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兆頁)(1254-1 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水晶宮道人等。浙江吳興(今湖州),為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一世孫。他是宋室後裔而入仕元廷,頗受後人詆毀。曾任兵部郎中、集賢直學士、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儒學提舉等職。元仁宗時,升任集賢侍講學士,官至從一品的翰林學士承旨,故人又稱”趙承旨”。
趙孟(兆頁)博學廣識,才氣橫溢,”榮際五朝,名滿四海”。在書法上,他是王羲之之後又一位集大成者,是元代書壇上的扛鼎人物,由他領導的復古潮流,影響了元、明兩朝書法。《元史本傳》稱:”盂頤篆、籀、分、隸、真、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同時期的鮮於樞是這樣評價趙孟(兆頁)的:”子昂篆、隸、正、行、顛草,俱為當代第一。”明代何良俊在《四友齋叢說》中評:”自唐以前,集書法之大成者,王右軍也;自唐以後,集書法之大成者,趙集賢也。蓋其於篆隸真草,無不臻妙。”文徵明之子文嘉則稱趙孟(兆頁)的書法為”上下一千年,縱橫二萬里┅┅無有與並者。”上述評價是很客觀的,確實說明了趙孟(兆頁)在書法史上的宗師地位。此外,他還精通音樂,擅詩文,通佛學,開畫風,是元代藝壇盟主。他的藝術成就對後世影響至深至遠,被後人譽為”詩、書、畫、印”第一人。
趙孟(兆頁)的書法之所以成功,就在於以古為新的思想。趙孟天資聰穎,但他在書法上付出的卻是常人都很難做到的苦功,為後人學書樹立了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峰。元代虞集曾指出:”書法甚難,有得於天資,有得於學力。天資高而學力到,未有不精奧而神化者也。趙松雪書,筆既流利,學亦淵深。觀其書,得心應手,會意成文。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詣《聖教序》而入其室;至於草書,飽《十七帖》而變其形。可謂書之兼天資學力精奧神化而不可及矣。”此說道出了趙書的奧秘之所在,誠大家之言也。
趙孟(兆頁)學書經歷與北宋的米芾極為相似。一生轉學多師,博涉多優,臨摹了大量的晉、唐名家法書,貫串斟酌,熔鑄己意,自成法度。明代董其昌也連連贊嘆趙孟(兆頁)的臨摹功夫,曰:”無毫發不似真。”他早年學宋高宗趙構,受宋四家影響較大。中年由宋上溯晉、唐,力學鍾繇及”二王’’法書。晚年,對李北海留意較多,兼及唐代另外一些大家如褚遂良、虞世南、陸柬之、柳公權等。總的看來,趙孟(兆頁)還是以”二王”為主的。尤得益於王羲之的《蘭亭序》、王獻之的《洛神賦》與智永的《千字文》。他曾在自己收藏的獨孤本《蘭亭序》上,題跋了十三次,在靜心本《蘭亭序》上,題跋了十六次,可見他的良苦用心。
趙孟(兆頁)一生作品不計其數,流傳下來的也很多,內容廣泛,比自稱”生平寫過麻(箋)十萬布在人間”的米芾似有過之。此卷楷書作於五十二歲。觀此作書法藏骨抱筋,含文包質,精熟遒美,圓渾沉穩,不僅有漢、魏、六朝瀟灑縱逸的神態,也有盛唐書法嚴謹森然的秩序。通篇筆法精到,一絲不苟,堪稱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