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際大學聯合會和珀格蒙出版社聯合出版的「高等教育問題叢書”之一。叢書主編是國際大學聯合會秘書處研究部主任、原倫敦大學比較教育教授、著名比較教育專家蓋伊·尼夫(Guy Neave)。

尼夫教授在1993年介紹出版本叢書的時代背景和目的時曾經指出,20多年來,高等教育在各國政府的議事日程上占有很高的位置,高等教育已成為國運的中心。高等教育系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等教育研究已經涵蓋了20多個學科。高等教育政策的比較分析對了解各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非常重要,隨着「國際化」的加速,高等教育政策分析獲得了新的意義。他還指出,本叢書的目的在於考察高等教育政策領域的問題,和檢驗高等教育政策領域的理論。既注意先進工業國的高等教育,也注意發展中國家的高等教育。在研究方法上,強調比較的觀點和國際的觀點,鼓勵獨創性研究。

本書是德國貝特爾斯曼基金會在1991年發起的.一個「高等教育政策的國際比較」項目的研究成果。本項目對德國、澳大利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丹麥、法國、日本、荷蘭、加拿大(安大略省)、瑞典、瑞士和英國11個國家的高等教育政策進行比較研究。荷蘭特文特大學著名的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在范富格特教授領導下承擔這個項目的研究任務。

本項目采用問卷和分國撰寫國別報告,並由項目承擔單位撰寫總論和結論的方法。首先由特文特大學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根據貝特爾斯曼基金會提交的項目中所提出的要求,結合該研究中心在比較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領域所形成的一些指導概念和理論觀點如高等教育中的調節、駕馭和控制;政府、市場和院校三要素的作用;院校自治和學術自由;聯邦主義和中介機構,擬訂一個研究框架,制成問卷。然后請課題組中有關國家的專家填寫問卷。再由有關國家的專家單獨或會同特文特大學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的專家撰寫1 1個國家的國別報告。

問卷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高等教育系統的結構,包。括高等教育在全國教育系統中的地位,一些重要的指標(例如學生人數、教職員人數、流生率等等),高等教育系統的歷史和基本原理,高等教育系統各構成部分的職能和目的。第二部分,分析高等教育系統內部的權力的概念,集中在國家立法的性質和影響,有關教學和科研計划的自主權和控制的問題,學校管理和經費籌措。第三部分,高等教育的中心目的、關鍵的問題、結構和高等教育政策的轉變,以及涉及的主要行動者的作用和影響,這是分析的中心內容。第四部分,高等教育政策、結構和立法對高校運作的影響。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國際高等教育政策總論;澳大利亞的高等教育政策;丹麥的高等教育政策;美國加利福尼亞的高等教育政策等。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