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理性批判

實踐理性批判
定價:120
NT $ 104
 

內容簡介

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出版於1788年。全書除序言和導言外,分為純粹實踐理性的「要不論」和「方法論」兩部分,外加一個「結論」。「要素論」里面又分為純粹實踐理性的「分析論」和「辨證論」。這一套結構與《純粹理性批判》的大體結構完全相同,但在划分的細節上卻有很大的差輥,甚至完全相反。這是由於兩個批判的任務、對象和要達到的目標不同所決定的。

這個批判為什麽不題名為純粹實踐理性批判,而是簡單地題名為一般實踐理性批判,雖然它與思辨理性批判的對應關系看起來需要前一個名稱,對此這部著作做出了充分的說明。這個批判應當單單闡明純粹實踐理性是存在的,並且出於這個意圖批判理性的全部實踐能力。如果它在這一方面成功了,它就無需批判純粹能力本身,以發現理性是否以這樣一個過分僭越的要求,超越了自己(一如發生在思辨理性那里的情況)。因為如果它作為純粹理性是現實地實踐的,那麽它就通過事實證明了它的實在性和它的概念的實在性,而反駁它有可能具有實在性的一切詭辯便是徒然的了。 憑借這種能力,先驗自由從現在起也就確立了起來,而且這里所謂自由是取其絕對意義而言的,思辨理性在應用因果性概念時需要這種意義上的自由,為著當它要在因果聯結的系列中思維無條件者時,將它自己從它不可避免地陷於其中的二律背反中挽救出來;但是思辨理性只能將自由概念以或然的,即並非不可思維的方式樹立起來,而不能確保它的客觀實在性,而且思辨理性如此辦理,只是以免將那些它至少必須承認可以思維的東西,假定為不可能,從而危及了理性的存在,使它陷入懷疑主義的深淵之中。
 

目錄

序言
導言 實踐理性批判的理念
第一部分 純粹實踐理性的要素論
第一卷 純粹實踐理性的分析論
第一章 純粹實踐理性的諸原理
§1.解題
注釋
§2.定理Ⅰ
§3.定理Ⅱ
繹理
注釋Ⅰ
注釋Ⅱ
§4.定理Ⅲ
注釋
§5.課題Ⅰ
§6.課題Ⅱ
注釋
§7.純粹實踐理性的基本法則
注釋
繹理
注釋
§8.定理Ⅳ
注釋Ⅰ
注釋Ⅱ
在德性原則中實踐的質料規定根據表
Ⅰ.純粹實踐理性原理的演繹
Ⅱ.純粹理性在實踐運用中進行一種在思辨運用中它自身不可能的擴展的權利
第二章 純粹實踐理性的對象的概念
就善與惡的概念而言的自由范疇表
純粹實踐判斷力的模型論
第三章 純粹實踐理性的動機
對純粹實踐理性的分析文化的批判性說明
第二卷 純粹實踐理性的辯證論
第一章 純粹實踐理性的一般辯論
第二章 純粹理性在規定至善概念時的辯證論
Ⅰ.實踐理性的二律背反
Ⅱ.對實踐理性的二律背反的批判的消除
Ⅲ.純粹實踐理性在其與思辨理論結合時的優先地位
Ⅳ.靈魂不朽,作為純粹實踐理性的一個懸設
Ⅴ.上帝存有,作為純粹實踐理性的一個懸設
Ⅵ.總論純粹實踐理性的懸設
Ⅶ.如何能夠設想純粹理性在實踐意圖中的擴展而不與此同時擴展其思辨的知識?
Ⅷ.出於純粹理性的某種需要的認其為真
Ⅸ.人的認識能力與他的實踐使命的明智適當的比例
第二部分 純粹實踐理性的方法論
結論
德漢術語索引
漢德術語對照表
人名索引
 

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出版於1788年。全書除序言和導言夕卜,分為純粹實踐理性的「要素論」和「方法論」兩部分,外加一個「結論」。「要素論」里面又分為純粹實踐理性的「分析論」和「辯證論」。這一套結構與《純粹理性批判》的大體結構完全相同,但在划分的細節上卻有很大的差別,甚至完全相反。這是由於兩個批判的任務、對象和要達到的目標不同所決定的。

康德在「序言」中一開始就指出,本書溝任務並不是批判「純粹實踐理性」,而是立足於無人可以懷疑的「純粹實踐理性」去批判理性的「全部實踐能力」;即不是像《純梓理性批判》那樣考察人的各種知識「如何可能」的先天條件,而是從人的純粹理性現實具有的實踐能力出發並以之作標准,批判和評價一般的(不純粹的)理性在實踐活動中的種種表現,從中確認繩粹理性的先天普遍規律,這就是道德翟。道德律使人認識到人在實踐中事實上是自由的,並反過來確定了人的自由是道德律的「存在理由」,這樣一來,自由就由於存在著道德律這一事實而不再僅僅是《純粹理性批判》中所設想的那種可能的「先驗自由」,而成為了具有客觀實在性的「實踐的自由」即「自由意志」了。自由概念就此成為了兩大批判體系結含的關鍵(」拱頂石」)。之所以有如此區別,是由於這里所謂的「實在性」與《純粹理性投匕判》中的實在性具有不網的含義,不是知識的實在性,而是實踐的實在性,它不給我們帝來任何有關對象的知識,但卻有可能基於自在之物而現實地對現象世界發生作用,因而是同一個理性在不同的方面即實踐方面(而非認識方面)的運用。但這種實踐的運用本身也有它的理論上的要求,即為了保證純攛道德律的完全實現和至善的完成而必須假定(懸設)靈魂的不朽和上帝的存有,這些假定也曲於自由概念的實在性而帶上了實踐意義上掏實在性,即能夠現實地對人的行動起作用。但這種作用是決不能用自然規律或心理學來解釋的,雖然也並不與之相沖突,因為它是一種超驗的原因性。

在「導言」中,康德再次重申了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的區別:前者只處理認識能力,其客觀實在性須依賴於直觀經驗,後者則處理意志(即欲求能力),所謂意志就是自己實現對象的能力,所以純粹實踐理性本身就具有作用於對象的實在性,它無須批判就可以用作實踐理性批判的基點,用來衡量人的一般實踐活動在何種程度上是「綴梓的」或是受經驗制約的。康德由此制定了本書的大綱,並說明實踐理性批判與思辨理性批判在「分析論」上采取了相反的程序,即不像後者那樣從感性論到概念論再到原理論,而是從原理到概念再到感性。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