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威爾·金里卡《當代政治哲學》的中文譯本問世,基於兩個理由,我們應該重視與推介。第一,這是一本極為出眾的菱,問題意識精准明晰,論證結構緊密犀利,也涵蓋了豐富又扎實的內容,對當代政治哲學的佤發展作了准確深入的介紹,值得一切對政治和哲學思考有興趣的人細讀。第二,政治哲學本身的發展,關系到政治究竟能不能成為一種有理性可言的活動,值得社會具有實踐意識的公民們積極涉獵,本書堪稱是他們最得力的入門津梁。

本書集中探討了在西方英美國家——特指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學術圈內占主導地位的政治哲學。書中指出支配當代英美政治哲學的是關於自由主義民主的論辯。個人權利、機會機會平等、民主的公民資格等自由主義民主的基本原則為哲學論辯提供了依據。哲學家們就這些術語的意義、意味和合理性進行論辯。本書深入地呈現當代政治哲學的活力、復雜與廣闊,同時又生動地反映了學院政治哲學與歷史、社會現實結合的趨向。
 

目錄

第二版序
中譯本序
為政治尋找理性——《當代政治哲學》中譯本前言
第一章 導言
第一節 本書的課題
第二節 對方法的說明
第二章 功利主義
第一節 兩條吸引力
第二節 對效用的界定
第三節 使效用最大化
第四節 支持效用最大化的兩條理由
第五節 不恰當的平等觀
第六節 功利主義的政治
第三章 自由主義的平等
第一節 羅爾斯的課題
第二節 訴求直覺的機會平等的論證
第三節 社會契約的論證
第四節 德沃金論資源平等
第五節 自由主義的平等的政治
第四章 自由至上主義
第一節 右翼政治理論的多樣性
第二節 自我所有權的論證
第三節 基於自由的自由至上主義
第四節 基於自由的自由至上主義
第五節 自由至上主義的政治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
第一節 超越正義的共產主義
第二節 共產主義的正義
第三節 社會民主與社會正義
第四節 馬克思主義的政治
第六章 社群主義
第一節 導言
第二節 共同體與正義的局限
第三節 正義與共識
第四節 個人權利與共同利益
第五節 社群主義與共同利益
第六節 無拘的自我
第七節 政治自由主義:自由主義對社群主義的第一種包容
第八節 社會論題
第九節 自由主義的民主主義:自由主義對社群主義的第二種包容
第十節 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
第十一節 社群主義的政治
第七章 公民資格理論
第一節 民主公民的品德和行為
第二節 公民共和主義
第三節 工具性的品德
第四節 公民品德的苗床
第五節 世界主義的公民資格
第六節 公民共和主義的政治
第八章 文化多元主義
第一節 第一階段:作為社群主義的文化多元主義
第二節 第二階段:自由主義框架內的文化多元主義
第三節 第三階段:對民族建構進行回應的文化多元主義
第四節 文化多元主義的五種類型
第五節 文化多元主義戰爭的新前沿
第六節 文化多元主義的政治
第九章 女權主義
第一節 性別平等與性別歧視
第二節 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
第三節 關懷倫理
附錄(一) 文獻目錄
附錄(二)關於「good」的翻譯的哲學解釋
附錄(三)一些關鍵術語的譯注(腳注)索引
附錄(四)中英文對照索引
譯者後記
 

從一種意義上講,本書介紹的是當代西方政治哲學。但從另一種意義上講,本書的范圍要窄得多。本書幾乎只集中探討了在西方英美國家——特指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學術圈內占主導地位的政治哲學。如我試圖在本書中作出解釋的那樣,支配當代英美政治哲學的是關於自由主義民主的論辯。個人權利、機會平等、民主的公民資格等自由主義民主的基本原則為哲學論辯提供了依據。哲學家們就這些術語的意義、意味和合理性進行論辯。這些論辯就是我在本書中試圖加以概括的內容。

我相信,對於西方英美國家的當代學術圈中的政治哲學家們而言,他們工作的根本特征和重要意義就體現在圍繞自由主義民主而展開的探討。但是,有必要強調,這種特征不應該被當作一般意義上的「西方」特征。畢竟,在西方世界中,也有不少非自由主義和非民主的傳統,而這些傳統縱然對專業政治哲學的影響不大,它們仍然對大眾文化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從歷史上看,所有的西方民主國家至少在涉及種族或宗教的少數群體、婦女、工人階級或同性戀者時,都采納過非自由主義和非民主的做法。這些群體曾被禁止享有公民權利、機會平等甚至公民資格。大眾輿論的調查表明,在一些西方國家中,有相當一部分公民仍然不願意讓這些群體享有平等的公民資格。例如,這樣一種想法——美國應該是白人的基督教國家——就有相當長的淵源,這種想法在過去甚至被政治精英和最高法院的決定予以公開支持。直到現在,即使學術界的政治哲學家不願意為種族至上、男性統治和宗教純潔等思想意識而辯護,它們仍然以微妙的方式存在於大眾文化之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是在哲學學術界,自由主義民主的傳統仍然有其競爭對手。我所討論的自由主義民主傳統既是世俗的(不基於任何特殊的宗教傳統),也是人道主義的(信奉人的內在道德價值)。但並非學術界的全部哲學家都共享這類信念。一些哲學家論證說,只靠世俗的人類理性不可能引領政治事務,因此我們需要從《聖經》這樣的宗教文獻中獲得神聖啟示的智慧。還有相當多的霍布斯似的現實主義者和尼采似的虛無主義者,他們否認人具有內在價值,因此就否認道德推理在政治中有任何恰當作用。哲學的宗教分支和反人道主義分支在西方的知識生活中都有很深的根源,特別是在歐洲大陸哲學中影響甚強。

簡言之,我在本書中所討論的那種世俗的、人道主義的自由主義民主傳統只是「西方」知識生活的一部分。這種傳統在當代西方英美政治哲學刊物中占有主導地位,但與之並存的卻是保留在更寬泛的大眾生活中的若干非自由主義的信念和常規,以及在知識分子群體中仍然持有的若干神學的和反人道主義的哲學分支。①本書中所探討的自由主義民主的思想方式,在當代西方國家的政治論辯中只是能夠被聽到的諸多「話語」中的一種。舉例來講,要是去聽美國廣播中的對話節目,就會發現,實在難以把其中透露出來的根深蒂固的非自由主義情感與本書討論的那種自由主義理論聯系起來。②

我之所以提及這些,部分原因是想強調這本書的局限:該書是對在英美政治哲學中占主導地位的思想進行考察,而不是對西方世界的更寬廣的學術傾向或傳統進行考察。但我卻認為,當我們要追問西方政治哲學對中國有何意義時,這種考察有其重要性。人們很自然會有這樣的質疑:對於具有不同歷史和現實的國家,在西方背景下興起的那種政治哲學是否仍然有意義?道德原則和政治原則是否具有普遍有效性,抑或這些原則只是對於由之產生的具體時空域才有效?

自有哲學以來,哲學家們就一直在對這些問題進行論爭,我在這里並無什麽新論。本書的讀者可以自行判斷,其中所探討的原則是否關乎中國今天所面臨的現實。然而,在思考該問題時,我的建議卻是,我們應當避免誤導或不准確地談論所謂的「傳統」。譬如,人們有時說,自由主義的民主理論是「西方傳統」,而它有別於「中國傳統」。但從我前面的言說中有一點應該被厘清:並不存在以~概之的「西方傳統」。西方有很多傳統:一些傳統是自由主義的,一些是非自由主義的;一些傳統是世俗的,一些則是宗教的;一些傳統是人道主義的,另一些則是現實主義的或虛無主義的。從歷史上看,世俗的自由主義民主只是西方世界中相互競爭的傳統中的一種,而它過去並非主流傳統。這種傳統在西方英美政治哲學界中獲得支配地位並非易事,也不能保證這種支配地位將會一直得以延續。如果這種傳統能夠被延續,只是因為後來的知識分子繼續認為它不僅關乎他們將面臨的問題,而且它本身具有說服力——而不是因為它屬於一以概之的「西方傳統」。假如某一天知識分子們認為自由主義民主原則不再具有啟發性和說服力,人們就有可能回歸西方世界的其他諸多傳統。

在我看來,關於傳統的這種看法也適用於中國。並不存在以~概之的所謂「中國傳統」。實際上中國也有很多傳統:一些傳統比另一些傳統似乎更趨近於自由主義,一些傳統比另一些傳統更世俗化或更人道主義。如同西方,中國每一代知識分子都必須自己來決定,自己的哪些傳統最有助於幫助思考今天面臨的問題——這些並非是「傳統」為我們作出的決定。

當然,也許西方經驗的某些方面使西方知識分子認為自由主義民主原則比其他原則更有說服力。一些評論者認為,基督教和自由主義具有特殊的親緣關系;另一些評論者則認為,羅馬法的遺產是自由主義理想得以滋長的肥沃土壤。因此,缺乏這些歷史遺產的社會就不會認為自由主義有那樣大的吸引力或有那樣大的意義。然而,我的觀點卻是,自由主義價值在西方世界的當下興盛,與這些歷史遺產的關系並不大。畢竟,西方人在基督教和羅馬法的遺產中生活了1600年之久,自由主義才作為一種政治哲學而興起。在那1600年中,沒有人曾認為基督教或羅馬法會導向自由主義。

在我看來,自由主義的興起與其說源於基督教或羅馬遺產,毋寧說源於現代國家的興起。我相信自由主義民主的核心優點就在於:它既使得有益於其公民的高效和強大的現代國家的建構得以可能,又能夠約束國家的權力並避免濫用這種權力而對公民形成傷害。盡管這種現代國家首先出現於西方,但今天世界上所有國家都致力於實現類似的國家效率。因此,所有社會都面臨著類似的挑戰:既要使國家權力有效運轉,又要約束國家權力。自由主義民主也許並非是對這種挑戰的惟一回答。但依我看,無論在西方或是在中國,這是任何現代政治理論都必須直面的挑戰。

威爾·金里卡
2003年5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