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雖名為「概論」,但與一般所流通的概述、通論類著作不同的是,它並非僅將一些常識性的概念作系統的編排,予以通俗的介紹,甚或在各類相關的著作中尋章擇句,作些剪貼功夫而已。作者博觀約取,厚積薄發,在全面、系統介紹佛教基本問題的同時,提出了許多獨特的見解,不少觀點發人所未發,極其精辟,富有啟發性。
印順法師,浙江海寧人。1930年於福泉庵清念老和尚座下剃度,法號印順。旋赴天童寺受具足戒,得戒和尚為圓瑛長老。先後講學於鼓山佛學院、閩南佛學院、武昌佛學院、漢藏教理院、法王學院等。去台灣後,曾任善導寺住持方丈,並創建台北慧日講堂、新竹福嚴精舍、嘉義妙雲蘭若、台中華雨精含。
目錄
自序
緒言
第一章 法與法創覺者與奉行者
第一節 法
文法義
意境法
歸依法
第二節 佛法的創覺者──佛
覺苦覺樂覺中道
即人成佛
自覺與覺他
第三節 佛法的奉行者──僧
建僧的目的
六和敬
事和與理和
第二章 教法
第一節 能詮的教法
能詮與所詮
詮表
第二節 教典略說
聖典的編集
教典的語文
第三章 有情——人類為本的佛法
第一節 佛法從有情說起
有情的定義
有情為問題的根本
第二節 莫辜負此人身
人在有情的地位
人類的特勝
第四章 有情與有情的身心
第一節 有情的分析
三處觀
蘊觀
處觀
界觀
第二節 有情與身心的關系
有情的神化
無常相續的有情論
第五章 有情的延續與新生
第一節 有情的延續
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四食
第二節 有情的出生
四生
生命的由來與化生
第六章 有情流轉生死的根本
第一節 生死根本的抉擇
無明與愛
我見與識
第二節 情愛的活動形態
戀舊與趨新
逐物與離世
存在與否定
第七章 關於有情流轉的業力
第一節 行業的發見與價值
業與行
業感說的價值
第二節 業及依業而有的輪回
業的本質
業的類別
從前生到後生
第八章 佛法的心理觀
第一節 心意識
意為有情的中樞
依意生識
心及三者的綜合
第二節 心與心所
認識的過程
善心所與惡心所
第九章 我們的世間
第一節 世間的一般情況
世間
須彌山與四洲
天魔梵與三界
第二節 人類世界的過去與未來
世界的成立
人類社會的演進
未來的世界
第十章 我論因說因
第一節 佛法以因緣為立義大本
總說
無因邪因與正因
第二節 因緣的類別
三重因緣
二大理則
第十一章 緣起法
第一節 緣起的定義與內容
緣起的定義
緣起的內容
第二節 緣起的流轉與還滅
緣起的流轉
緣起的還滅
第十二章 三大理性的統一
第一節 三法印
略說
三法印的真實性
三法印的實踐性
第二節 三法印與一法印
從無我中貫徹一切
三法印即是一法印
第十三章 中道泛論
第一節 人類的德行
從神到人
從少數人到多數人
從人類到一切有情
第二節 正覺的德行
依法修行的現覺
正覺的生活
第十四章 德行的心素與實施原則
第一節 德行的心理要素
道德的意向
道德的努力
道德的純潔
第二節 德行的實施原則
從平常到深刻與廣大
德行深化的真義
第十五章 佛法的信徒
第一節 信徒必備的條件
歸依三寶
受持五戒
第二節 佛徒不同的類形
在家眾與出家眾
聲聞與辟支佛
菩薩
第十六章 在家眾的德行
第一節 一般的世間行
人天行
正常的經濟生活
合理的社會生活
德化的政治生活
第二節 特勝的信眾行
五法俱足
六念
在家信眾的模范人物
第十七章 出家眾的德行
第一節 出家眾與僧伽生活
出家與入僧
僧團生活的一斑
第二節 解脫的正行
八正道
道的必然性與完整性
道的抉擇
第十八章 戒定慧的考察
第一節 戒
懺悔與持戒
持戒與慈悲
第二節 定
離欲與定
定與神通
第三節 慧
聞思修與慧
慧與覺證
第十九章 菩薩眾的德行
第一節 菩薩行通說
空與慈悲
從聲聞到菩薩
第二節 從利他行中去成佛
三心
依三心修六度
依六度圓滿三心
第二十章 正覺與解脫
第一節 聲聞的解脫
次第證果
生死解脫
涅槃
第二節 佛陀的正覺
正覺與解脫的特勝
佛的相對性與絕對性
附錄
印順法師與《佛法概論》
緒言
第一章 法與法創覺者與奉行者
第一節 法
文法義
意境法
歸依法
第二節 佛法的創覺者──佛
覺苦覺樂覺中道
即人成佛
自覺與覺他
第三節 佛法的奉行者──僧
建僧的目的
六和敬
事和與理和
第二章 教法
第一節 能詮的教法
能詮與所詮
詮表
第二節 教典略說
聖典的編集
教典的語文
第三章 有情——人類為本的佛法
第一節 佛法從有情說起
有情的定義
有情為問題的根本
第二節 莫辜負此人身
人在有情的地位
人類的特勝
第四章 有情與有情的身心
第一節 有情的分析
三處觀
蘊觀
處觀
界觀
第二節 有情與身心的關系
有情的神化
無常相續的有情論
第五章 有情的延續與新生
第一節 有情的延續
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四食
第二節 有情的出生
四生
生命的由來與化生
第六章 有情流轉生死的根本
第一節 生死根本的抉擇
無明與愛
我見與識
第二節 情愛的活動形態
戀舊與趨新
逐物與離世
存在與否定
第七章 關於有情流轉的業力
第一節 行業的發見與價值
業與行
業感說的價值
第二節 業及依業而有的輪回
業的本質
業的類別
從前生到後生
第八章 佛法的心理觀
第一節 心意識
意為有情的中樞
依意生識
心及三者的綜合
第二節 心與心所
認識的過程
善心所與惡心所
第九章 我們的世間
第一節 世間的一般情況
世間
須彌山與四洲
天魔梵與三界
第二節 人類世界的過去與未來
世界的成立
人類社會的演進
未來的世界
第十章 我論因說因
第一節 佛法以因緣為立義大本
總說
無因邪因與正因
第二節 因緣的類別
三重因緣
二大理則
第十一章 緣起法
第一節 緣起的定義與內容
緣起的定義
緣起的內容
第二節 緣起的流轉與還滅
緣起的流轉
緣起的還滅
第十二章 三大理性的統一
第一節 三法印
略說
三法印的真實性
三法印的實踐性
第二節 三法印與一法印
從無我中貫徹一切
三法印即是一法印
第十三章 中道泛論
第一節 人類的德行
從神到人
從少數人到多數人
從人類到一切有情
第二節 正覺的德行
依法修行的現覺
正覺的生活
第十四章 德行的心素與實施原則
第一節 德行的心理要素
道德的意向
道德的努力
道德的純潔
第二節 德行的實施原則
從平常到深刻與廣大
德行深化的真義
第十五章 佛法的信徒
第一節 信徒必備的條件
歸依三寶
受持五戒
第二節 佛徒不同的類形
在家眾與出家眾
聲聞與辟支佛
菩薩
第十六章 在家眾的德行
第一節 一般的世間行
人天行
正常的經濟生活
合理的社會生活
德化的政治生活
第二節 特勝的信眾行
五法俱足
六念
在家信眾的模范人物
第十七章 出家眾的德行
第一節 出家眾與僧伽生活
出家與入僧
僧團生活的一斑
第二節 解脫的正行
八正道
道的必然性與完整性
道的抉擇
第十八章 戒定慧的考察
第一節 戒
懺悔與持戒
持戒與慈悲
第二節 定
離欲與定
定與神通
第三節 慧
聞思修與慧
慧與覺證
第十九章 菩薩眾的德行
第一節 菩薩行通說
空與慈悲
從聲聞到菩薩
第二節 從利他行中去成佛
三心
依三心修六度
依六度圓滿三心
第二十章 正覺與解脫
第一節 聲聞的解脫
次第證果
生死解脫
涅槃
第二節 佛陀的正覺
正覺與解脫的特勝
佛的相對性與絕對性
附錄
印順法師與《佛法概論》
序
一九四四年秋,我在北碚漢藏教理院講「阿含講要」,十三講而止。講稿陸續發表於《海潮音》,由於文字通谷,得到讀者不少的同情,但這還是沒有完成的殘稿。今春講學廈島,才將原稿的十三講,除去第一講「《阿含經》的判攝」,把其余的修正補充而重編為九章,即為第三章到十二章。其中第七巧板章,是采用舊作「行為的價值與生命」而改寫的。前面又補寫緒言與初二章,略論佛法的根本——三寶。又寫了十三章到二十章這八章,說明學佛者淺深不等的行證。
關於傾吐法,我從聖龍樹的中觀論得一深確的信解:佛法的如實相無所謂大小,大乘與小乘只能從行願中去分別。緣起中道是佛法究竟的唯一正見,所以《阿含經》是三乘共依的聖典。當然,《阿含》經義,是不能照著偏執者——否認大乘的小乘者、離開小乘的大乘者的見地來解說的。從佛法一味、大小異解的觀點去觀察,對於菩薩行的慈悲、利他的積極性等,也有所理會。深深的覺得;初期佛法的時代適應性,是不能充分表達釋尊的真諦的。大乘的應運而盛行,雖帶來新的方便適慶,「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但大乘的真精神,是能「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的,確有他獨到的長處!佛法的流行人間,不能沒有方便適應,但不能刻舟求劍而停滯於古代的。原來,釋尊時代的印度宗教,舊有沙門與婆羅門二大類。應機設教,古代的聲聞法,主要是適應於苦行、厭世的沙門根性;菩薩法,主要是適應於樂行、事神的婆羅門根性。這在古代的印度,確乎是大方便,但在時異境遷的今日——今日的中國,多少無上妨方便已失卻方便大用,反而變為佛法的障礙物了!所以宏通佛法不應為舊有方便所拘蔽,應使佛法從新的適應中開展,這才能使佛興普照這現代的黑暗人間。我從這樣的立場來講《阿含經》,不是看作小乘的,也不是看作原始的。著重於舊有的抉發,希望能剌透兩邊,讓佛法在這人生正道中,逐漸能取得新的方便適應而發揚起來!為了避免一般的以《阿含經》為小乘的誤解,所以改題為《佛法概論》。
佛法,是理智的德行的宗教,是以身心的篤行為主而達到深奧與究竟的。從來都稱為佛法,近代才有稱為佛學的。佛法流行於人間,可能作為有條理、有系統的說明,使他學術化;但佛法的本質,決非抽象的概念而已,決不以說明為目的。佛法的「正解」,也決非離開「信」、「戒」而可以成就的。「法」為佛法的根本問題,信、解、行、證,不外乎學佛者傾向於法,體現於法的實踐。所以本論雖是說明的,可說是佛法而學的,但仍舊稱為《佛法概論》,保護這佛法的根本立場。
我願意讀者本著這樣的見地去讀他!
舊稿積壓了四五年,由於廈島講學因緣,才續寫完成,得以印行流通。這一切,都得到學友妙欽法師的助力,特附此志謝!
關於傾吐法,我從聖龍樹的中觀論得一深確的信解:佛法的如實相無所謂大小,大乘與小乘只能從行願中去分別。緣起中道是佛法究竟的唯一正見,所以《阿含經》是三乘共依的聖典。當然,《阿含》經義,是不能照著偏執者——否認大乘的小乘者、離開小乘的大乘者的見地來解說的。從佛法一味、大小異解的觀點去觀察,對於菩薩行的慈悲、利他的積極性等,也有所理會。深深的覺得;初期佛法的時代適應性,是不能充分表達釋尊的真諦的。大乘的應運而盛行,雖帶來新的方便適慶,「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但大乘的真精神,是能「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的,確有他獨到的長處!佛法的流行人間,不能沒有方便適應,但不能刻舟求劍而停滯於古代的。原來,釋尊時代的印度宗教,舊有沙門與婆羅門二大類。應機設教,古代的聲聞法,主要是適應於苦行、厭世的沙門根性;菩薩法,主要是適應於樂行、事神的婆羅門根性。這在古代的印度,確乎是大方便,但在時異境遷的今日——今日的中國,多少無上妨方便已失卻方便大用,反而變為佛法的障礙物了!所以宏通佛法不應為舊有方便所拘蔽,應使佛法從新的適應中開展,這才能使佛興普照這現代的黑暗人間。我從這樣的立場來講《阿含經》,不是看作小乘的,也不是看作原始的。著重於舊有的抉發,希望能剌透兩邊,讓佛法在這人生正道中,逐漸能取得新的方便適應而發揚起來!為了避免一般的以《阿含經》為小乘的誤解,所以改題為《佛法概論》。
佛法,是理智的德行的宗教,是以身心的篤行為主而達到深奧與究竟的。從來都稱為佛法,近代才有稱為佛學的。佛法流行於人間,可能作為有條理、有系統的說明,使他學術化;但佛法的本質,決非抽象的概念而已,決不以說明為目的。佛法的「正解」,也決非離開「信」、「戒」而可以成就的。「法」為佛法的根本問題,信、解、行、證,不外乎學佛者傾向於法,體現於法的實踐。所以本論雖是說明的,可說是佛法而學的,但仍舊稱為《佛法概論》,保護這佛法的根本立場。
我願意讀者本著這樣的見地去讀他!
舊稿積壓了四五年,由於廈島講學因緣,才續寫完成,得以印行流通。這一切,都得到學友妙欽法師的助力,特附此志謝!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