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包括:不死的青春;孩子與鳥兒;貧賤夫妻;誰是最可愛的人;我們會見了彭德懷司令員;一張臨別的照片等內容。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歷史是中國文人傳統,無論身處順境地還是逆境,只要有可能,總愛登攬江山,留連光景,觸景生情,托物寄意,於是揮灑成文。陸游有贈人詩雲:「君詩好處吾能識,正在山程水驛中。」詩如此,散文也是如此。從上世紀初起,現代文壇上先後出現一批擅於緩景狀物的高手。他們那些精湛典雅、自然如畫的美文,帶著一代代的讀者走向東南西北,擴大視野,開拓胸懷,領略神州大地和五洲四海的山川風物、民俗人情。近十多年來,國門敞開,迎接八面來風,使更多人矚目海外,關心世界,渴望更多地域處游記,其中有不少寫得比前人更精更深,也更有分量。
二十世紀的中國散文史,融括了太多的艱辛、苦痛、血淚與歡歌,它是一部現代文明輾轉拓進的奮斗史,也是國人意識視野的開闊轉而深邃的思想史,更是現代人激盪而彷徨而洞徹的心靈史。
目錄
胡風 不死的青春
林海音 窗
張秀亞 孩子與鳥兒
父與女
鍾理和 貧賤夫妻
魏巍 誰是最可愛的人
巴金 我們會見了彭德懷司令員
從鐮倉帶回的照片
葉聖陶 登雁塔
游了三個湖
趙樹理 一張臨別的照片
傅雷 與傅聰書(六封)
子岡 官廳少年
杜埃 花尾渡
秦牧 社稷壇抒情
古戰場春曉
沈從文 天安門前
徐遲 歸來
艾青 養花人的夢
白樺 洛陽燈火
方令孺 在山陰道上
老舍 養花
蕭乾 初冬過三峽
萬全 搪瓷茶缸
碧野 天山景物記
冰心 小桔燈
我們把春天吵醒了
流沙河 草木篇
吳祖光 霧里峨眉
何為 第二次考試
郭風 夜宿泉州
葉笛
李若冰 山·湖·草原
楊逵 綠島家書(八則)
蒸子 黃山小記
黃秋耘 行吟閣遐想
柯藍 早霞短笛
劉白羽 日出
紅瑪瑙
陶鑄 松樹的風格
靳以 黃浦江的早晨
葉君健 天安門之夜
韓北屏 麗日南天
韋君宜 憶西榆林
葉笛 窮巷
陳殘雲 沙田水秀
楊朔 荔枝蜜
金字塔夜月
袁鷹 井岡翠竹
方紀 揮手之間
吳伯簫 記一輛紡車
艾煊 碧螺春汛
善卷游
馮牧 瀾滄江邊的蝴蝶會
於敏 西湖即景
嚴陣 牡丹園記
韓少華 序曲
曹靖華 憑吊「新處女」
洱海一枝春
周瘦鵑 聽雨聽風入雁山
李健吾 雨中登泰山
琦君 毛衣
高纓 西昌月
李廣田 花潮
山色
林遐 落日
季羨林 馬纓花
峻青 秋色賦
孫犁 黃鸝
范煙橋 太湖碎錦
司馬文森 班芝蘭
敖德斯爾 牧馬人之歌
茹志鵑 叮叮的小鈴聲
林林 蝶戀花
張菱(舟令) 待月草
余光中 登樓賦
聽聽那冷雨
舒巷城 小流集
羅蘭 寫給秋天
那南風吹來清涼
劉以鬯 俯視
羅琅 陽光雨露
郭楓 空山鳥語
梅苑 澹廬散記
侶倫 鄉村里一個寒夜
謝璞 珍珠賦
王鼎鈞 那樹
季薇 橫貫探幽
蕭白 四月陽明
艾雯 綠水三千
佚名 廣場——紀念碑
特殊的祭奠
林海音 窗
張秀亞 孩子與鳥兒
父與女
鍾理和 貧賤夫妻
魏巍 誰是最可愛的人
巴金 我們會見了彭德懷司令員
從鐮倉帶回的照片
葉聖陶 登雁塔
游了三個湖
趙樹理 一張臨別的照片
傅雷 與傅聰書(六封)
子岡 官廳少年
杜埃 花尾渡
秦牧 社稷壇抒情
古戰場春曉
沈從文 天安門前
徐遲 歸來
艾青 養花人的夢
白樺 洛陽燈火
方令孺 在山陰道上
老舍 養花
蕭乾 初冬過三峽
萬全 搪瓷茶缸
碧野 天山景物記
冰心 小桔燈
我們把春天吵醒了
流沙河 草木篇
吳祖光 霧里峨眉
何為 第二次考試
郭風 夜宿泉州
葉笛
李若冰 山·湖·草原
楊逵 綠島家書(八則)
蒸子 黃山小記
黃秋耘 行吟閣遐想
柯藍 早霞短笛
劉白羽 日出
紅瑪瑙
陶鑄 松樹的風格
靳以 黃浦江的早晨
葉君健 天安門之夜
韓北屏 麗日南天
韋君宜 憶西榆林
葉笛 窮巷
陳殘雲 沙田水秀
楊朔 荔枝蜜
金字塔夜月
袁鷹 井岡翠竹
方紀 揮手之間
吳伯簫 記一輛紡車
艾煊 碧螺春汛
善卷游
馮牧 瀾滄江邊的蝴蝶會
於敏 西湖即景
嚴陣 牡丹園記
韓少華 序曲
曹靖華 憑吊「新處女」
洱海一枝春
周瘦鵑 聽雨聽風入雁山
李健吾 雨中登泰山
琦君 毛衣
高纓 西昌月
李廣田 花潮
山色
林遐 落日
季羨林 馬纓花
峻青 秋色賦
孫犁 黃鸝
范煙橋 太湖碎錦
司馬文森 班芝蘭
敖德斯爾 牧馬人之歌
茹志鵑 叮叮的小鈴聲
林林 蝶戀花
張菱(舟令) 待月草
余光中 登樓賦
聽聽那冷雨
舒巷城 小流集
羅蘭 寫給秋天
那南風吹來清涼
劉以鬯 俯視
羅琅 陽光雨露
郭楓 空山鳥語
梅苑 澹廬散記
侶倫 鄉村里一個寒夜
謝璞 珍珠賦
王鼎鈞 那樹
季薇 橫貫探幽
蕭白 四月陽明
艾雯 綠水三千
佚名 廣場——紀念碑
特殊的祭奠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