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脈相傳阿拉伯人

一脈相傳阿拉伯人
定價:119
NT $ 104
  • 作者:李紹先 王靈桂
  • 出版社:時事出版社
  • 出版日期:1997-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009409X
  • ISBN13:9787800094095
  • 裝訂:450頁 / 20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公元7世紀上半葉,生活在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迅速崛起,在剛剛創立的伊斯蘭教的篇幅下走上了急速擴張的道路,並在短短不到100年的時間里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大帝國。阿拉伯人所到之處,伊斯蘭教得到廣泛傳播,阿拉伯語得以廣泛推廣,民間間的融合加速進行,最終在西起大西洋至波斯灣,北臨地中海南達中部非洲——這一遼闊地域內形成了具有共同命運、共同語言、共同歷史、共同情感和性格、共同希望與哀樂以及以伊斯蘭教為主要共同宗教的阿拉伯民族。

《一脈相傳阿拉伯人》的寫作是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的。首先是作者多年來對中東及阿拉伯問題的潛心研究;其次是根據作者在阿拉伯國家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親身經歷及所見所聞;最后是作者參閱了大批有關阿拉伯人和阿拉伯世界各種文本的書籍、刊物和資料。我們的目的在於,嘗試着盡可能全方位、多視角、公正、中肯、客觀、通俗、全面地向讀者介紹一個真實的阿拉伯人的世界。顯然,這不是一項輕松的工作。對阿拉伯人的系統研究目前在我國多多少少還是一個空白點,而即使是在阿拉伯世界,從人的角度透視阿拉伯社會的努力也不多見。鑒於作者學識淺薄、能力有限,加之時間倉促,錯誤和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位師長、同行和讀者批評指正。
 

目錄

一、傳統與現代
——阿拉伯人生活方式的變遷
貝都因人今昔
「世外桃園」中的居民
一成不變的傳統生活
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重返大自然
職業選擇
隨處可見的影響
「新型企業家」
百萬富翁哈立德
成功秘訣
大款「風采」
獨具特色原「保證人」
目不識丁的保證人阿卜杜勒
必不可少的中間環節
離開土地的埃及農民
開羅國際機場農民多
為生活所迫的青年農民
少東家要出國
乘數效應
出道真變了
重新戴起面紗的知識女性
女大學生法蒂瑪
我不要這樣的現代化
開羅死人城見聞
活人與死人同住
藏污納垢之地
一夫多妻的司機
街頭賣報的法里德
樓房看門人哈迪德
世風日下
清真寺門前的高檔皮鞋哪里去了
加強管理
「好女殺壞男」
強索小費
新鮮事物
第一部電影
卡拉OK新用
二、形形色色的阿拉伯人
三、兄弟鬩牆
——阿拉伯內部關系透視
四、伊斯蘭教與阿拉伯人
五、石油與阿拉伯世界
六、王室、家族及其日常生活
七、阿拉伯人的飲食穿戴
八、阿拉伯市場和阿拉伯商人
九、阿拉伯人的婚喪嫁娶
十、阿拉伯婦女和音樂舞蹈
十一、阿拉伯世界風情
主要參考書目
 

相對於人類來說,地球曾經是一個龐然大物,當人們還在在為地球是圓是方而爭論不休的時候,不同地域的人們的相互了解,只能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人們只能想像和猜測,在遙遠的地方,是否居住在人類,他們是以怎樣的方式生活的,就如同今天的人們猜測太陽系之外,是否有生命一樣。遙遠的人們,對於彼此來說,都是一個難解的謎。歷史上有無數的探險者,為了解開這個謎,而傾盡了畢生的精力。人類對自然世界的認知,同人類對自身的認識,是同步前進的。當年對哥倫布們充滿誘惑的,正是紫氣升騰的東方大陸;同樣,當我們這個古老的「中央王國」在上個世紀淪落為西方列強屠刀下的戰利品,像林則徐這樣的民族主義者便成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從而,了解世界,學習世界先進文化與技術,便成了這個世紀的主題。

當然,在過去的時代里,不同地域、不同種族的人們要想相互了解,相互接觸,是很不容易的,要花費極大的代價。然而,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的20世紀,為人類的相互認識提供了空前的可能。上個世紀,馬車還是最先進的交通工具,然而,在本世紀里,汽車、火車、飛機直至寫字飛船接二連三地應運而生,日行千里不再是誇張的神話。於是,地球變小了,馬可·波羅如果再來中國,毋需再花費數年的行程,他可以在羅馬吃早餐,而后在北京吃晚餐。同時,資訊事業的空前發展,使人類相互了解更加便利。報紙、廣播、電視等各種媒體,已經把全世界聯系成一個完整的網絡,任何地方的任何事情,都可能通過以上媒體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遍全球。「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已經成為無可爭議的現實。世紀之交,人類已進入電腦時代,國際互聯網絡的開通,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將使人類的交流更加快捷,在網絡上,人們可以同一位沒見過面的人隨意聊天,可以同另一個大陸素不相識的人共同寫書,甚至許多國際會議,也不必再在那些豪華的會議廳里舉辦,只要打開電腦,敲動鍵盤,一切就全解決了。

科學技術的發展理應使人類越來越親密。遺憾的是,我們並沒有看到,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人們的彼此了解,隨着時代的進步而加深。戰火仍然在一些國家、民族之間蔓延,不同種族之間的敵視情緒在某些地區有增無減,某一個國家將自己的價值觀念一相情願地強加給別國的做法還時有發生。科技的極大進步並沒有把人類帶進天堂,民族沖突,甚至毀滅性的核大戰的陰雲並沒有從人們的心頭驅散。在這種情況下,人類最需要的,與其說是科學技術的進步,不如說是彼此認識與理解的加深。

西方一位政治家曾有一句名言:「地球上最遠的距離,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同民族相互理解的意義,早已不言而喻。可惜的是,人類有時就袋子旬不懂事的孩子,喜歡爭斗,而不知珍惜和平與安寧。作為出版人,我們深覺對促進人類的相互了解、增進友誼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為增進人類彼此的了解,加強彼此的團結,促進合作,減少麻煩,盡一份綿薄之力。我們堅信,終有一天,人類會發現,我們彼此不再陌生,因為地球只是一個小小的村落;人類的利益是相同的,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將是地球上最近的距離。

在過去的歲月里,我們為此做出過極大的努力,組織和出版了許多介紹世界各民族、各國家、各國際組織情況的書籍。隨着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不斷深入發展,中國越來越成為國際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中國人同世界各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機會也會日益增多。外國人需要了解中國人,中國人也需要了解外國人。鑒於中國出版界至今還較缺乏系統介紹外國人的書籍,我們特別策划並組織國際問題專家撰寫了這套全書,填補出版界的這項空白。

當然,為了更加貼近讀者,本叢書提倡輕松靈活的寫作方式。讀者將會感受到,每本書的作者是以人情化的視角、親切的筆觸、生動的事例,來描述各國人民的風俗習性。仿佛是你的一位朋友,在游歷異域之后,娓娓地向你講述他的所見所聞。由於每位作者都是某一國文化的研究專家,他們亦將以具有特色原文字,創造出具有濃厚的民族風味的語境。同時,他們的剖析與評述,亦不失深刻和犀利。我們努力使這套叢書成為一套深受改革開放時代的中國讀者歡迎的好書。

我們衷心希望人類能夠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相互尊重,共同發展,將我們共同生存的世界建設成人類美好的家園。

一九九七年四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