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弱勢群體的保障需求、解決方式和責任主體的認可為主線,闡述社會保障的起源、發展和道路再選擇的一般過程。
從這一主題出發,作者使用大量歷史資料,追溯和分析了社會組織在不同歷史時期對社會弱勢群體實施經濟保障的不同方式,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眾多思想家、經濟學家、社會政策工作者、社會團體以及國家主體在解決勞動者和社會成員遭遇的社會風險方面進行的理論或實踐上的探索;論述了人類生活風險保障由自然經濟時代的家庭機制,向工業化早期工人階級的互助機制,再向社會化大生產時代的市場—政府機制轉變的社會歷史條件;分析了各種保障機制的責任、作用和內在風險,以及不同保障機制在當今世界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對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保障立法分析,描述了不同保障項目產生的原因、背景和功能機制;對當今世界不同類型國家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標取向作了比較分析。宏觀地描繪了世界社會保障制度的歷史進程和當代體系的制度框架。
作者對社會保障運行中市場機制的「逆向選擇」、政府機制的「道德風險」以及家庭保障機制等問題做了深入的探討。在現代社會條件下,以親情為基礎的家庭保障、以利潤為核心的市場機制以及勞動者之間的互助機制,都無法承擔對社會弱者群體保護的主要責任。政府的保障責任是責無旁貸的,這是至今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政府都不可回避地建立、發展並不斷尋求完善社會保障政策的基本原因之一。但「道德風險」的存在顯示出政府機制的有限性。