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權力和世界秩序:社會力量在締造歷史中的作用

生產、權力和世界秩序:社會力量在締造歷史中的作用
定價:210
NT $ 183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從生產的權力關系這一角度出發,對社會和世界政治中的權力關系進行研究。勞動是一項根本性的活動,影響著一系列其他重要的人際關系以及整個社會的組織。書中的研究以此作為大前提,在它的指導下對勞動和政治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索,並在此基礎上提出適當的概念和論點。因此,本書建議的不僅是對勞動的研究方法,而且也是對國家和世界秩序的形式的研究方法。


林華,1981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學院(現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1983年畢業于聯合國北京譯員訓練班,自1984年1月起至今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秘書處任同聲傳譯譯員。主要譯著《從黎明到衰落 ——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獲新聞出版署頒發的2002年度引進版優秀圖書獎。
 

目錄

總序
序言
主題
第一部分 生產的社會關系
第一章 生產關系的各個方面
權力關系
生產體制︰勞力分配和技術
產品的分配
主觀間思想︰生產的道德和理性
制度
各因素間的對應關系
第二章 簡單再生產
生存農業
農民-領主型
原始勞力市場
家庭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
競爭性的資本主義
壟斷資本主義
第四章 再分配型發展
公社
中央計劃
第一部分的結語
第二部分 國家、世界秩序和生產關系
第五章 自由主義秩序的來臨
現代國家和18苦心經營的國家體系
未能成功的復闢霸權
自由主義秩序的出現
自由主義國家
處由主義世界秩序的鞏固
關于國家形式和世界秩序改變的分析性論題
第六章 帝國主義競爭的時代
世界政治經濟的變化︰霸權的結束
福利-民族主義國家
法西斯組合國
受黨指揮的再分配型國家
更多的分析性論題
第七章 美國強權之下的世界和平
全球霸權
新自由主義國家
新商業主義的發展主義國家
生產的國際化
國家的國際化
又一個分析性論題
第三部分 生產關系在締造未來的努力中的作用
第八章 世界經濟危機︰對國家和世界秩序結構的影響
第九章 積累的社會結構的嬗變
第十章 階級和歷史集團的形成
結論
注釋
 

本書旨在從生產的權力關系這一角度出發,對社會和世界政治中的權力關系進行研究。勞動是一項根本性的活動,影響著一系列其他重要的人際關系以及整個社會的組織。書中的研究以此作為大前提,在它的指導下對勞動和政治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索,並在此基礎上提出適當的概念和論點。因此,本書建議的不僅是對勞動的研究方法,而且也是對國家和世界秩序的形式的研究方法。

我與杰弗里‧哈羅德協作撰寫一套四卷叢書,每人各寫兩本,本書即這套叢書中的第一卷。它建立了所有四卷共同使用的概念框架,也包括了一些歷史和事實的例證,用以體現關鍵的概念和論題,但不是為了對它們進行詳盡無遺的說明。書中對生產、國家和世界政治經濟這三個層面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探討。因此,可以把此書看做對全套叢書的概述或介紹,其中重點強調了此項研究對國家與世界秩序的政治經濟體制今後可能的發展所具有的意義。

書中先是把世界生產這個整體分成不同類型的生產關系格式,稱為生產的社會關系方式。然後,對于每一種方式的發展動態、各方式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它們如何受到國家和國際力量的性質及活動的影響分別進行了探討。本書以後的三卷則對生產關系的不同格式進行了更加深入徹底的分析。在研究過程中,生產的社會關系的每一個具體方式都被當做萊布尼茲的單子式的結構,自成體系,各有自己的發展潛力和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對于社會和世界秩序中權力問題的研究也采取了同樣的方法。研究以生產領域為起點,從這一領域中向外展望。當然,這樣的觀點有失片面。為了做到更為全面,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來研究國家的形式,並就世界秩序的各種結構進行設想,而這樣的結構既包括生產關系的格式,也包括了國家的形式。這正是本書采用的研究方法。

後三卷各自處理一組單子式的生產關系方式。杰弗里‧哈羅德所著的第二卷題為《權力、生產和不受保護的工人》。該書討論了以資本主義作為發展動力的社會中的生產關系的各種從屬性方式,其中把較先進的和不夠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全部包括了進去。第三卷也是出自杰弗里‧哈羅德之手,目前暫時定名為《穩固工人︰組合主義的社會關系》。書中探討的是佔主導地位的生產關系方式和穩固工人的情況。這樣的工人享有相對優越和穩定的條件,“穩固工人”的稱謂即由此而來。我將負責撰寫第四卷和第二卷,對于非資本主義性質的發展的生產關系進行研究,主要借鑒蘇聯和中國的經驗,還有其他被稱為“實際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

在任何社會中,這些單子式的生產關系方式都是幾種同時並存,相互聯系。乍看之下,以它們作為基礎來展開研究似乎有點奇怪,因為這類研究大多是以國家或社會為框架的。但是,我們這項研究采用的方法就是從生產關系的具體形式著手。這套叢書對各組單子式的方式分別在各卷中進行介紹,以表明它們在不同類型的國家社會中的聯系,和它們在全世界生產體系中的位置。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社會的狀況——第二卷是從底層的角度,第三卷是從上層的角度。第四卷中對非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與二、三兩卷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一樣,也采取社會中生產關系的不同格式這一角度。四卷各成一統,可以單獨閱讀,又在一定程度上彼此相關。

杰弗里‧哈羅德和我密切合作,歷時經久。我們共同努力,發展出了生產的社會關系這一概念,並把它應用于這套叢書中討論的各種生產關系的方式。我倆也各自獨立地提出了一些論點。盡管未經交流磋商,但由于彼此十分熟悉對方的思路,結果這些獨立提出的觀點和我們共同的核心思想都基本一致,相去不遠。我們各自負責撰寫這套叢書中的兩卷,目的就是為了一方面維持整個研究的概念上的整體性,另一方面又允許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論述其中的一部分。

在此書準備付梓之際,我對杰弗里‧哈羅德在知識和道義上對我的幫助銘感于心。15年來,我就此書包含的各種觀點同他頻繁討論,往來不絕,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吸收了他的許多想法和觀點,把它們融入了我自己的思想。知識協作的成果莫過于此。此外,在這段時期內,對于影響到我們生活的一些最重要的問題和)中突,我們都所見略同,互相支持。知遇之情和彼此的忠誠更加強了思想上的一致。因此,雖然我對此書的內容應負全責,但是,從真正的意義上講,它應當算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晶。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