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斯賓德論電影:幻想的無政府主義★電影解放心智

法斯賓德論電影:幻想的無政府主義★電影解放心智
定價:210
NT $ 183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了法斯賓德兩本極富個人色彩的文集:以訪談為主的《幻想的無政府主義》,及以隨筆和札記為主的《電影解放心智》。

「自己想用自己的電影蓋一幢房子。有些做成地窖,有些做牆壁,其他則做窗戶。「《法斯賓德論電影》中收集的文章即是通往這幢房子,進而登堂入室的甬道。本書收入了法斯賓德兩本極富個人色彩的文集:以訪談為主的《幻想的無政府主義》,及以隨筆和札記為主的《電影解放心智》,及以隨筆和札記為主的《電影解放心智》。

這些文章作於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八二年間,經編者四處搜尋編輯成書,其中有些甚至是首次公諸於世的手稿。有人稱法斯賓德的電影是一本極個人化的日記,這些訪談則又加上了注解。他總是會撥冗接受「審訊」,深知如何俯身瓦解對談戰略,扭轉情勢;有時又搖身一變成了訪問者。一種快速而直接反應其感受的工作美學鮮明可見。而在隨筆和札記中所呈現出來的,則是一位非常精准反映其工作的自由開放,構成了這些文章的魅力,除了談論電影,還談愛,工作,欲望,依賴,壓迫以及未能實現的夢想。

當影院的燈光暗下來時,夢開始了,而這位自稱浪漫的無政府主義者卻不斷向觀眾挑釁,以電影解放了人們的心智。
 

目錄

幻想的無政府主義
編者序
我就是如此學會導演
與科利娜·布洛赫談「反劇場」的歷史以及早年電影計划
我的憤怒
與約阿希姆·馮·曼俄斯豪森談《愛比死更冷酷》
不壓抑問題,而是使之明朗化
與克利斯蒂安·布拉德·湯姆森談《撒旦的烤肉》、《中國輪盤》以及觸礁的計划《借與貸》
當你為廣大觀眾做事時須改變的不只是形式
與克利斯蒂安·布拉德·湯姆森談《當心神聖的妓女》及《八小時不成為一日》
當電影不再是電影時
與漢斯·君特·普弗勞姆談《恐懼吞噬靈魂》
觀者可運用想象力來填補畫面
與克拉弗特·韋策爾談《馮塔納:艾菲·布里斯特》
有關「壓迫」一席談
援引瑪姬特·卡絲滕森與法斯賓德的對談為例
他的敏感、反感和恐懼都轉化為電影
與克利斯蒂安·布拉德·湯姆森談二十部影片之後的中期結算
瘋狂與恐怖
與吉安·路易基·隆迪談《絕望》與《第三代》
唯有教他們不計虧損,我們才有電影拍
與沃爾弗拉姆·徐特談《第三代》、電影政策以及反消極之道
《德國之秋》
法斯賓德專訪他的母親麗莎洛特·艾德
我們這群天堂鳥的天空愈來愈狹窄
與雷納德·克雷特談政治發展與《德國之秋》
有關頒給《德國之秋》聯邦電影獎金一事
我隨著劇中人改變自己
與海拉·施倫貝格爾談工作、愛情、情感剝削以及對烏托邦的向往
弗蘭茨·畢伯科普夫為何招惹眾怒?
與克勞斯·艾德談《柏林亞歷山大廣場》所引發的反應
我拍電影是出於個人心靈的撼動
與漢斯·君特·普弗勞姆談《柏林亞歷山大廣場》和《莉莉·瑪蓮》
不管我做什麽,總會引起騷動
與談多·弗林特及米夏爾·尤克斯談《柏林亞歷山大廣場》和《莉莉·瑪蓮》
我是一個浪漫的無政府主義者
與法蘭克·黎普羅談《維洛妮卡·弗斯的渴望》和《奎雷爾——與魔鬼的協定》
假如我不工作,便會渾身不對勁
與沃爾弗拉姆·徐特談法蘭克福經驗和德國電影
親猶太即反猶太
與本雅明·亨利希斯談《垃圾、城市與死亡》所引發的反應
寧願當墨西哥的清道夫,也不願當德國的電影導演與《明鏡》周刊談德國電影政策並宣稱去國之意
對你所體驗之事作出反應
恩斯特·布爾可與道格拉斯·瑟克、法斯賓德的對話
對一份問卷的回答
一個在男人世界里執導演簡的女人
法斯賓德訪問烏拉·施特克爾
電影解放心智
編者序
《八小時不成為一日》
對約亨與瑪麗安的若干雜思
從絕望和勇氣中體認烏托邦。,進而敞開心靈
論《絕望》的兩篇獨白及一篇短文
《一年十三個月》
《第三代》
人的城市與靈魂
對阿爾弗雷德·德布林的小說
《柏林亞歷山大廣場》的若干雜思
對《垃圾、城市與死亡》的表態
《古柯鹼》企划案之序言
心有所許的人
被貸的借方,被借的貸方
論古斯塔夫·弗雷塔克的小說《借與貸》以及改編電視電影受阻一事
《春風秋雨》
論道格拉斯·瑟克的電影
徒具形影,毫無憐憫
對夏布羅爾電影的若干雜思
德國電影將會更富有
對瓦爾特·波克麥爾《永遠的珍》這部好片的若干雜思
引體向上,倒立,連翻三個跟斗——站穩腳步
韋納·施勒特爾以《那不勒斯王國》締造出罕見的成就
麥可·寇蒂斯——好萊塢的無政府主義者?
對一個乍似矛盾的想法手若干雜思
漢娜·舒古拉
她不是明星,她和我們所有人一樣只是一個脆弱的人
(關於一個引人興味的女人的若干雜思)
我對未來事業的憧憬
坎城悲傷的眼楮
據說亞歷山大·克魯格剛剛過生日
《羅莎·盧森堡》企划案之注解
給克洛茨的公開信
關於劇場與共同決定
《奎雷爾——與魔鬼的協定》序言
在秩序癱瘓的天堂里公民辯證中的徐特
電影還有未來嗎?
德國熱門影片點將錄
附錄一 作品目錄
附錄二 中外人名對照索引
 

法斯賓德去世至今,已十有一年了,或許由於他早已不再能推出作品,國內影迷對他始終不若對其他德國導演(如文德斯、施隆多夫,甚至赫爾措格)來得熟悉。他的電影除了《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曾於影院上映外,其他作品於金馬獎國際影展中上映的比例委實不高。這樣一個一年平均起碼拍兩三部影片的多產導演,國內廣大影痴竟只見得到他的《四季商人》、《馮塔納:艾菲·布里斯特》、《恐懼吞噬靈魂》、《中國輪盤》、《波爾維澤》、《德國之秋》、《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莉莉·瑪蓮》、《維洛妮卡·弗斯的渴望》、《奎雷爾——與魔鬼的協定》,及去年(1992)為紀念他逝世十周年而連續放映八天的十五集電視電影《柏林亞歷山大廣場》,不得不令喜愛法斯賓德的影迷心懷不平。

法斯賓德之所以予國內影迷較多的距離感,除了上述原因外,或許和他影片中濃厚的政治性與純然的德國經驗有關;剝除表象,實事求是,追根究底——對於本質永無止盡的深研探索,是典型的德國人性格,因而在「真相」與「美感」之間,德國人永遠優先選擇真相。有人說,看法斯賓德的電影覺得很「恐怖」,或許緣由即在於此。法斯賓德所揭露的不僅是赤裸裸的真相,更著力於使觀者與他透過影片所呈現的真相之間保持一段距離,這當然是很「布萊希特」式的,在《馮塔納:艾菲·布里斯特》中尤其可以見到這份頻頻打斷觀者其不由自主被帶入劇情中的用心。然而,如果說法斯賓德承襲了布萊希特的疏離劇場傳統,倒並不盡然,因為他可以將影片拍得比通俗劇更通俗劇,其煽情、聳動可說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而同時又具有絕對足夠的說服力,教觀者一方面保持理性自主的觀影能力,一方面「情不自禁」隨著劇中十足引人共鳴、令人感同身受的大悲大喜,而大慟大悅一番,而產生一種病後重生之感——《柏林亞歷山大廣場》即是一例。「現實」永遠是法斯賓德電影的第一主題。任何人都無法漠視、逃避它,或許這是何以法斯賓德的電影每每教人「舒坦」不起來的原因;然而看他的電影正好比被施以催眠術,藉由直接面對不愉快的經驗,而得以走出陰影,釋放潛意識。

這樣一位持續不斷拍電影、編導戲劇的藝術工作者,不但將生命的蠟燭多頭點燃,更從來無畏於袒露自己,譬如不諱言自己是雙性戀者,或在訪談(見本書「幻想的無政府主義」篇)中直指問題核心,從不拐彎抹角或故作姿態,因而他的「真」往往教人不知所措;而在他自己的文集(見本書「電影解放心智」篇)中,一個激進、永不妥協、時時自我省察的行動派思想家更躍然紙上,正是人如其影。如此以短短三十六歲生命留下逾四十部影片的導演,在影壇中並不多見。感謝萬象圖書給予譯者了解這位可敬的藝術工作者其人其事,以及其對電影、人、社會、世界所思所想的機會。歷時四個月的翻譯過程,是心靈無比充實的經驗,相信讀者在讀罷全書之後,將和譯者一樣盼望有朝一日能觀賞法斯賓德的全套電影,當然屆時將是國內電影環境大大開放之時,衷心期待。

林芳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