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詞新釋輯評

晏殊詞新釋輯評
定價:96
NT $ 84
  • 作者:@劉揚忠 @編/著
  • 出版社:中國書店
  • 出版日期:2003-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6631542
  • ISBN13:9787806631546
  • 裝訂:220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晏殊,字同叔,謚元獻,臨川人,北宋前期詞壇領袖,是宋詞發展的開路人之一。其《珠玉詞》典雅雍容、溫潤秀潔,對詞的發展具有很大影響。

本書收錄全部《珠玉詞》,逐首進行講解、注釋、輯錄歷代評論,並附錄相關論文、論著名錄,為廣大讀者提供了全面、翔實的研究資料,方便人們更好地欣賞、研究晏殊詞。
 

目錄

前言
謁金門(秋露墜)
破陣子(海上蟠桃易熟)
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
破陣子(憶得去年今日)
破陣子(湖上西風斜日)
浣溪沙(閬苑瑤台風露秋)
浣溪沙(三月和風滿上林)
浣溪沙(青杏園林煮酒香)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浣溪沙(紅蓼花香夾岸稠)
浣溪沙(淡淡梳妝薄薄衣)
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
浣溪沙(宿酒才醒厭玉卮)
浣溪沙(綠葉紅花媚曉煙)
浣溪沙(湖上西風急暮蟬)
浣溪沙(楊柳陰中駐彩旌)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更漏子(舜華濃)
更漏子(塞鴻高)
更漏子(雪藏梅)
更漏子(菊花殘)
鵲踏枝(檻菊愁煙蘭泣露)
鵲踏枝(紫府群仙名籍秘)
點絳唇(露下風高)
鳳銜杯(青菽昨夜秋風起)
鳳銜杯(留花不住怨花飛)
鳳銜杯(柳條花類惱青春)
清平樂(春花秋草)
清平樂(秋光向晚)
清平樂(金風細細)
清平樂(紅箋小字)
……
 

早在兩年前,母庚才先生與顧之京女士二位教授,聯袂來天津南開大學相訪,與我談及擬編輯此一套叢書之計划。我以為他們的構想極好,故曾表示支持贊同。但對於他們擬邀我擔任主編之要求,則因我之才能、精力、時間,皆有所不逮,所以婉言謝絕了。及至今年春,他們二位又再度來津,重新提起要我任主編之事,在力辭不獲之情況下,只好同意了他們的要求。目前此一套叢書即將出版問世,他們又囑我為之撰寫序言。於今執筆之際,實有喜愧交並之感。所愧者自然是對自己忝竊虛名的慚怍,所喜者則是行見此一叢書之出版,定將對今后詞與詞學之研究做出極大之貢獻。而我所謂「極大之貢獻」,則與母先生及顧女士二位最初所擬具之編選內容及體例有着密切的關系。下面我就將對此兩方面之特色,略加序介。

先從內容方面來說,本叢書之編選,可以說是大致囊括了從晚唐以迄清末的足以代表各種風格與流派的重要作者,基本反映了詞的歷史發展脈絡。首選溫庭筠,為《花間集》所輯選的第一位詞人,在早期從事於詞之創作的唐代詩人中,溫氏所留存的詞作數量最多,所使用的詞調也最廣,是奠定了詞之美感特質的第一位作者,自當取冠卷首。為專集之一。馮延巳詞較溫庭筠之意境更為深美,極富言外之感發,固正如《人間詞話》所言,「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拓開北宋一代風氣。為專集之二。繼之以南唐二主。中主詞亦富興發之感,有言外之遠韻;后主詞則「始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是使得詞體自歌辭之詞轉向士大夫之直抒一己之情的一個重要突破。為專集之三。柳永詞則以其對俗曲音樂之嫻熟,及其鋪陳敘寫之才能,不僅為詞之長調的寫作開出了廣大的途徑,而且更以其落拓之身世,一變五代令詞中所寫的春女善懷之思,而寫出了失志不平的秋士之慨,對詞之形式與內容都做出了重要的拓展。為專集之四。大晏及歐陽二家詞,一方面既受有南唐詞風之影響,一方面又能各以其情思及修養自開境界,大晏之明麗和婉,歐陽之豪宕沉着,分別使得五代以來之令詞,在北宋初期獲致了更為豐美之成就。為專集之五及六。晏幾道詞為歌辭之詞的一種回流及新變,不似大晏、歐陽之以意境勝,而以秀氣勝韻超越乎教坊艷曲之外,固正如黃庭堅氏所雲「可謂狎邪之大雅」,為專集之七。蘇軾詞則更以其詩文餘事,為小詞別開天地,一洗綺羅薌澤之態,而表現了天風海雨般的逸懷浩氣。為專集之八。秦觀雖為蘇門才士,但其為詞,則並未受蘇氏之影響,而是以其個人所獨具的纖銳善感之心性,寫出了既不同於《花間》,也不同於北宋其他各家的,別具凄婉之致的詞篇。為專集之九。與秦氏時代相近的詞人賀鑄,則是一個頗有爭議的作者,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曾對之大加稱賞,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則對之極為貶抑。其所為詞是否有屈宋楚騷之深意,是一個值得深入去探討的作者。為專集之十。周邦彥詞富艷精工,集北宋之大成,又妙解音律,既可制為三犯四犯之曲,又兼有勾勒鋪陳之妙,為南宋詞開出無限法門,自是關系詞之演化的一位重要作者。為專集之十一。李清照生於縉紳家婦女多不敢為詞的封建之時代,獨能以其才情勇氣專意於為詞,不僅足以與男性作者相頡頏,更能於芬馨之中,時露神駿之致,自屬難能。為專集之十二。陸游詞驛騎於蘇、秦二家之間,頗具逋峭沉郁之概,可謂風格獨具。為專集之十三。辛棄疾以英雄豪傑壯志不遂之悲慨發而為詞,故能於豪放中獨具沉郁頓挫之致,周濟稱其「才情富艷,思力果銳,南北兩朝,實無其匹」,固是確論。為專集之十四。姜夔以江西詩法入詞,更兼通音律,能自度曲。沈義父稱其「清勁知音」,在詞中別開宗派。為專集之十五。劉克庄頗有豪氣,學辛詞而缺少沉郁之致,但其「以文為詞」之作風,亦不失為詞中之一流派。為專集之十六。吳文英詞意境幽邃,詞筆麗密,周濟稱其「奇思壯采,騰天潛淵。返南宋之清眥,為北宋之袱摯」。為專集之十七。王沂孫身歷南宋之亡,故其為詞常不免有麥秀黍離之感,托意深婉,遣辭工雅,周濟稱其「思筆」「雙絕」,可以為「入門階陛」。朱彝尊《詞綜·發凡》謂「詞至南宋始極其工,至宋季而始極其變」,若王沂孫者,真可謂宋季之代表作者矣。為專集之十八。以上自晚唐五代,以迄南宋之末季,所輯專集十八種,作者十九人,可以說基本涵蓋了詞體在此一漫長的發展演進之路程中的主要流變及代表作者。

至於元、明兩代,雖然不以詞稱,名家極少,然亦有不可沒者,即如金元之際的大詩人元好問,生於盛衰激變之時代,親歷國家之覆亡,蓋正如清趙翼所雲「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其所為詞,無論抒情、寫景、懷古、感事,類皆能於其所賦寫之情事以外,別具深慨,豪放中不乏婉約之致,自為兩宋后之一大作者。為專集之十九。降及清代,號稱詞之中興,作者既眾,流派紛起,本叢書之編輯蓋以五代及兩宋之主流大家為主,於清人之詞未及備載,乃但錄其具有明顯之特色者五家。納蘭性德獨具純情銳感,不假工力,直指本心,王國維謂其「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頗能擺脫傳統舊習,為專集之二十。徐燦為清初之著名女性詞人,評者多以李清照為擬比,其才情雖不及李氏之馨逸,然而徐氏詞中所寫的興亡之感,其悲慨蒼涼之致,則為李氏之所無,為女性詞之意境做出了極大開拓。為專集之二十一。史承謙籍隸荊溪,原屬陽羨一派之詞人,然其所為詞,則能於陽羨派之豪健以外,別具幽凄之感。嚴迪昌先生撰《清詞史》,稱之為「界內新變」。其「雅麗」之詞風,與浙西詞派頗有暗合之處。夫陽羨派之宗主陳維崧,及浙西派之宗主朱彝尊,固為清詞之兩大作者,然而其詞作浩繁,本叢書一時未能將二家之詞集全部輯入,於今既有史承謙一家之詞,亦頗可見兩派詞風流變之一斑矣。為專集之二十二。顧太清為本叢書所選輯之第三位女性詞人,顧氏在意境方面雖不能與徐燦之蒼涼悲慨相比,然其感覺銳敏,用筆深細,往往能在日常景物情事中,寫出常人之所未見,出人意外,入人意中,自是女性詞人中之一大作手。為專集之二十三。王國維為一代學人,生於清末民初海運大開新舊文化激變之時代,早年曾一度從事於詞之創作及評賞,其為時雖短,但其所成就頗有突破傳統之外。更因其天性憂郁,好沉思人生之問題,又曾研治西方哲學,故其詞往往有哲理之思致,在詞之傳統中獨辟蹊徑。正可作為結舊開新之一種啟示。為專集之二十四。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