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21世紀人類學習的革命》譯叢之一,是一系列有關建構主義研討的論文集。建構主義研究領域11位國際著名學者在1990年1月17日至4月13日期間參加了一系列研討會,研討會上出現了六種似乎是核心的建構主義新范式,它們是:社會建構主義、激進建構主義、社會建構論、信息加工建主義、控制論系統觀、對待中介行為的社會文化觀點。為了讓各種不同觀點得到充分的討論並就異同的學者共同體中達成共識,斯特費教授通過爭取額外資金於1992年2月19-23日,又召開了題為《教育中的新認識論》研討會。本書是會議期間各種觀點的一個匯總。一方面向我們勾畫出了建構主義不同范式的形成淵源、特點、特長以及他們對不同學科領域的影響和貢獻,另一方面為我們描繪了建構主義各個范式間的網絡關系。

 

目錄

總序
譯者前言
中譯本序
前言
第一部分 激進建構主義與社會建構論
第一章 教學的建構主義方法
第二章 社會建構和教育過程
第三章 社會建構論與激進建構主義的對話
第四章 建構論與建構主義——二者擇其一
第二部分 信息加工建構主義與控制系統論
第五章 從獨白到對話:學習和多元描述的生態建構方法
第六章 認知彈性、建榴義和超文本
第七章 評斯皮羅等和斯泰爾的所著章節
第八章 建構主義、控制論和信息加工:對研究學習的技術的永示
第三部分 社會建構主義與社會文化取向
第九章 結構的構建:作為社會實踐的數學化的形成與功能
第十章 課堂中的話語與學習:一種社會文化觀
第十一章 知識與課堂教學的社會和文化維度
第十二章 激進建構主義、社化文化觀和社會建構主義的相容性問題
分析與綜合之一 新的認識論
第十三章 反映世界還是制造世界:必須有一個更好的方法
第四部分 語言、數學和科學教育上的新認識論
第十四章 建構主義觀:一種流行的和富有成效的科學教育研究與實踐范式
第十五章 從現場到教室:對數學理論的研究
第十六章 書面話語:一種建構主義觀
第十七章 從新的認識到教育實踐:對教與學意義的重新審視
第十八章 通過形式進行意義的建構與遷移
第十九章 建構主義、性騷擾、前提:對杜伊特、薩克斯和斯皮維觀點的松散的回應
第五部分 臨床、數學與科學教育中的新認識論
第二十章 感知經驗、抽象和教學
第二十一章 科學教育的建構主義方法
第二十二章 對小學數學與教的反思
第二十三章 社會介入認識過程:對德萊弗、伍德、科布及亞克爾和馮·格拉塞斯費爾德觀點的評述
第二十四章 協助建構:論教師在幫助學習者已有文化知識建構中的作用
第二十五章 轉換范式:自我反思性評論
分析與綜合之二 教育中的認識論
第二十六章 一與多
分析與綜合之三 評論回顧與未來展望
第二十七章 新的認識論:一位教育家的觀點
後跋
參考文獻
作者索引
主題索引
 

《21世紀人類學習的革命》是學習科學最新研究成果與發展動向的專題譯叢。為了幫助廣大讀者通過閱讀更好地把握專輯策划的意圖以及了解其特色,我將從專輯選編的學術背景、結構和主要內容三方面對譯叢做一個簡明扼要的介紹。

一、學術背景

眾所周知,在19世紀末以前,心理一直是哲學和神學的研究領地。可以說,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實驗室在萊比錫的建立是人們試圖通過科學的方法系統研究人類心理的開端。當時,威廉·馮特和他的同事們試圖運用內省法對人類的意識進行精確的分析。作為對內省法內在主觀性的回應,行為主義者主張對心理的科學研究必須限定在可觀察的行為和能加以控制的刺激條件上。行為主義作為一個心的心理學學派終於在20恩世紀誕生了。在批判經驗主義傳統的基礎上,行為主義者把學習的概念定義為在刺激和反應間建立聯結的過程。推動學習的動力主要來源於內部驅動力(如飢餓)和外部力量( 如獎勵和懲罰) 。世紀之初,以動物行為研究建模的行為主義「刺激—反應」學習理論的假設在心理學界占據着主導地位。行為主義者成功地消除了行為訓練與意在產生理解的教學之間的差異。所有學習都被簡化為一種源自鴿子和老鼠的心理實驗模式。它的基本原則就是「效果律」。行為主義者還進一步指出,得到「強化」的反應將會重復出現,在強化學說的基礎上,他們提出了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對教育而言,這種學習理論導致了一些不良后果。即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生的行為上,而不是集中在促使學生做出反應或以某種特殊方式行動的原因上。強化促進人們重復那些得到侵華的行為,但卻忽略了行為主體對問題的理解,也忽略了主體內在固有的邏輯能力,這種邏輯能力能使人從不充分的反應中找出答案。因此,訓練雖然可以調整人的行為反應,但卻遺忘了反應主體對未來意外事件的理解力。

其間,行為主義學習觀雖曾受到來自於格式塔心理學派的挑戰,然而,終因主客觀條件的制約,主張「學習是對理解的探索」的格式塔心理學的學習假設終究沒有能得到廣泛的接受。直到1950年代末,以計算機建模的認知心理學的崛起以及內涵更為豐富的、跨學科研究領域「認知科學」的創建和新的研究方法與工具的運用,才使科學家有可能對人的心理功能進行嚴肅的研究,並提出了認知的信息加工理論,形成了挑戰行為主義學習觀的新的學習理論。

隨着對行為主義反思的增強,從1960年代起,社會科學開始擺脫行為主義價值觀的束縛,而返回早期問題定位的研究傳統。大量研究方法得到發展( 其中包括對嚴格的質性研究以及案例研究的關注)。在這種環境中,回溯到杜威、皮亞傑和維果茨基的認知的線索又重新凸顯出來。在角隅種,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在1980 年代末興起。建構主義理論將注意力的焦點放在認知問題上,並地宮了關注導致理解的解釋過程的新的觀點。根據建構主義的觀點,知識是發展的,是內在建構的,是以社會和文化的方式為的。學習者在認知、解釋、理解世界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知識,學習者在人際互動中通過社會性的協商進行知識的社會建構。根據這樣一種知識的哲學觀,教育關注的焦點也從教育的教學轉移到學習和學生知識的形成。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