對于彌勒信仰的研究興趣,直接是由在奉化舉辦的彌勒信仰學術研討會觸發的。最後兩篇文章,是為《大乘起信論》和《安般守意經》的今譯和校注作的說明。

《起信論》在近現代學界聲譽極高,至今還受到理論界的朋友的關切;“安般禪”是中國禪的老祖宗,在近現代文人中也、極有影響,所以在應邀譯介這兩本書的時候,還是很愉快的答應下來,認真地作了準備。但書出來後,發現《起信論》文內有脫落丟失,索引也無頁碼,其實成了殘品,感到非常遺憾;《安般經》加上了一個編者的《序》,一派缺乏做僧人道德的胡言,還有一篇未署名的教人坐禪的文章,強附到由我署名的書內,也顯得卑劣。如果有人按照這個坐禪法修煉,出了不良後果,本人不負任何責任,在這里順便作一個聲明。認為有了錢就可能買賣靈魂,大約還成不了一條公理。

《華嚴宗形成的思想淵源與社會背景》一文,是為祝賀鐮田茂雄教授七十大壽寫的。鐮田是華嚴學研究大家,我的文章只能算是班門弄斧,但他對于中國文化的感情,以及我們間的友情,又不能不寫。他是中日佛教學術會議發起和運作的中堅,也是我們中國佛教研究者與以中村元為首的日本佛教研究學者經常保持學術聯系的橋梁。我從研究所所長的位子下來後,鐮田對我表示了朋友般的關懷,給我的印象很深;他在生前即將他的全部藏書從日本運來,捐獻給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含義是很深厚的。我不懂日文,所以交流很困難,但是我感到很知心;他贈我的全家福照,我作為珍貴的禮物保存起來。由此我又想到中日佛教學術會議的實際主持者和推動者本問昭之助先生,他對中國的尊重和對中國文化的熱情,以及對我們友誼的真摯和持久,可以說是出乎我的意想,直到這次“非典”,他還遠隔重洋,給世界宗教研究所寄來許多防護用品。

按照我們這一代的經歷,對于近現代中日關系史應該是歷歷在目的;本間曾有一個異常激情的發言,後來發表在《世界宗教研究》上,表達了本間以及由本問代表的這批日本友人的思想和情感,那就是以史為鑒,世代友好。他們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商人,既無求于我們,對過去的不幸歷史也不負有責任。我們從他們那里听到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頌贊,對周恩來等老一代政治家的敬仰,以及對我們佛教學術研究的公正評價。我想,這也是對我們今天學人自尊自強的一種激勵吧。

1993年借“文化發展學術研討會”的休會期間,我見到我別離了44年的父親。那時他孤身住在南投縣水里鄉山坡下的一問破爛的公寓里,其窮困潦倒,孤苦無依到那種程度,是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尤其是與會議所住的圓山飯店的豪華相比。又住了不到二年,一位老鄉告訴我,父親故去了,我連為他送葬的機會也失去了。父親大約是抗戰初年參加國民黨的,後被日本逮捕,在獄中參加了cc;我的老家因此被日本人燒搶一空,再也沒有從饑餓中翻過身來,祖母和我的大娘、大姐、四叔所受的酷刑,大片大片青紫的傷痕和需要架扶的衰弱身影,至今還像在眼前。我們父子是在青島解放前分道而行的;他與我的繼母到台灣後,再也沒有參政。

因為整理文稿引起這一番感慨,對我說也算是一種紀念,對讀者了解文中的某些議論,也算是一點個人背景材料。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