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藥藥對,是歷代醫家臨床經驗的結晶,是運用中醫辨證論治理論指導臨床防病、治病一種最簡明的用藥形式,也是中醫方劑組方配伍的核心內容。

《常用中藥配對與禁忌》一書,以常用中藥73味為綱,詳細敘述該藥的性味歸經、功能作用、現代藥理;以常用藥與他藥配以為目,分配對奧妙、臨床應用、用量用法、名醫經驗、使用禁忌,一一俱陳,擷取古今藥對800對,薈萃了200余位治方名家,臨床醫家,對藥對獨特的理論見解、獨到的臨床用藥經驗;以用藥指歸濃縮常用中藥的配對用途及配伍規律。體例新穎,結構嚴謹,文字精煉,是一本醫家借鑒、臨床實用的濟世活人的用藥新書。
 

目錄

第一章 解表藥
一、發散風寒藥
1.麻黃
麻黃——桂枝
麻黃——杏仁
麻黃——附子
麻黃——石膏
麻黃——葶藶子
麻黃——蔥白
麻黃——羌活
麻黃——浮萍
麻黃——生姜
麻黃——細辛
麻黃——白芷
麻黃——葛根
麻黃——前胡
麻黃——白術
麻黃——人參
麻黃——黃
麻黃——干姜
麻黃——射干
麻黃——白果
麻黃——黃芩
麻黃——罌粟殼
麻黃——五味子
麻黃——麻黃根
麻黃——蒼術
麻黃——白芥子
麻黃——石草蒲
麻黃——肉桂
麻黃——車前子
麻黃——厚朴
麻黃——生特蠣
麻黃——地龍
麻黃——甘草
麻黃——熟地黃
2.桂枝
桂枝——生石膏
桂枝——白芍
桂枝——柴胡
桂枝——生姜
桂枝——荊芥
桂枝——青蒿
桂枝——川芎
桂枝——茯苓
桂枝——羚羊角
桂枝——夏枯草
桂枝——白術
桂枝——姜黃
桂枝——人參
桂枝——炙甘草
3.防風
防風——荊芥
防風——白芷
防風——秦艽
防風——蒼術
防風——黃(艹氏 qi)
防風——白術
防風——天南星
4.羌活
羌活——防風
羌活——板藍根
羌活——桂枝
羌活——生石膏
羌活——葛根
羌活——黃連
羌活——川烏
羌活——五加皮
羌活——川芎
羌活——當歸
羌活——熟地黃
羌活——生地黃
羌活——蒼術
羌活——獨活
二、發散風熱藥
1.菊花
2.升麻
3.柴胡
第二章 清熱藥
第三章 瀉下藥
第四章 祛風濕藥
第五章 化濕藥
第六章 利水滲濕藥
第七章 溫里藥
第八章 理氣藥
第九章 消食藥
第十章 止血藥
第十一章 活血祛瘀藥
第十二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
第十三章 安神藥
第十四章 平肝息風藥
第十五章 開竅藥
第十六章 補虛藥
第十七章 收澀藥
索引
 

中藥藥對,是歷代醫家臨床經驗的結晶,是運用中醫辨證論治理論指導臨床防病、治病一種最簡明的用藥形式,也是中醫方劑組方配伍的核心內容。中醫方劑文獻博大精深、汗牛充棟,從被尊為「方書之祖」的《傷寒論》、《金匱要略》,到明《普濟方》載明以前之方劑達61739首之多,據不完全統計,自宋至清末的一千余年間民間名醫所著方書多達1400多種,其中,既有方劑的臨床運用,又有方劑的理論研究,20世紀90年代出版的《中醫方劑大辭典》對歷代中醫方劑文獻的系統整理,使方劑學的研究達到了鼎盛階段,方劑的現代實驗研究至今方興未艾,中藥新藥的研究生產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支柱產業。然而,介於中藥與方劑之間的藥對,歷代研究者寡,其文獻散見於各種醫書、方書之中。

譚君同來偕其學友,潛心於中藥藥對的研究,古今文獻,廣搜博覽,結合自己的臨床體驗,將常用中藥73味涉及藥對800余對,系統整理、分析,其中,既有藥對配伍奧妙,也在臨床的具體應用;既有歷代名醫的藥對理論與用藥經驗,又有自己的學習體會與臨床領悟;既揭示各種藥對應用的適用病症,又提示其使用的禁忌。全書內容廣博,並將傳統中醫藥理論與現代藥理有機結合,是一部既有理、又有用的,全面、系統的中藥藥對臨床全書。

尤昭玲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