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俗通史‧隋唐五代卷

中國風俗通史‧隋唐五代卷
定價:270
NT $ 235
  • 作者:吳玉貴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1-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2122565
  • ISBN13:9787532122561
  • 裝訂:平裝 / 814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風俗的內涵極其廣泛,涉及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諸多層面,歷來有關研究著作論述的範圍頗有出入,我們經過多次討論,在認真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力求有所突破。接其內容和形式,將其分為飲食、服飾、居住、交通、婚姻、喪葬、壽誕、衛生保健、交際、經濟生產、娛樂、宗教信仰等大項,並努力探討各個時代風俗的基本特征及演變規律。

本套書按時代劃分,共分為原始社會、夏商、兩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夏、元明、清、民事十二卷,力圖全面系統地反映了中國風俗發展的歷史軌跡,至于各卷的章目設置。本著“求朋同,存小異”的原則,力求反映各個時代的風俗特點。

本卷為隋唐五代卷。本書介紹了中國隋唐五代十國時期的飲食風俗、穿著風俗、居住與建築風俗、生育與養老保健風俗、喪葬風俗等。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飲食風俗
第一節 飲食結構
第二節 飲食方式
第三節 飲酒與飲茶風俗
第二章 穿著風俗
第一節 隋唐五代的服制
第二節 服飾風俗
第三節 化妝風俗
第三章 居住與建築風俗
第一節 佔宅與築宅習俗
第二節 都市與宮殿建築
第三節 住居建築
第四節 住宅裝飾與起居用具
第五節 園林建築
第四章 絲綢之路與行旅交通風俗
第一節 絲綢之路交通的發展
第二節 行旅方式
第三節 行旅風俗
第五章 生育與養老保健風俗
第一節 生育風俗
第二節 教育風俗
第三節 醫療保健與敬老風俗
第四節 敬老風俗
第六章 婚姻風俗
第一節 婚姻倫理與觀念
第二節 婚姻形式
第三節 婚姻程序
第四節 離婚與再嫁
第五節 婦女婚姻面面觀
第七章 喪葬風俗
第一節 喪葬禮儀與觀念
第二節 喪葬風俗
第三節 陵墓制度與葬埋風俗
第八章 生產風俗
第九章 信仰風俗
第十章 節日風俗
第十一章 音樂歌舞戲曲風俗
第十二章 百戲與游藝風俗
 

歷經數載之艱苦努力,集眾多專家學者的智慧與成就,這部《中國風俗通史》終于編纂完成了。在此之際,我們作為本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深感欣慰。

風俗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作用,歷代統治者和儒家士大夫往往將其提到安邦治國的高度。如西漢時的賈山,在《至言》中指出:“風行俗成,萬世之基定。”(《漢書‧賈山傳》)應劭在《風俗通義》序中也說:“為政之要,辯風正俗,最其上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提倡移風易俗,強調教化和示範的作用。《荀子‧樂論》日:“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美善相樂。”《說苑‧政理》曰:“聖人之舉事也,可以移風易俗,而教道可以施于百姓。”《孝經》日:“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因此,研究中國風俗的歷史,總結中國風俗的演變規律和經驗教訓,不僅有助于人們深入地了解中國歷史文化,促進中國歷史學、民俗學的建設,而且對于推進當前的兩個文明建設,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于風俗的含義,古人多有解釋,如東漢班固《漢書》卷二八下《地理志》雲:“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系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好惡取舍,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新論‧風俗篇》亦日:“風者氣也,俗者習也。土地水泉,氣有緩急,聲有高下,謂之風焉;人居此地,習已成性,謂之俗焉。”從這些古人的論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風”就是指因水土、氣候、物產等自然條件不同而形成的風尚,而“俗”則是由社會生活條件不同而形成的社會行為習慣。兩者相加,就是風俗,即︰風俗是一個地區和民族長期形成的社會風尚和民眾習慣的合稱。它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而又非常獨特的一種文化現象,像一面鏡子,生動而具體地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具有地緣性、民族性、傳承性、社會性和自發性的特征。

風俗的內涵極其廣泛,涉及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諸多層面。歷來有關研究著作論述的範圍頗有出入。我們經過多次討論,在認真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礎之上,力求有所突破。按其內容和形式,將其分為飲食、服飾、居住、交通、婚姻、喪葬、壽誕、衛生保健、交際、經濟生產、娛樂、宗教信仰等大項,並努力探討各個時代風俗的基本特征及其演變規律。

從創意到全部書稿交付出版,歷時數年。在此期間,雖然我們反復就全書編纂中的有關問題進行學術商討,但因整套書的作者較多,編寫的時間又比較倉促,故對全書框架的磨合及各卷的餃接以及其他一些具體問題的把握上仍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敬請方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本書按時代劃分,共分為原始社會、夏商、兩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西夏、元、明、清、民國十二卷,力圖全面系統地反映中國風俗發展的歷史軌跡。至于各卷的章目設置,本著“求大同,存小異”的原則,力求反映各個時代的風俗特點。

本書的編纂和出版,得到了上海文藝出版社領導和有關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謹表謝忱。又,本書的編寫除運用我們長期積累的資料和研究成果外,還參考和引用了許多學者的研究成果,特在此一並向所有給本書提供借鑒的學人致以衷心的感謝!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