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雕塑史話

中國雕塑史話
定價:150
NT $ 131
  • 作者:朱國榮/著
  • 出版社:上海書畫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2-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6721606
  • ISBN13:9787806721605
  • 裝訂:112頁 / 18 x 13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精美的圖片,介紹了雕塑中的彩陶,青銅,秦俑,墓葬與雕塑,佛教與雕塑,唐代的雕塑藝術,建築中的雕塑藝術,民間雕塑等內容。

雕塑,望文生義,即可知是由雕和塑兩個部分組成的。

雕,又稱雕刻,是用石、刀等工具在石、木等材料上除不需要的部分,而將留剩下來的造型作為作品的一種創作方法。形象地說是做「減法」。古人雲:「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小不可大也;目不可大,大不可小了。」意思是卞,在雕刻時,寧可將需要的部分的體積留的稍大一點,以便在深入刻畫中再雕去。如果一時雕去過多,就無法再作彌補而全功盡棄,雕的手段包括鑿、鏤、刻等。原始人類由於缺乏工具,雕刻的作品大都采用陰刻的手法來表現,如岩雕、石雕、玉雕等。

塑,即是塑。通常用泥土、陶土堆塑而成。可稱為是「加法」。由於泥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塑造的手段更為多樣,除了通過堆、帖、捏、擠、壓等塑手段外,還可兼用挖、刻、划等雕刻的手段,以去除多余的部分。如原始陶塑中的眼楮通常采用探挖空的手法,鼻子是用帖泥條的方法做成,眉毛則是用刻划印痕來完成。當發現陶土燒制後有不易毀壞的特點後,陶塑像便成為早期小型塑像的主流。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