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道教中於人有益的哲學理論進行了闡述,對人沒有太大益處的理論進行簡單的介紹,對有害人們身心健康的理論進行批判性的說明。
道教在東漢順帝時,天師張道陵創教之初,奉老子為祖師,稱教主。以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為聖經,以老子所說的「道」與「德」為最根本的信仰。道教為什麼要以「道」名教呢?就是因為道教徒對老子之道,一要研究、二要信仰、三要繼承、四要發揚,所以《典論》中說:道士者,要「以道為事」。
「道」在道教中是唯一的理論基礎,是以「清靜為宗、虛無為體、柔弱為用」的一種「道」,這種「道」是宇宙的本源與主宰者,它無所不包、無所不在,它是一切的開始與萬事萬物的生化者。有了「道」方生成宇宙,由「宇宙」中的「元氣」構成了天地、陰陽、四時、五行,由此而化生萬物。《道德經》中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太平經》中說:「夫道何等也?萬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極之中,無道不能變化。元氣行道,以生萬物,天地大小,無不由道而生也」。唐吳筠《玄綱論》中說:「道者何也?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無外,其微無內。浩曠無端,杳杳無際。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靜無心,而品物有方。混漠無形,寂寥無聲。萬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生者無極,成者有雲,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謂道也」。老子所說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體,又是指「自然」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