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保障制度研究叢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解放軍總後勤部,有關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其他單位從事社會保障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近100位專家學者歷時3年共同完成。
《叢書》由12部著作和6部譯著組成。著名各冊運用規范和實用分析的方法,較系統地闡述了國外社會保障理論的諸多體系,分析了世界上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國家和地區社會保障模式的形成演進、歷史作用、面臨的問題與改革的走向,並對建設和完善中國社會保障制度進行了探討。6部譯著均系國外福利國家理論研究領域的經典名著。
《叢書》對政府有關政府研究部門和實際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亦可作為有關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有關專業研究生、本科生的參考教材。
本書第一章概括地描述了1973年以後時期中新保守主義的出現和社會民主合作主義的回應,它們分別代表著福利國家的收縮派和維持派。這一章還從理論的角度概括了本書的主要內容,其中涉及到階級、危機、意識形態和政策觀念等。第二章考察了美英兩國收縮戰略的行動,並根據一些數據的推論,提出了福利國家的出現已不可逆轉的論斷。第三章總結了在瑞典和奧地利這兩個國家中實施維持戰略的過程,並突出討論了這些國家與新保守主義政權之間在政策及其結果上的區別。這一章還簡要考察了左派反對社會合作主義的種種批評,尤其是那些對偏袒組織生產者利益的批評。第四章考察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這兩個國家近年來各自謀求效仿新右泊和社會合作主義的戰略。這章的目的是在傳統的英國、美國、瑞典和奧地利的案例之外,擴展這兩種方法的動作所能獲得的證據的范圍。第五章對國別的研究成果給予了總結,對全書的主要論點還有總結的性質。根據前幾章中提出的論斷和證據,這一章對福利國家的一些主要解釋進行了批判性的問題。最後,為了更好地理解社會福利當前的發展,這一章提出了新的分析角度。
目錄
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任重道遠——《當代社會保障制度研究叢書》總序
叢書主編絮語
中文版序言
作者鳴謝
導論
第一章 戰后共識的結束:收縮和維持的戰略
一、社會系統:結構和機構
二、階級沖突的形式和制度整合
第二章 新右派:英國與美國福利國家的收縮
一、告別充分就業
二、普遍的社會服務
三、貧困和基本最低標准
四、「不可逆轉」的福利國家還是新的「兩個民族」的國家?
五、結論
第三章 社會合作主義:瑞典和奧地利保衛福利國家
一、維持充分就業
1.瑞典
2.奧地利
二、普遍社會服務
三、貧困和基本最低標准
四、社會合作主義:重要的評價
1.對有組織的利益的偏見
2.共識的瓦解?
3.瑞典
4.奧地利
五、結論
第四章 社會政策和新模式:加拿大與澳大利亞
一、加拿大
1.充分就業
2.普遍性的社會服務
3.貧困與最低限度
4.結論
二、澳大利亞
1.充分就業
2.普遍性的社會服務
3.貧困與最低標准
4.結論
第五章「危機」后的福利國家
一、當前對福利國家的理解
1.不可逆轉性的觀點
2.福利國家作為一種成熟的制度
3.福利多元主義:從福利國家到福利社會
4.民主的階級斗爭
二、總結和結論
附錄l:「福利國家」:定義問題
附錄2:表格
參考書目
……
叢書主編絮語
中文版序言
作者鳴謝
導論
第一章 戰后共識的結束:收縮和維持的戰略
一、社會系統:結構和機構
二、階級沖突的形式和制度整合
第二章 新右派:英國與美國福利國家的收縮
一、告別充分就業
二、普遍的社會服務
三、貧困和基本最低標准
四、「不可逆轉」的福利國家還是新的「兩個民族」的國家?
五、結論
第三章 社會合作主義:瑞典和奧地利保衛福利國家
一、維持充分就業
1.瑞典
2.奧地利
二、普遍社會服務
三、貧困和基本最低標准
四、社會合作主義:重要的評價
1.對有組織的利益的偏見
2.共識的瓦解?
3.瑞典
4.奧地利
五、結論
第四章 社會政策和新模式:加拿大與澳大利亞
一、加拿大
1.充分就業
2.普遍性的社會服務
3.貧困與最低限度
4.結論
二、澳大利亞
1.充分就業
2.普遍性的社會服務
3.貧困與最低標准
4.結論
第五章「危機」后的福利國家
一、當前對福利國家的理解
1.不可逆轉性的觀點
2.福利國家作為一種成熟的制度
3.福利多元主義:從福利國家到福利社會
4.民主的階級斗爭
二、總結和結論
附錄l:「福利國家」:定義問題
附錄2:表格
參考書目
……
序
從早期工業化國家的濟貧法開始,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現在社會保障制度已經形成了較完整的體系,成為一個國家社會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從建國初期就十分重視社會保障工作,1951年頒布了《勞動保險條例》,50年代建立了適應計划經濟體制要求的社會保障制度,其特點是國家出資、單位管理。這一制度對保障職工生活和社會穩定曾起過積極作用。
隨着我國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計划經濟下形成的傳統社會保障制度日益暴露其弊端:一是實施范圍窄,主要局限於國有單位,不適應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需要,不利於勞動者在不同所有制單位之間流動,也不利於國有企業同其他經濟類型的企業平等競爭。二是保障層次單一,費用全部由國家和單位承擔,職工不投保,缺乏自我保障意識,造成社會保障資源的嚴重浪費。三是保障的管理服務工作由企業承擔,形成企業辦社會,影響企業集中力量從事生產經營;在企業由政府機構附屬物轉變為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市場主體時,企業虧損了,無法保證職工的基本保障待遇。四是保障項目不全,如在計划經濟條件下不承認失業,沒有失業保險,國有企業職工增易減難,形成大量冗員,勞動力結構難以適應產業結構、技術結構以及所有制結構調整的要求。近年來,隨着改革的深化,長期積累的企業冗員顯性化,出現了大量下崗職工,失業率逐年上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以及社會救濟等方面的問題也日益突出。涉及億萬群眾生活,關系國家、企業和職工三者利益調整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現在已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其復雜性、重要性得到社會共識。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已成為關系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的一項極為重要而又十分迫切的任務。
隨着我國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計划經濟下形成的傳統社會保障制度日益暴露其弊端:一是實施范圍窄,主要局限於國有單位,不適應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需要,不利於勞動者在不同所有制單位之間流動,也不利於國有企業同其他經濟類型的企業平等競爭。二是保障層次單一,費用全部由國家和單位承擔,職工不投保,缺乏自我保障意識,造成社會保障資源的嚴重浪費。三是保障的管理服務工作由企業承擔,形成企業辦社會,影響企業集中力量從事生產經營;在企業由政府機構附屬物轉變為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市場主體時,企業虧損了,無法保證職工的基本保障待遇。四是保障項目不全,如在計划經濟條件下不承認失業,沒有失業保險,國有企業職工增易減難,形成大量冗員,勞動力結構難以適應產業結構、技術結構以及所有制結構調整的要求。近年來,隨着改革的深化,長期積累的企業冗員顯性化,出現了大量下崗職工,失業率逐年上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以及社會救濟等方面的問題也日益突出。涉及億萬群眾生活,關系國家、企業和職工三者利益調整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現在已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其復雜性、重要性得到社會共識。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已成為關系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的一項極為重要而又十分迫切的任務。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