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為「圖式與精神——西方美術的歷史與審美」的這本書,旨在介紹西方美術歷史發展的概況及與之有關的基本知識,同時分析蘊含在其中的審美觀念。在我們今天,介紹視覺藝術的渠道很多,但在學習和欣賞美術的過程中,並非所有人都能正確地把握住「知、情、意」之間內在的聯系。我們認為,學習美術歷史及其知識與培養審美能力這兩者之間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很高興在這方面貢獻菲薄的力量,但限於個人的學養與能力,我們可能無法預期本書所能達成的效果,但若讀者能從那些有限的書本內容中得到一定的啟發和樂趣,我們就已經滿足了。
本書由邵大箴主持編著,由他設計出全書的整體框架並最後定稿,序論由邵大箴撰稿,上編由洪洋撰稿,下編由邵亮撰稿。作為一本普通高校的美術欣賞教材,對於一些美術作品、流派和現象,只能作一般規律性的探討,對於有志於在美術學領域做更深入研究的朋友,可以從本書的參考書目和其他相關美術專著中獲取更多的信息。
目錄
第一章 創造的黎明
--原始、古代的藝術
第一節 走出冰河時代
第二節 尼羅河的贈禮
第三節 在那「兩河之間的土地」上
第四節 「走進」荷馬史詩
第五節 光榮屬於希臘
第六節 凱旋地中海
第二章 信仰的時代--中世紀的藝術
第一節 極目天國
第二節 早期基督教時代
第三節 金色拜占庭
第四節 浮出「黑暗」
第五節 羅馬式時代
第六節 哥特式時代
第三章 人的覺醒--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
第一節 文藝復興與人文主義
第二節 關於「晚期哥特式」
第三節 意大利早期文藝復興
第四節 意大利盛期文化復興
第五節 樣式主義及其他
第六節 北方文藝復興
--原始、古代的藝術
第一節 走出冰河時代
第二節 尼羅河的贈禮
第三節 在那「兩河之間的土地」上
第四節 「走進」荷馬史詩
第五節 光榮屬於希臘
第六節 凱旋地中海
第二章 信仰的時代--中世紀的藝術
第一節 極目天國
第二節 早期基督教時代
第三節 金色拜占庭
第四節 浮出「黑暗」
第五節 羅馬式時代
第六節 哥特式時代
第三章 人的覺醒--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
第一節 文藝復興與人文主義
第二節 關於「晚期哥特式」
第三節 意大利早期文藝復興
第四節 意大利盛期文化復興
第五節 樣式主義及其他
第六節 北方文藝復興
序
早在明清之際,西方近代造型藝術就為中國人所接觸。那時,人們對它的認識應該說是相當膚淺的。這是因為,傳到中國的西洋畫大多是服務於傳教目的的宗教畫,水平高超的不多;有深厚文化藝術傳統的國人,長期受中國畫熏陶,又因為長期與西方處於隔絕狀態,對西畫很陌生,還有一種天然的「抗拒力」。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對西畫的看法不可能是全面和客觀的。鄭午昌編著的《中國畫學全史》說,清士之論西洋畫者,大概為鄒一桂所言:「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繪畫於陰陽遠近,不差錙黍。所畫人物屋樹,皆有日影,其所用顏色,與中華絕異。布影由闊而狹,以三角量之。畫宮室於牆壁,令人幾欲走進。學者能參用一二,亦著體法。但筆法全無,雖工亦匠,故不入畫品」①。鄒一桂把西洋畫法概括為三個方面:立體寫實、遠近透視、明暗效果。當然,這三個方面是相互關聯、不可分割的,目的是為如實地描繪。他認為參用西畫方法之一二,是可以的,但用了西法,沒有了筆法,即使畫得再認真、再工整,也不能人「畫品」,即沒有品位。很明顯,這里說的所謂畫品,是中國畫的畫品,是中國人的評畫標准。廣泛地說,畫畫不論中西,均是注重品格或品位的。中西繪畫的品格和品位,既有共同的、共通的一面,也有想互不同的一面。此外,即使是共同的、共通的一面,中西人們也有相互接觸和彼此認識與理解的過程,不可能一下子便認識到對方藝術中那些與自已相同的方面,更不用說其中的全部奧妙。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