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課程

未來的課程
定價:144
NT $ 125
 

內容簡介

《未來的課程》是麥克·揚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也是課程社會學的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其中對於課程的社會建構、各種取向之間的沖突,以及對學習化社會中課程的設想與分析,對於我們深入理解和探討課程是非常有價值的。

學術交流是學術發展和繁榮的最重要的動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陸續翻譯引進了一批批外國教育理論著作,這對促進我國教育研究的發展、提高教育研究的水平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但20世紀90年代以後經常被人們引用的作品和作家,由於沒有系統譯介,以訛傳訛的也不少。為此,我們籌划了這套影響力教育理論譯叢。選題的重點是思想性、綜合性較強,學術覆蓋面較廣,較具原創性的作品,時間上以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為主。雖然這中間有些作品翻譯難度較大,但我們也希望不避煩難,做一點基礎性的工作。同時我們也希望學者同仁共同關心這一工作的進展,為叢書出謀划策,推薦作品,參與翻譯,不斷提高這套叢書的質量。
 

目錄

總序
一種辯證的課程觀——《未來的課程》譯者序
致謝
導言
第一部分 課程社會學的建構與重建
第一章 課程是社會組織的知識
第二章 課程變遷:局限性可能性
第三章 課程與「新教育社會學」
第二部分 未來課程中學術/職業課程的分化
第四章 整合學術與職業的分離:14—19歲學生的課程
第五章 21世紀課程的經濟基礎
第六章 義務教育後統一教育課程的模塊化策略
第七章 14—19歲課程中個人和社會教育的整合
第八章 學習社會的資格制度:以迪爾英報告為基礎
第九章 超越高級證書考試:走向未來的高級水平課程
第三部分 知識、學習和學習化社會中的課程
第十章 學習化社會中的後義務教育
第十一章 一種新的教師教育課程
第十二章 從「新教育社會學」到批判學習理論
注釋
參考文獻
原始文獻年表
索引
後記
 

《未來的課程》是麥克·揚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也是課程社會學的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其中對於課程的社會建構、各種取向之間的沖突,以及對學習化社會中課程的設想與分析,對於我們深入理解和探討課程是非常有價值的。對於我國新課程的建設,特別是課程理論的發展,也大有裨益。當然,對送本書的閎讀和理解本身也應該像他自己在這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所采取的態庋一樣,有一種建設性的批判態度。而且,莢國及歐洲的情況與中國也不盡相閏。這樣一種非常哲學化的話語和評論,實際上也正是體現了揚的精神和理論風格。我在翻譯、審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反復琢磨揚的內在思路以及字里行閫背后的無字之書。正是揚自己對本書所討論的未來課程的原則的說明,給予了我啟發。正如他自已在導言中所說的那樣,「未來課程的原則可以十分適當地表達為一種辯證的形式」。這里,我並不想用我的語言重新介紹揚的觀點和本書的內容,也不打算具體說明揚如何在他的論述中體現和貫徹這種辯證的原則,囡為,這些在《未來的課程》一書中已經有非常清楚的描述和反映。而我更加願意在揚的啟發下,大膽地提出一個新概念——「辯證的課程觀」,作為我自已初步的翻譯和閱讀的一點體會和心得,並初步地闡述我對這種辯證的課程觀的看法。

當我們讀到和聽到課程和知識的社會建構時,我們經常想到的是人們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念和利益取向去選擇不罔的知識,或者是按照某種意識形態對各種知識進行加工、改造、傳遞和評價,仿偽這種建構只是一種知識的再生產。但是,實際上這種建構本身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活動和過程,而且是一個社會不同方面和階層共同參與的活動和過程,是一個充滿矛盾沖突的活動和過程,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動態的活動和過程。當每個人都從自已的立場和角庋進行這種建構的時候,當每個不同的利益群體和社會階層都在進行這種社會建構的時候,課程就成為了一個斗爭的場域,也就成為了一個談判的場域,一個「討價還價」和「爭權奪利」的場域。特別是在文化成為了一種資本,知識成為了現代社會非常重要的資源,並且,文化霸權在成為了一種爭奪的對象,成為現代社會權力的象征,在教育進入了一個更加民主化的歷史階段以后,這種在課程和知識的社會建構中的矛盾和沖突則表現的更加激烈和尖銳。而從現實的課程而言,實際上作為一個完成的形態,任何課程往往都是一種不同的利益相關者之間彼此暫時的妥協、讓步和「角斗」的結呆。而從理論的形態上看,速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充滿矛盾和辯證的過程和活動。在送種辯證活動與過程的展開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幾幅不同的畫面。

在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中,我們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這樣一種辯證的畫面。這里,首先是不同文化在課程領域中啪相互作用和影響。無疑,任何課程,包括它的內容和形式,都體現了一定的丈化觀念和取向。而不同的文化恩潮也都總是希望作為國家和社會共有價值和思想的課程,能夠反映自身文化的要求和特點。當然,這些不同文化對課程的耍求和影響,以及它們之閬的相互作用,往往並不是苴接表現出來,而常常是通過不同的課程理論得到體現,例如,有的嵬從認識論的角度入手,有的則是從存在哲學的視野出發。按照台灣學者陳伯璋的觀點,這里有所謂知識取向的課程理論,有實侏取向的課程理論,還有價值取向的課程理論。而且,對於課程理論的功能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是推展課程實際應用和研究課程的指導體系,有的認為是課程與影響它的各種因素之間的關系的說明,還有的認為課程理論是一種創造性的充滿智慧的工作,它是討論課程的方式,是改進和批判概念的體系。(陳伯璋著:《課程研究與教育革新》,台灣師大書苑有限公司出版,1987年)應該說,它們各自都有一定的道理,而實際的課程則往往是它們的綜合體現。沒有知識的系統性、脫離實際,以及缺乏一定的價值觀念的課程都是不可想象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