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宋人洪興祖為東漢王逸《楚辭章句》作的補注。補注不僅對舊注多所駁正,而且廣征博引,保存了漢及六朝隋唐和宋人的部分遺說。本書還輯有《楚辭釋文》佚文77條。王逸字叔師,東漠南郡宜城(今湖北宜城)人。一生事跡略見於《從漢書·文苑傳》:安帝元初(一一四——一一九)中為校書郎,順帝時官至侍中。留存作品主要是《楚辭章句》。零散作品,明代人輯有《王叔師集》行世。
西漢劉向編輯《楚辭》成十六卷。王逸附加自己的《九思》一卷,增為十七卷,並作注,是即《楚辭章句》王逸對此書中各篇都作了敍文,說明他所理解的本篇寫作背景和命意。注中則往往提出個人見解,也常常采用他所見所聞的各種不同的說法。引作「或曰(意思是一有人說》的,可能吸收了當時行世的班固、賈逵的《離騷經章句》及劉向、揚雄有關《天問》的注解等作品中的見解。王逸本人出生於楚地,又去古未遠,能指明辭中的楚地方言,對後人研究《楚辭》很有幫助。《楚辭章句》是現存完整的《楚辭》注本中最古的,最接近屈原生活時代的可稱「楚地遺民」的注本,至今是研究《楚辭》的起點站,堪稱《楚辭》研究一中最重要的一部書。
目錄
班孟堅雲:始楚賢臣屈原被讒放流,作《離騷》諸賦以自傷悼。後有宋玉、唐勒之屬,慕而述之,皆以顯名。漢興,高祖王兄子濞於昊,招致天下娛游子弟,枚乘、鄒陽、嚴夫子之徒,興於文、景之際,而吳有嚴助、朱買臣貴顯漢朝,故世傳楚辭。
漠護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臣劉 向集 後漠校書邱臣王 逸章句
一本雲校書郎中。《後漢•文苑傳》雲:逸字叔師,南郡宜城人。元初中舉上計吏,為校害郎。
順帝時為侍中。著《楚辭章句》行於世。
雜騷經第一屈原。《釋文》第一,無經字。
王逸序 班固《雜騷贊序》 劉勰《辨騷》
九歌第二《釋文》第三。一本《九歌》至《九思》下,皆有傳字。
東皇太一 雲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東君 伯 山鬼 國殤 禮魂
天問第三《釋文》第四。
九章第四《釋文》第五。
惜誦 涉江 哀郢 抽思 懷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頌悲回風
遠游第五《釋文》第六。
卜居第六《釋文》第七。
漁父第七《釋文》第八。
九辯第八宋玉。《釋文》第二。
招魂第九《釋文》第十。
大招第十屈原,或言景差。《釋文》第十六。
惜誓第十一賈誼。《釋文》第十五。
招隱士第十二淮南小山。《釋文》第九。
七諫第十三東方朔。《釋文》第十二。
初放 沈江 怨世 怨思 自悲 哀命 謬諫
哀時命第十四嚴忌。《釋文》第十四。
九懷第十五王褒。《釋文》第十一。
匡機 通路 危俊 昭世 尊嘉 蓄英 思忠 陶壅 株昭
九嘆第十六劉向。《釋文》第十三。
逢紛 離世 怨思 遠逝 惜賢 憂苦 愍命 思古 遠游九思第十七王逸。《釋文》第十七。
逢尤 怨上 疾世 憫上 遭厄 悼乳 傷時 哀歲 守志
按《九章》第四,《九辯》第八,而王逸《九章》注雲:「皆解於《九辯》中,」知《釋文》篇第蓋舊本也,後人始以作者先後次敘之爾。鮑欽正雲:《辨騷》非楚詞本書,不當錄。班孟堅二序,舊在《天問》、《九嘆》之後,今附於第一通之末雲。
漠護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臣劉 向集 後漠校書邱臣王 逸章句
一本雲校書郎中。《後漢•文苑傳》雲:逸字叔師,南郡宜城人。元初中舉上計吏,為校害郎。
順帝時為侍中。著《楚辭章句》行於世。
雜騷經第一屈原。《釋文》第一,無經字。
王逸序 班固《雜騷贊序》 劉勰《辨騷》
九歌第二《釋文》第三。一本《九歌》至《九思》下,皆有傳字。
東皇太一 雲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東君 伯 山鬼 國殤 禮魂
天問第三《釋文》第四。
九章第四《釋文》第五。
惜誦 涉江 哀郢 抽思 懷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頌悲回風
遠游第五《釋文》第六。
卜居第六《釋文》第七。
漁父第七《釋文》第八。
九辯第八宋玉。《釋文》第二。
招魂第九《釋文》第十。
大招第十屈原,或言景差。《釋文》第十六。
惜誓第十一賈誼。《釋文》第十五。
招隱士第十二淮南小山。《釋文》第九。
七諫第十三東方朔。《釋文》第十二。
初放 沈江 怨世 怨思 自悲 哀命 謬諫
哀時命第十四嚴忌。《釋文》第十四。
九懷第十五王褒。《釋文》第十一。
匡機 通路 危俊 昭世 尊嘉 蓄英 思忠 陶壅 株昭
九嘆第十六劉向。《釋文》第十三。
逢紛 離世 怨思 遠逝 惜賢 憂苦 愍命 思古 遠游九思第十七王逸。《釋文》第十七。
逢尤 怨上 疾世 憫上 遭厄 悼乳 傷時 哀歲 守志
按《九章》第四,《九辯》第八,而王逸《九章》注雲:「皆解於《九辯》中,」知《釋文》篇第蓋舊本也,後人始以作者先後次敘之爾。鮑欽正雲:《辨騷》非楚詞本書,不當錄。班孟堅二序,舊在《天問》、《九嘆》之後,今附於第一通之末雲。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