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孔子基金會文庫中的《五經哲學及其文化學的闡釋》分冊,主要征集孔子,儒學以及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研究的優秀作品,總結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當代人文學術與社會的發展進步。
本書內容全面,條理清晰,論述詳實,分析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學性,科學性,理論性,適合各學術愛好者參閱。
作者簡介:
嚴正,1964年生於黑龍江省阿城縣。1982年畢業於黑龍江大學哲學系,1985年於南開大學哲學系獲得中國哲學專業碩士學位,畢業后留校任教至今,后獲得博士學位,師從方克立先生。現任南開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主任。曾出版《儒學本體論研究》一書,在《中國哲學》、《中國哲學史》等刊物發表文章若干。近年來來一直從事經濟學研究。
目錄
第一章 《詩經》哲學研究
一、《詩經》研究中的若干問題
1.詩的產生和《詩經》的形成
2.「詩序」問題
3.詩之「六義」
4.詩與樂的關系
二、先秦詩說
1.論詩的產生和本質
2.春秋時代賦詩、引詩的轉變
3.孔孟詩說
4.荀子和《禮記》的詩說
三、三家詩和毛詩
1.三家詩說
2.毛詩說
四、《詩經》哲學概說
第二章 《尚書》哲學研究
一、《尚書》學研究的若干問題
二、《尚書》的哲學基本觀念
1.畏天與敬德
2.禪讓與民本
3.聖賢與憂患
三、先秦《尚書》的地位和作用
四、西漢《尚書》學的意義和作用
1.先秦儒學的轉折
2.西漢《尚書》學的意義和作用
第三章 「三禮」哲學研究
一、「三禮」的傳承與考辨
二、「禮」的內容和意義
1.八禮
2.禮的實質
3.禮與仁
4.禮與樂
5.禮與孝
三、西漢禮制的建設
第四章 《周易》哲學研究
一、《易經》的產生
二、《易傳》的內容與意義
1.《易傳》的天道觀
2.《易傳》的人道觀
三、西漢易學的發展
第五章 《春秋》哲學研究
一、《春秋》和「三傳」的爭論
二、《公羊》學的基本內容
1.春秋筆法
2.天道觀和歷史觀
三、董仲舒思想的意義
第六章 五經哲學的基本觀念
一、經學哲學的確立
二、經學哲學的基本觀念
三、經學哲學的基本特征
第七章 經學的宗教功能
一、傳統宗教與哲學的關系
1.傳統宗教的演變
2.中國哲學的產生
二、儒學的宗教功能
第八章 經學的意識形態批判
一、經學與意識形態的同一
二、儒學和意識形態的對立
第九章 儒者的生存困惑
一、儒者的生存姿態
二、儒家的人生哲學
三、儒者的生存困惑
第十章 經學的思維方式
一、傳統哲學的思維方式
二、經學解釋學的基本特征
余論
參考書目
后記
一、《詩經》研究中的若干問題
1.詩的產生和《詩經》的形成
2.「詩序」問題
3.詩之「六義」
4.詩與樂的關系
二、先秦詩說
1.論詩的產生和本質
2.春秋時代賦詩、引詩的轉變
3.孔孟詩說
4.荀子和《禮記》的詩說
三、三家詩和毛詩
1.三家詩說
2.毛詩說
四、《詩經》哲學概說
第二章 《尚書》哲學研究
一、《尚書》學研究的若干問題
二、《尚書》的哲學基本觀念
1.畏天與敬德
2.禪讓與民本
3.聖賢與憂患
三、先秦《尚書》的地位和作用
四、西漢《尚書》學的意義和作用
1.先秦儒學的轉折
2.西漢《尚書》學的意義和作用
第三章 「三禮」哲學研究
一、「三禮」的傳承與考辨
二、「禮」的內容和意義
1.八禮
2.禮的實質
3.禮與仁
4.禮與樂
5.禮與孝
三、西漢禮制的建設
第四章 《周易》哲學研究
一、《易經》的產生
二、《易傳》的內容與意義
1.《易傳》的天道觀
2.《易傳》的人道觀
三、西漢易學的發展
第五章 《春秋》哲學研究
一、《春秋》和「三傳」的爭論
二、《公羊》學的基本內容
1.春秋筆法
2.天道觀和歷史觀
三、董仲舒思想的意義
第六章 五經哲學的基本觀念
一、經學哲學的確立
二、經學哲學的基本觀念
三、經學哲學的基本特征
第七章 經學的宗教功能
一、傳統宗教與哲學的關系
1.傳統宗教的演變
2.中國哲學的產生
二、儒學的宗教功能
第八章 經學的意識形態批判
一、經學與意識形態的同一
二、儒學和意識形態的對立
第九章 儒者的生存困惑
一、儒者的生存姿態
二、儒家的人生哲學
三、儒者的生存困惑
第十章 經學的思維方式
一、傳統哲學的思維方式
二、經學解釋學的基本特征
余論
參考書目
后記
序
《中國孔子基金會文庫》作為一種出版資助性質的事業,是專為征集孔子、儒學以及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研究的優秀作品而設立的,旨在總結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當代人文學術與社會科學的發展進步。不久前,該《文庫》已推出第1輯入選的7部作品;剛跨入新千年,第2輯入選的8部新著又出版了,願它能夠成為讀者的學習、工作、研究時的有益參考。
堅持以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加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實踐「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基本方略,批判性地吸收、開發、利用傳統文化資源,無疑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歷史證明,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忽略了自己的傳統文化,不僅不能發展,而且肯定會走向沒落。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他的特點,有他的許多珍貴品。對於這些,我們還是小學生。今天的中國是歷史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者,我們不應該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繼承這一份珍貴的遺產。」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燦爛文化,其中儒學集傳統文化之大成,涵蓋了哲學、歷史、道德、宗教、經濟、政治、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在中國古代文明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主導中國文化二千余年,而且影響東方諸國及歐美,成為我們民族的驕傲和巨大的精神財富。但是,當今時代變化迅猛,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綜合國力競爭激烈,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我國改革開放以前國情社情發生了巨大變化,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求不斷增長,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趨向多樣化。馬克思曾指出:「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會生存條件上,聳立着由各種不同的、表現獨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觀構成的上層建築。」面對紛繁復雜的各種社會思潮,如何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確切地了解人類全部發展過程所創造的文化」(列寧語),多角度地審視各類文化現象,吸納優秀的外來文化,弘揚傳統文化中有生命力而又能夠跨越時空的東西,不斷地通過創造性轉換使之成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這是擺在我們每個文化理論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為此,文化理論工作必須堅持:
——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上下功夫,深入挖掘一切有利於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於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而不是盲目吸收或隨意割舍。
——在實際工作中認真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待歷史文化,提倡學術問題上的平等切磋,尊重從不同角度和用不同方法得出的有價值的結論,尤其要注意克服那種要麼「全盤肯定」,要麼「全盤否定」的極端思想和片面性。
——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適應全球化趨勢,加強國際間學術交流與研究的合作,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建設的成就,以清醒的頭腦博采各國文化之長,在不同文化的交流、融會中再造人類先進文化,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
——着眼於理論研究的創新,緊緊抓住新實際、新問題、新要求和新發展,在研究機制、內容、觀念、方法等諸方面不斷表新的突破。這是傳統文化研究取得新進展的希望所在。
——處理好提高和普及的關系。既要對各種歷史文化范疇溯本求源,對其理論根據、內核價值進行透徹分析,全面、系統、深入地領悟其深層底蘊,以夯實理論基礎;又要注意傳統文化走向現代社會具體途徑的研究,科學回答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遇到的一些重大現實問題,主動開展對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科技文化知識和思想道德教育,在應用中求發展,在普及中求提高。
正是基於以上考試和認識,我們在《文庫》的動作過程中突出了「精品」的要求。《中國孔子基金會文庫》的出版資助,沒有作品數量和地域的限制,但卻有較高的質量要求,即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出版資助,而是着眼於對優秀學術成果的扶持,強調的是研究成果思想性、科學性、學術性和創造性的統一,是代表一個時期高水平著作的薈萃。因此,對入選《文庫〈作品的評選是比較嚴格的。去年5月,來自北京、上海、吉林、陝西、山東等地的評委們,本着「質量第一,寧缺勿濫」的原則,按照嚴格的程序和標准,最后評選出8部專著:《儒學價值的新探索》(牟鍾鑒著)、《荀子與儒家的社會理想》(韓德民著)、《五經哲學及其文化學的闡釋》(嚴正著)、《春秋左傳人物譜》(方朝暉編著)、《〈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廖名春著)、《魯文化史》(楊朝明著)、《孟子林廟歷代題詠集》(劉培桂編)、《儒學走向世界文獻索引》(朱仁夫、邱紹雄編),作為第2輯《文庫》的入選著作。這些著作無論在理論分析或資料拓展方面,都有所深化和豐富。當然,是否精品及其社會效果如何,還要經受社會與歷史的批判。
江澤民同志曾經指出:「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堅定實踐者,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真正繼承者。我們黨的一大長處和優勢,就是把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堅持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結合起來,講求共產黨員個人的思想品德修養。」研究昨天,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和把握今天,開創未來。《中國孔子基金會文庫》要為組織研究和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發揮應有的作用。希望廣大同仁和熱心讀者盡己所能,從不同角度推動這項事業不斷上新的台階。
2001年3月9日
堅持以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加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實踐「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基本方略,批判性地吸收、開發、利用傳統文化資源,無疑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歷史證明,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忽略了自己的傳統文化,不僅不能發展,而且肯定會走向沒落。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他的特點,有他的許多珍貴品。對於這些,我們還是小學生。今天的中國是歷史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者,我們不應該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繼承這一份珍貴的遺產。」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燦爛文化,其中儒學集傳統文化之大成,涵蓋了哲學、歷史、道德、宗教、經濟、政治、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在中國古代文明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主導中國文化二千余年,而且影響東方諸國及歐美,成為我們民族的驕傲和巨大的精神財富。但是,當今時代變化迅猛,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綜合國力競爭激烈,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我國改革開放以前國情社情發生了巨大變化,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求不斷增長,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趨向多樣化。馬克思曾指出:「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會生存條件上,聳立着由各種不同的、表現獨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觀構成的上層建築。」面對紛繁復雜的各種社會思潮,如何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確切地了解人類全部發展過程所創造的文化」(列寧語),多角度地審視各類文化現象,吸納優秀的外來文化,弘揚傳統文化中有生命力而又能夠跨越時空的東西,不斷地通過創造性轉換使之成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這是擺在我們每個文化理論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為此,文化理論工作必須堅持:
——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上下功夫,深入挖掘一切有利於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於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而不是盲目吸收或隨意割舍。
——在實際工作中認真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待歷史文化,提倡學術問題上的平等切磋,尊重從不同角度和用不同方法得出的有價值的結論,尤其要注意克服那種要麼「全盤肯定」,要麼「全盤否定」的極端思想和片面性。
——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適應全球化趨勢,加強國際間學術交流與研究的合作,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建設的成就,以清醒的頭腦博采各國文化之長,在不同文化的交流、融會中再造人類先進文化,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
——着眼於理論研究的創新,緊緊抓住新實際、新問題、新要求和新發展,在研究機制、內容、觀念、方法等諸方面不斷表新的突破。這是傳統文化研究取得新進展的希望所在。
——處理好提高和普及的關系。既要對各種歷史文化范疇溯本求源,對其理論根據、內核價值進行透徹分析,全面、系統、深入地領悟其深層底蘊,以夯實理論基礎;又要注意傳統文化走向現代社會具體途徑的研究,科學回答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遇到的一些重大現實問題,主動開展對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科技文化知識和思想道德教育,在應用中求發展,在普及中求提高。
正是基於以上考試和認識,我們在《文庫》的動作過程中突出了「精品」的要求。《中國孔子基金會文庫》的出版資助,沒有作品數量和地域的限制,但卻有較高的質量要求,即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出版資助,而是着眼於對優秀學術成果的扶持,強調的是研究成果思想性、科學性、學術性和創造性的統一,是代表一個時期高水平著作的薈萃。因此,對入選《文庫〈作品的評選是比較嚴格的。去年5月,來自北京、上海、吉林、陝西、山東等地的評委們,本着「質量第一,寧缺勿濫」的原則,按照嚴格的程序和標准,最后評選出8部專著:《儒學價值的新探索》(牟鍾鑒著)、《荀子與儒家的社會理想》(韓德民著)、《五經哲學及其文化學的闡釋》(嚴正著)、《春秋左傳人物譜》(方朝暉編著)、《〈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廖名春著)、《魯文化史》(楊朝明著)、《孟子林廟歷代題詠集》(劉培桂編)、《儒學走向世界文獻索引》(朱仁夫、邱紹雄編),作為第2輯《文庫》的入選著作。這些著作無論在理論分析或資料拓展方面,都有所深化和豐富。當然,是否精品及其社會效果如何,還要經受社會與歷史的批判。
江澤民同志曾經指出:「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堅定實踐者,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真正繼承者。我們黨的一大長處和優勢,就是把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堅持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結合起來,講求共產黨員個人的思想品德修養。」研究昨天,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和把握今天,開創未來。《中國孔子基金會文庫》要為組織研究和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發揮應有的作用。希望廣大同仁和熱心讀者盡己所能,從不同角度推動這項事業不斷上新的台階。
2001年3月9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