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中西戲劇的兩種不同類型作了區分,中國戲劇為抒情性戲劇,西方戲劇為戲劇性戲劇。本書從一個新的角度探討了中西兩種戲劇類型的各自特點。作者稱西方戲劇為戲劇性戲劇;中國戲劇為抒情性戲劇。並就兩種戲劇的話語模式、結構、情境、戲劇人物的意志與情感、戲劇的行動、結尾方式、視野、懸念等戲劇特征作了比較分析。並將這些特征在一個總體性的框架內來統合,挖掘它的背後的文化背景和哲學基礎。全書邏輯嚴密、視角獨特,是一部戲劇研究的上乘之作。
編輯推薦
在中西戲劇的比較研究這個領域已經出版了不少的專著和論文,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就。但比較研究的最基本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如果將西方戲劇理論作為准繩,就會自然地得出他強我弱的結論,抹殺了中國戲劇的藝術價值,難免有點削足適履;如果把研究建立在中國古代的曲學的基礎上,對挖掘中國戲劇的魅力的確很有利,可又難以應用到西方戲劇上面。
目錄
導論
一 文類的划分與文類的混合
二 中國戲劇的抒情特性
三 雙重的研究標准
四 研究的范圍和意義
第一章 中西戲劇的話語模式
一 中西方人對話語模式的理性認識
二 中西戲劇的抒情話語
三 中西戲劇的敘述話語
四 中西戲劇的戲劇話語
五 結語
第二章 中西戲劇的結構
一 中西方有關情節的類似論述
二 中西戲劇情節的根本區別
三 不同的時間處理
四 不同的地點安排
五 中國戲劇的史傳式結構
六 結語
第三章 中西戲劇的情境
第四章 中西戲劇人物的意志和情感
第五章 中西戲劇的行動
第六章 中西戲劇的結尾方式
第七章 中西戲劇的視野
第八章 中西戲劇的懸念
第九章 中西戲劇的總體特征
第十章 中西戲劇的文化基礎
參考文獻
一 文類的划分與文類的混合
二 中國戲劇的抒情特性
三 雙重的研究標准
四 研究的范圍和意義
第一章 中西戲劇的話語模式
一 中西方人對話語模式的理性認識
二 中西戲劇的抒情話語
三 中西戲劇的敘述話語
四 中西戲劇的戲劇話語
五 結語
第二章 中西戲劇的結構
一 中西方有關情節的類似論述
二 中西戲劇情節的根本區別
三 不同的時間處理
四 不同的地點安排
五 中國戲劇的史傳式結構
六 結語
第三章 中西戲劇的情境
第四章 中西戲劇人物的意志和情感
第五章 中西戲劇的行動
第六章 中西戲劇的結尾方式
第七章 中西戲劇的視野
第八章 中西戲劇的懸念
第九章 中西戲劇的總體特征
第十章 中西戲劇的文化基礎
參考文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8折$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