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基於自然哲學,同時兼涉本體論和認識論的視角,把生態倫理看成是解讀人與自然關系的新范式,通過對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演進歷程、現實緣由、學理背景、邏輯框架、未來走向等方面的整體考察,揭示和闡明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產生和發展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必然性,並對其中某些觀念或學說作出了確當、公允、深刻的評價。全文重在回答兩個方面問題:1.西方生態倫理思想何以產生?它產生的內部原因、外部條件是什麽?2.西方生態倫理思想如何發展?其現有的體系應進行怎樣的內部整合、外部融合才能達致自身的超越?
作者簡介
曾建平,1967年生,江西省新干縣人。1990年7月畢業於江西師范大學政治教育系,獲教育學學士學位;2002年6月畢業於湖南師范大學倫理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2002年9月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工作。主要從事應用倫理學,特別是環境倫理學和道德教育研究。2002年11月破格晉升為教授。主持和參與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5項,主持完成省級課題5項,合作主持國際課題1項,出版專著《尋歸綠色—環境道德教育探究》(人民出版社,2004),主編、合著3部,在《道德與文明》、《倫理學研究》、《天津社會科學》、《法制日報》等20多種報刊上發表論文60余篇,獲省級科研獎勵5項。
目錄
序
曾建平《自然之思:西方生態倫理思想探究》序言
引言 生態倫理:解讀人與自然關系的新范式
第一章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演進歷程
一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孕育
二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創立
三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發展
第二章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產生和發展的現實緣由
一 全球面臨的生態困境
二 工業社會的精神失落
三 蓬勃興起的綠色運動
第三章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產生和發展的學理背景
一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產生和發展的科學背景
二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產生和發展的哲學背景
第四章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邏輯框架
一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理論預設
二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重要理念
三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主要規范
四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方法論
第五章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發展趨向
一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內部整合
二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外部融合
三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前景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英文目錄
曾建平《自然之思:西方生態倫理思想探究》序言
引言 生態倫理:解讀人與自然關系的新范式
第一章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演進歷程
一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孕育
二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創立
三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發展
第二章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產生和發展的現實緣由
一 全球面臨的生態困境
二 工業社會的精神失落
三 蓬勃興起的綠色運動
第三章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產生和發展的學理背景
一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產生和發展的科學背景
二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產生和發展的哲學背景
第四章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邏輯框架
一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理論預設
二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重要理念
三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主要規范
四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方法論
第五章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發展趨向
一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內部整合
二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外部融合
三 西方生態倫理思想的前景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英文目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