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攜手共艱危:許廣平憶魯迅

十年攜手共艱危:許廣平憶魯迅
定價:141
NT $ 123
  • 作者:許廣平
  •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0-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3440121
  • ISBN13:9787543440128
  • 裝訂:281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套叢書匯集了國內外有關魯迅的回憶錄和研究文字,是迄今為止關於魯迅研究的一次較為全面和規模較大的文獻匯編。本書作者是魯迅先生夫人許廣平,她曾經出版過《欣慰的紀念》、《關於魯迅的生活》、《魯迅回憶錄》等專著或文集,本書從中選出若干篇編輯而成。本書特點是偏重講述魯迅的日常生活,而盡量少選她對魯迅的作品和思想進行評價的文章。

本書是《回望魯迅叢書》中的《十年攜手共艱危:許廣平憶魯迅》。

本書為魯迅的妻子許廣平的回憶錄,包括「片段的記錄」、「最後的一天」、「魯迅和青年們」、「魯迅先生的日記」、「魯迅先生的娛樂」、「魯迅的生活」等內容。
 

目錄

片斷的記錄
最後的一天
我怕
關於魯迅先生的病中日記和宋慶齡先生的來信
魯迅先生大病時的重要意見
《魯迅全集》編校後記
魯迅和青年們
青年人與魯迅
紀念還不是時候
魯迅先生的日記
魯迅先生與海嬰
魯迅先生的娛樂
魯迅先生的日常生活
——起居習慣及飲食嗜好等
魯迅的生活之一
魯迅的生活之二
魯迅先生與家庭
魯迅先生的寫作生活
瑣談
《魯訊年譜》的經過
魯迅《勢所必至,理有固然》附記
魯迅先生對批評的態度
研究魯迅文學遺產的幾個問題
魯迅先生的香煙
——紀念魯迅先生逝世九周年
魯迅故居和藏書
關於魯迅的作品·故里·逸事
略談魯迅先生的筆名
魯迅與翻譯
魯迅的日常生活
略談魯迅對祖國文化遺產的一二事
魯迅先生怎樣對待寫作和編輯工作
魯迅的講演與講課
所謂兄弟
我又一次當學生
同情婦女
瞿秋白與魯迅
魯迅手跡和藏書的經過
景雲深處是吾家
回憶魯迅在廣州的時候
魯迅先生生平事跡創作准備會
——許廣平答畫家問座談會記錄
附錄
重回上海憶童年
十年攜手共艱危(代後記)
 

二十世紀的中國怍家,沒有誰像魯迅這樣給後世造成這樣大的影響,留下這麽多的話題。他的著作,至今擁有廣大的讀者。

然而魯迅又是一個難以描述的存在,走進他的內心深處,是相當困難的。魯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復雜性,使得後人在接近的時候,常常會陷入表述的尷尬。

在魯迅生前和身後,由他引發的文化論戰和思想交鋒,從未停止,一直延續到今天。在魯迅的遺產中,不僅有對文明社會的渴望,也有對現代社會變態的質疑;不僅有對傳統的反省和抵抗,也有對新文化運動中不諧和性的抨擊。魯迅表達了反抗奴役、走向自我解放的文化命題。他將一個貧窮、落後、災難深重的社會中人的不屈不撓的生命之跡深刻地昭示給世人。他的豐富的思想映現著靈魂的純凈和高責。魯迅思想不怛在中國,在亞洲,而且在全世界都有其巨大的價值。

魯迅深刻而又長遠地啟示著民族的自省,而且不斷地被看成精神超越的資源,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的動盪和變迂,魯迅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如今,他一方面被當成一個經典的研究對象;男一方面,也成為當代思想者隊伍中一個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存在,而且是一個榜樣,一個導師。無論在學院派那里還是在民間,都有魯迅意識的生長點。

聆聽魯迅同時代人以及後人與魯迅靈魂的對話,我們也許會隱約地感受到一些沉重。魯迅在被接受中的扭曲和變形,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們在各種回憶錄、傳記、論文中,看到魯迅的面貌的多樣化。實際上,不必諱言,在魯迅的同時代人中,可以與其在同一個層面上進行交流者,十分有限。更不要說後來者。這一點也可以解釋為什麽魯迅不斷地吸引著後世的人們。魯迅的思想具有開放性、不可復制性和常新性,其中包含著對人類一些恆定的主題的探索:存在與虛無、有限與無限、奴役與叛逆,┅┅。有人崇拜他,有人謾罵他,有人詆毀他,有人利用他,各種人以各自的立場來解讀他。雖然並不是每種人都得到了他的思想的真諦,但自魯迅逝世到今天,對魯迅的評價和研究的轟轟烈烈和眾說紛紜,也足以說明了魯迅的確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一個不能回避的存在。魯迅用他的如椽巨筆,揭示了現代社會一系列隱痛:非人道、奴性、罪惡、苦難、背叛,┅┅,他使人看到了存在的無理性。人日甚一日地消失在「我」的迷津里,不僅成為自己創造出來的文化和物質的仆役,而且也成為外在於己身的社會結構的囚徒。魯迅思想的閃光點之一就是揭示了傳統社會和現時代的「吃人」本質。魯迅在當今世界中不僅沒有隱沒,相反,卻日益清晰地凸現出不朽的價值。我們時時會感到魯迅思想的現實意義。

因此,魯迅的文本不僅是一種歷史,更是一個活生生的現實。中國人將近一個世紀的對魯迅文本的解讀,也成為中國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可以稱之為「魯迅世界」或「魯迅傳統」。在這個世界中,記錄著百年中國的深刻的精神潛流。這個傳統已經並且將會繼續影響著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將差不多一個世紀里東西方文化人士描述和研究魯迅的文字有選擇地匯編在一套叢書里,可以使我們更清晰地看到魯迅在文化史上的巨大意義。我們借此走進一段風雲變幻的歷史。

對魯迅的批評研究,在文學史和文化史上具有標本的性質。

這套《回望魯迅叢書》匯集了國內外有關魯迅的回憶錄和研究文字,是迄今為止關於魯迅研究的一次較為全面和規模較大的文獻匯編。魯迅學早已成為一門顯學。而且這門學問將要繼續「顯」下去。

首先說回憶文字。可以這樣說,人們對魯迅作品和思想的研究將會長久地持續下去,但對魯迅生平事跡的回憶,基本上已經寫得差不多了。與魯迅同時代的人,或籠統地說,與魯迅有過交往的人,該寫回憶,甚至有的人寫了多篇。回憶文字已不可能出新出奇,除非無中生有地編造。、對歷來的回憶文字做一個較為全面的總結,很必要而且條件已經成熟。當然,因為回憶文字卷帙浩繁,把每篇每部都收進這套叢書,是不可能的。而且,從回憶錄的內容來看,也應該加以選擇。因為不少篇章有重復,往往是許多個作者回憶同一個事件,其問大同小異;加之回憶者因為年代久遠,或記憶能力弱化,有的回憶錄與當時實情不相符合,或者與其他回憶錄相矛盾;特別因為魯迅逝世後幾十年間,中國的政治形勢常有大的變化,回憶者在歷次運動斗爭中,對魯迅的回憶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有時竟或有自相矛盾之處。這看起來是頗為滑稽的,但也是二十世紀的中國的歷史和特殊國情使然,我們只好在閱讀這些文字時加以認真鑒別。在選編過程中,編者努力將這些不諧和之處刪除掉,但因為要保持每篇文字的基本完整,也不可能做得徹底。至於因為每個回憶者立場和視角不同,所描繪出來的魯迅形象有差異,對魯迅的評論甚或大相徑庭,那也是正常的,不必也不能強求他們統一。強求他們統一。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