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重點放在佛教的哲學思想的介紹與批判方面。佛教為了達到宗教宣傳的目的,曾充分利用文學、藝術、音樂、壁畫與雕塑等各種形式,對中國文化藝術產生過巨大影響。這方面論述也是本書南北朝、隋唐各卷的一個重點。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因明學也曾為中國學者所關注,特別在西藏地區有所發展,由於長期缺乏整理,這一部分學問行將湮滅,本書在隋唐部分也將給以介紹和評論。既然是中國佛教史,還結合中國社會。
佛教傳入中國近兩千年,對我國思想、文化、藝術、社會生活、政治經濟都曾有過不小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前,雖有人寫過中國佛教史,只是以日本人的著作為藍本。本書是我國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是中國第一部佛教通史。全書共八卷,第一卷講佛教的傳入和東漢、三國時期的佛教。
目錄
序
第一章 佛教傳入以前,秦漢時期中國社會上流行的宗教迷信和方術
第一節 五行、五德、五帝
第二節 秦漢王朝的「五帝」、「太一」的崇拜和祠祀
「五帝」崇拜和祠祀
象征大一統的「太一」神
第三節 鬼神觀念
第四節 方士和神仙
第五節 卜筮
第六節 占星術
日占
月占
五星占
恆星占
星變譴告
第七節 望氣和風角
望氣
風角
第二章 佛教輸入中國
第一節 關於佛教輸入中國的一些傳說
(一)三代以前已知佛教
(二)周代已傳入佛教
(三)孔子已知佛教
(四)戰國末年傳入佛教
(五)中國在先秦曾有阿育王寺
(六)秦始皇時有外國僧眾來華
(七)漢武帝時已知佛教
(八)劉向發現佛經
第二節 佛教從印度向西域的傳播
漢與西域的交通
阿育王時期佛教的傳播
印度西北希臘移民的佛教信仰
部派佛教的分布
大月氏的佛教
安息和康居的佛教
龜茲和於闐的佛教
第三節 兩漢之際佛教的輸入
兩漢之際西域與中國內地的往來
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佛經
楚王英奉佛
關於東漢明帝感夢遣使求法說
第三章 東漢三國時期的佛教
第一節 佛教傳播的社會歷史條件
第二節 東漢末年佛教的流行和道教的創立
桓帝祠黃老、浮屠
道教的創立和《太平經》
漢譯佛經概況
笮融祠佛招徠民戶
第三節 三國時期的佛教
魏地佛教
吳地佛教
東漢三國時期的佛教造像
第四節 《牟子理惑論》及其對佛教的理解
牟子其人與其書
《牟子》的佛、道(道家)、儒一致的觀點
(一)佛陀觀
(二)對佛教的基本教義的理解
(三)關於佛教僧侶的修行生活
(四)佛教、儒家的關系
(五)對原始道教的批判
第四章 東漢時期漢譯重要佛經剖析
第一節 安世高所傳佛教小乘禪法
佛教「三科」和「五陰」論
「十二因緣」及其社會意義
「四諦」論
「三十七道品」和「道界」
小乘禪法和「安般守意」
第二節 支婁迦讖及其所傳的大乘船若學
支婁迦讖和「般若」學
般若思想在佛教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般若的基本內容之一——「緣起」論
般若的基本內容之二——「本無」論
般若的基本內容之三——「般若漚(禾口心)拘舍羅」
般若波羅密與大乘禪法
第五章 三國時期漢譯重要佛經剖析
第一節 為適應門閥地主階級需要的佛教理論
——支謙的譯述
支謙譯經中的「健身」思想
《了要生死經》的內外「緣起」論
第二節 《維摩詰經》的思想剖析
維摩詰其人
「佛國」論
如來種
不二入法門
無言與有言
從不住本立一切法
「忍世界」的社會意義
第三節 康德會的佛教仁道說
第四節 彌陀凈土信仰的傳入——《大阿彌陀經》和《元旦壽經》
關於彌陀經典的翻譯
阿彌陀佛西方極樂凈土說
附錄一:東漢三國譯經目錄
附錄二:歷代佛教經錄所載漢三國譯經卷數
附錄三:中國佛教史大事年表(漢、三國)
附錄四:印度佛教哲學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第一章 佛教傳入以前,秦漢時期中國社會上流行的宗教迷信和方術
第一節 五行、五德、五帝
第二節 秦漢王朝的「五帝」、「太一」的崇拜和祠祀
「五帝」崇拜和祠祀
象征大一統的「太一」神
第三節 鬼神觀念
第四節 方士和神仙
第五節 卜筮
第六節 占星術
日占
月占
五星占
恆星占
星變譴告
第七節 望氣和風角
望氣
風角
第二章 佛教輸入中國
第一節 關於佛教輸入中國的一些傳說
(一)三代以前已知佛教
(二)周代已傳入佛教
(三)孔子已知佛教
(四)戰國末年傳入佛教
(五)中國在先秦曾有阿育王寺
(六)秦始皇時有外國僧眾來華
(七)漢武帝時已知佛教
(八)劉向發現佛經
第二節 佛教從印度向西域的傳播
漢與西域的交通
阿育王時期佛教的傳播
印度西北希臘移民的佛教信仰
部派佛教的分布
大月氏的佛教
安息和康居的佛教
龜茲和於闐的佛教
第三節 兩漢之際佛教的輸入
兩漢之際西域與中國內地的往來
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佛經
楚王英奉佛
關於東漢明帝感夢遣使求法說
第三章 東漢三國時期的佛教
第一節 佛教傳播的社會歷史條件
第二節 東漢末年佛教的流行和道教的創立
桓帝祠黃老、浮屠
道教的創立和《太平經》
漢譯佛經概況
笮融祠佛招徠民戶
第三節 三國時期的佛教
魏地佛教
吳地佛教
東漢三國時期的佛教造像
第四節 《牟子理惑論》及其對佛教的理解
牟子其人與其書
《牟子》的佛、道(道家)、儒一致的觀點
(一)佛陀觀
(二)對佛教的基本教義的理解
(三)關於佛教僧侶的修行生活
(四)佛教、儒家的關系
(五)對原始道教的批判
第四章 東漢時期漢譯重要佛經剖析
第一節 安世高所傳佛教小乘禪法
佛教「三科」和「五陰」論
「十二因緣」及其社會意義
「四諦」論
「三十七道品」和「道界」
小乘禪法和「安般守意」
第二節 支婁迦讖及其所傳的大乘船若學
支婁迦讖和「般若」學
般若思想在佛教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般若的基本內容之一——「緣起」論
般若的基本內容之二——「本無」論
般若的基本內容之三——「般若漚(禾口心)拘舍羅」
般若波羅密與大乘禪法
第五章 三國時期漢譯重要佛經剖析
第一節 為適應門閥地主階級需要的佛教理論
——支謙的譯述
支謙譯經中的「健身」思想
《了要生死經》的內外「緣起」論
第二節 《維摩詰經》的思想剖析
維摩詰其人
「佛國」論
如來種
不二入法門
無言與有言
從不住本立一切法
「忍世界」的社會意義
第三節 康德會的佛教仁道說
第四節 彌陀凈土信仰的傳入——《大阿彌陀經》和《元旦壽經》
關於彌陀經典的翻譯
阿彌陀佛西方極樂凈土說
附錄一:東漢三國譯經目錄
附錄二:歷代佛教經錄所載漢三國譯經卷數
附錄三:中國佛教史大事年表(漢、三國)
附錄四:印度佛教哲學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序
佛教的創始人是悉達多(Siddhartha),族姓為喬達摩(Gautama),中國古譯為瞿曇,相傳為凈飯王太子,生於迦略我衛(Kapilavastu),該地現在尼泊爾王國境內。他一生傳教活動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釋迦牟尼(Sakyamuni)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關於他的生卒年,根據文獻史料的推斷,約生於公元前565年,死於公元前490——480年之間,略早於中國孔子(孔子的生卒年為公元前551—479年)。
佛教在印度開始傳播時期,正是印度奴隸社會比較發達的時期。印度封建化的過程歷時較長,大約從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後六世紀,印度的封建經濟才逐漸鞏固下來。進入封建社會後,印度奴隸制殘余曾延續了很長時期。早期佛教是為當時的印度奴隸主階級服務的,後期的佛教大乘則為封建地主階級服務。
佛教開始傳播於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一帶,以後南到斯里蘭卡、印度支那半島,北到中亞細亞,隨著中國與中亞各國經濟、文化的交流,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在中國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開始生根、發展,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經歷了近二千年的漫長的歲月,它在中國封建社會各階層中曾起過廣泛影響。自從它傳入中國那一天起,一直是適應當時封建地主階級的需要來宣傳解釋其宗教學說的。不少中外學者認為為中國的佛教背離了印度佛教原旨,使印度佛教走了樣。這種看法不是沒有一定的道理,但這種看法是不太妥當的。
思想意識是一定社會的產物,各種社會有它的成長和衰落的過程。印度佛教也有它生長和衰落的過程,總在不停頓地發展、變化著。印度的佛教,不但在兩千年間有很大的變化,即使拿佛陀一生的宗教活動來說,據後人的研究,他早期傳教和後期傳教,其側重點也不同。究竟什麽是佛教的原樣?佛陀死後約百年左右時間,佛教徒中間對教義教規的理解已發生了嚴重的分歧,形成上座部、大眾部兩大部派;隨後,這兩部派又不斷發生分化,形成了十八部(或二十部)。接著又出現了佛教大乘教派。大乘教派中先有龍樹、提婆倡導的中觀學派,後來又有無著、世親倡導的唯識學派。大乘自稱得到佛陀的「了義」,而小乘許多黨派並不服輸,與大乘並存,各立門戶,都繼續流傳。由此可見,在印度事實上並不存在一個標准的佛教樣板。如果要把印度佛教的各種教派分化、興衰變遷的道理講清楚,就不能只在佛教內部去尋找佛教變遷的原因,而應當從印度的社會歷史中去尋找佛教興衰變遷的原因。這屬於另外的題目,不屬於中國佛教史的范圍。我們的任務是考察中國佛教的歷史,提示出它的發展變化的規律,從而有助於加深認識東漢以後中國的古代封建文化,更好地認識中國的哲學史、文學史以及整個歷史。
社會實踐表明,一切事物都在發展變化,古人所信奉的「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觀點只能表達取得政權的地主階級的主觀願望。哲學和宗教看起來高入雲霄,好象不食人間煙火,實際上它們仍然是一定的社會的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反映,只是有時是直接的反映,有時是間接的反映,有時是曲折的反映罷了。社會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總在不斷地發展變化,從而反映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哲學、宗教也相應地改變。我們應當通過考察佛教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初傳、滋長、興盛、衰微的全部過程,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
封建社會與近代社會不同,敬天法古,幾乎是一切封建社會的共同信條。哲學有許多學派,宗教有許多教派,往往打出不同標志的旗幟以廣招徠。但旗幟並不真正代表它的實質。以人們所熟悉的中國儒家為例。從春秋時期儒家創立,經過漢代的儒,宋明的儒,一直到清末「五四」以前的「孔家店」,大家習慣於把孔子所創立的儒家看作一個一成不變,影響中國文化歷史達二千年之久的學派。其實漢代所信奉的儒學已經不是孔、孟、荀為代表的儒學。漢代的儒把燕、齊方士扮演陰陽五行、占星變、言災異、信(礻幾)祥、迎神送鬼、求雨止雨那一套都算作儒家的內容。這是儒、道(道術、道士)合流的儒。宋代程朱理學自命得到堯舜禹相傳的十六字真偉,自稱為洙泗正宗。其實儒是以孩子為招牌,大量吸收了佛教和道教宗教世界觀宗教修養方法。如提倡涵養靜坐,以觀喜怒哀樂未發氣象,致力於「天理人欲之辨」、要人們「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不是一個哲學問題,而是一個神學問題,是教人如何消滅罪惡,拯救靈魂,進入王國(理想的精神境界)的問題。近代的康有為也曾抬出孔子的招牌,托古改制。中國歷代儒家各派都自稱自己的教派得到了教主的真傳。中國佛教史的發展,也表明各個時代的佛教學派、學說與釋迦的關系甚少,而與它所處的社會制度、階級利益氫神學問題化為世俗問題」。這是我們研究各種宗教史的態度,也是我們研究佛教史的方法。
東漢時中國人知道西方有佛,一般是通過西方僧人的翻譯介紹的。隋唐以後,由於譯述介紹的佛教經典的增多,逐漸有了中國人自己的著述,其中包括以佛經的注解和闡明佛教的專著。今存的漢譯佛教經典,絕大部分是在東漢到唐中期(前後歷時約八百年)這一段時期翻譯過來的。唐以後,也有些零星譯述,約五百卷左右,其內容多為舊譯佛經的補充,且多為零星小品,在社會上起的影響也不大。唐以後,還有大量的佛經譯為西藏文字被保存下來,這也是我國佛典文獻中一大財富。藏文佛經中,大部分是譯自梵文,也有一小部分是由漢譯轉譯成藏文的。可見,西藏地區自古與中原地區文化交流頻繁。
┅┅
佛教在印度開始傳播時期,正是印度奴隸社會比較發達的時期。印度封建化的過程歷時較長,大約從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後六世紀,印度的封建經濟才逐漸鞏固下來。進入封建社會後,印度奴隸制殘余曾延續了很長時期。早期佛教是為當時的印度奴隸主階級服務的,後期的佛教大乘則為封建地主階級服務。
佛教開始傳播於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一帶,以後南到斯里蘭卡、印度支那半島,北到中亞細亞,隨著中國與中亞各國經濟、文化的交流,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在中國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開始生根、發展,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經歷了近二千年的漫長的歲月,它在中國封建社會各階層中曾起過廣泛影響。自從它傳入中國那一天起,一直是適應當時封建地主階級的需要來宣傳解釋其宗教學說的。不少中外學者認為為中國的佛教背離了印度佛教原旨,使印度佛教走了樣。這種看法不是沒有一定的道理,但這種看法是不太妥當的。
思想意識是一定社會的產物,各種社會有它的成長和衰落的過程。印度佛教也有它生長和衰落的過程,總在不停頓地發展、變化著。印度的佛教,不但在兩千年間有很大的變化,即使拿佛陀一生的宗教活動來說,據後人的研究,他早期傳教和後期傳教,其側重點也不同。究竟什麽是佛教的原樣?佛陀死後約百年左右時間,佛教徒中間對教義教規的理解已發生了嚴重的分歧,形成上座部、大眾部兩大部派;隨後,這兩部派又不斷發生分化,形成了十八部(或二十部)。接著又出現了佛教大乘教派。大乘教派中先有龍樹、提婆倡導的中觀學派,後來又有無著、世親倡導的唯識學派。大乘自稱得到佛陀的「了義」,而小乘許多黨派並不服輸,與大乘並存,各立門戶,都繼續流傳。由此可見,在印度事實上並不存在一個標准的佛教樣板。如果要把印度佛教的各種教派分化、興衰變遷的道理講清楚,就不能只在佛教內部去尋找佛教變遷的原因,而應當從印度的社會歷史中去尋找佛教興衰變遷的原因。這屬於另外的題目,不屬於中國佛教史的范圍。我們的任務是考察中國佛教的歷史,提示出它的發展變化的規律,從而有助於加深認識東漢以後中國的古代封建文化,更好地認識中國的哲學史、文學史以及整個歷史。
社會實踐表明,一切事物都在發展變化,古人所信奉的「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觀點只能表達取得政權的地主階級的主觀願望。哲學和宗教看起來高入雲霄,好象不食人間煙火,實際上它們仍然是一定的社會的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反映,只是有時是直接的反映,有時是間接的反映,有時是曲折的反映罷了。社會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總在不斷地發展變化,從而反映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哲學、宗教也相應地改變。我們應當通過考察佛教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初傳、滋長、興盛、衰微的全部過程,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
封建社會與近代社會不同,敬天法古,幾乎是一切封建社會的共同信條。哲學有許多學派,宗教有許多教派,往往打出不同標志的旗幟以廣招徠。但旗幟並不真正代表它的實質。以人們所熟悉的中國儒家為例。從春秋時期儒家創立,經過漢代的儒,宋明的儒,一直到清末「五四」以前的「孔家店」,大家習慣於把孔子所創立的儒家看作一個一成不變,影響中國文化歷史達二千年之久的學派。其實漢代所信奉的儒學已經不是孔、孟、荀為代表的儒學。漢代的儒把燕、齊方士扮演陰陽五行、占星變、言災異、信(礻幾)祥、迎神送鬼、求雨止雨那一套都算作儒家的內容。這是儒、道(道術、道士)合流的儒。宋代程朱理學自命得到堯舜禹相傳的十六字真偉,自稱為洙泗正宗。其實儒是以孩子為招牌,大量吸收了佛教和道教宗教世界觀宗教修養方法。如提倡涵養靜坐,以觀喜怒哀樂未發氣象,致力於「天理人欲之辨」、要人們「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不是一個哲學問題,而是一個神學問題,是教人如何消滅罪惡,拯救靈魂,進入王國(理想的精神境界)的問題。近代的康有為也曾抬出孔子的招牌,托古改制。中國歷代儒家各派都自稱自己的教派得到了教主的真傳。中國佛教史的發展,也表明各個時代的佛教學派、學說與釋迦的關系甚少,而與它所處的社會制度、階級利益氫神學問題化為世俗問題」。這是我們研究各種宗教史的態度,也是我們研究佛教史的方法。
東漢時中國人知道西方有佛,一般是通過西方僧人的翻譯介紹的。隋唐以後,由於譯述介紹的佛教經典的增多,逐漸有了中國人自己的著述,其中包括以佛經的注解和闡明佛教的專著。今存的漢譯佛教經典,絕大部分是在東漢到唐中期(前後歷時約八百年)這一段時期翻譯過來的。唐以後,也有些零星譯述,約五百卷左右,其內容多為舊譯佛經的補充,且多為零星小品,在社會上起的影響也不大。唐以後,還有大量的佛經譯為西藏文字被保存下來,這也是我國佛典文獻中一大財富。藏文佛經中,大部分是譯自梵文,也有一小部分是由漢譯轉譯成藏文的。可見,西藏地區自古與中原地區文化交流頻繁。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